近日,东亚银行信用卡发卡系统通过了中国“特色”的监管验收。继借记卡之后,外资银行信用卡也将迅即面世。一些媒体已开始了中外资信用卡服务的“比较”。但坦白而论,今天中国内地的持卡人尚未大规模地接触外资银行信用卡。除了早期少部分精英人群、近年来外资银行“俘获”的贵宾客户(这些贵宾所获发外资信用卡都不是人民币信用卡),多数持卡人其实并未获得外资银行信用卡的服务体验。因此,今天我们来比较中外资银行信用卡的优劣注定是一场缺乏“观众”基础的预言。中国金融开放与改革的大潮风起云涌,身处其间,我们很难“观未明而知未见”。我认为今天的部分媒体和舆论对即将出现的外资银行信用卡有着过高的期待、对洋卡片“改变市场格局”有着一厢情愿的愿景。无论是后奥运时代的大国国民,抑或是心态成熟的普通卡友对洋卡片都无需“45度仰视”。
作出这样的结论,理由有三:
一是,即将到来的外资银行信用卡仍然无法跳出中国信用卡市场当前的窠臼与限制。外资银行发行信用卡也必须考量中国信用卡市场在经历5年“量的扩张“之后如何提升质量、提高盈利水平等问题。所以我认为,外资信用卡在”面世“之初一定会在借贷功能、增值服务和灵活收费定价如全球性金融服务、商户礼遇等等方面有所创新突破。但是这些因素一方面需要根据中国的法律与监管政策缓步推进,另一方也并不足以使其完全战胜中资银行。
二是,信用卡不是外资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的重点,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信用卡注定只是其服务高净值客户(HNWIs)、富裕阶层客户的一个工具。经过入世7年来的拓展,外资银行在华零售银行业务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客户基础,发行借记卡和信用卡是其维护客户关系、提高钱包份额的必用之器。但是,外资银行对于这部分客户的更大的价值关注是在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领域。信用卡虽利润丰厚但在本质上属于中产大众的金融服务——这一点外资银行想必更能心领神会。因而可以预期,即将到来的外资银行信用卡除了一般信用卡的核心功能之外,短期内不会有太多的资源投入。这个过程可能如“温水煮青蛙”:洋信用卡首先连同其私人银行、理财产品等业务一道“黏住”中国富裕客户,待市场成熟后再应用其海外经验进行信用卡业务的大规模推广。
三是,中资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也在不断进步之中,部分银行在信用卡领域已经颇具竞争实力。与海外市场相比,国内信用卡行业的发展的确一日千里。短短5年间,整个信用卡行业即从一片荒芜迅速膨胀到1.2亿张信用卡、数千万持卡人。更重要的是,信用卡市场已是中国银行业迄今为止市场化为彻底的领域。在经此大跃进之后,中资银行在信用卡市场已经面临着“由量到质”的转型考验。更细致地经营客户、更完备的中后台服务保障、更健康的盈利结构已经成为行业性的新课题。中国信用卡市场从无到有的过程已经为中资银行积累了不少数据和经验,其中更产生了一系列服务创新(如交易短信通知为招行在全球首创)。往后,产业生态和法律政策的臻于改善对中外资银行都将是公平的。
长远而言,外资银行信用卡的介入注定会深刻地推动整个市场的深化。但短期来看,洋信用卡还只能亦步亦趋其零售业务的扩张步伐。以后的信用卡可能对其他零售银行服务的依赖性和交互性都会越来越强。中国目前没有专业的、非银行信用卡公司,所以信用卡服务质量、客户的忠诚度在“圈地”结束之后便会非常倚重发卡银行的零售银行整体服务。中资银行以后会重视交叉销售,而外资银行的批信用卡持卡人恐怕就是其理财产品、私人银行客户。在真正的洋卡片出世之前,外资银行在中国信用卡市场其实早已曲线布局:花旗与浦发、汇丰与交行、恒生与兴业、德意志与华夏、RBS与中行等均合作发卡、经营。但是就目前的客户满意度调查来看,上述“合资&合作” 背景信用卡的表现显然并不优于本土信用卡。未来外资银行在信用卡市场“单刀直入”之时,这种局面难道就会焕然一新?我相信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