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简历模板为例,“自我评价”仅次于“个人信息”和“最近工作”后,在“求职意向”和“工作经验”之前,它是简历的第三部分,通常在普通电脑屏幕上其会显示在第一屏内。按照从上到下的阅读习惯,“自我评价”应该是最容易入得HR法眼,然而在调查中为什么还会有16.6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从来不看“自我评价”呢?一些HR在论坛上就此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两类:
网友“夏小旭”:很多时候,我会略过“自我评价”部分,直接看“工作经验”,因为绝大多数求职者的“自我评价”都是大同小异,一千份简历有八百份的“自我评价”都写得差不多,而且“自我评价”中多是一些空洞语句,比如“勤奋刻苦、有责任心、富有工作热情”等等,这些内容并不能说明求职者是否适合招聘岗位,所以看了等于白看。
网友“做人事的”:就我个人经验来说,有时候HR要在两三个小时看完几十份甚至上百份简历,平均下来每份简历只看9-15秒钟。通常,我打开简历,都会直奔“工作经历”或“实习经历”部分,没看到关键点就直接关闭;“工作经历”合适之后才看“个人资料”,合适就直接约来面试,谁还有空看“自我评价”?
由此可见,不是HR不愿意看“自我评价”,而是求职者的“自我评价”不能传递HR所要搜索的关键信息。机械呆板的“自我评价”会让HR觉得“似乎所有的"求职者都是富有激情、热爱学习,勇于挑战”的人。一方面是求职者的“自我评价”缺乏新意、言辞空洞,另一方面是HR觉得简历中“工作经历”重于“自我评价”,这便导致了部分HR觉得“自我评价”没有必要看。
不是“自我评价”不重要,而是多数求职者“自我评价”写得不好,才让HR觉得它不重要。“自我评价”就像新闻开头的“内容提要”,它是个人能力或者说是“工作经历”的索引。既然HR看简历习惯直奔主题,到“工作经验”部分寻求招聘关键词,那么求职者就要懂得对个人能力和工作经历进行提炼,将HR最关心的岗位关键词呈现在“自我评价”中。
1.语言简洁凝练,说出你的最大优势,避免使用一些空洞老套的话。
按简历系统的设置,“自我评价”最多500个字,即使你自己制作简历,这一部分也要注意简洁,不宜超过500字。过于繁琐的内容可能会让HR直接抛弃你的简历,连看“工作经历”的动力都没有了。针对应聘岗位,用简洁的语言提炼出工作经历中最能展现个人能力的内容,勾起HR了解你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去阅读“工作经历”部分。
不少求职者在写“自我评价”时,脑海中只有“踏实能干肯干”、“认真负责”等词汇,但这些是作为职场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并不能凸显你的独特之处。同样是“踏实能干”,众多求职者中HR为什么要选择你?
针对此情况,你需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很多时候,不是你没有优势,而是你不懂的如何在琐碎的工作经历中挑选一些展示自己优势事情。你觉得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是否还有很多比较特别、比较积极一些素质、能力呢?比如说:你虽然只是一个秘书,但你对公司业务情况非常了解,能更好地理解销售同事以及领导的业务压力以及业务状况,更好更及时地帮他们解决问题,甚至未雨绸缪做好准备,预防突发事件发生等等,这些独特之处都可以在“自我评价”中涉及,在“工作经历”部分详述。当HR看到这些描述,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出一个业务能力很强、工作态度积极、稳妥实干的专业秘书形象。
“一纸简历通天下”的时代早已过去,求职者需要针对不同的岗位对自己的简历进行包装,“自我评价”也不例外。当然,包装不是作假,而是要求你针对职位要求或公司情况,有所侧重,有所强调,更加有针对性。
专家支招:突出个人素质,告诉HR你才是最适合的!
李淼先生说:“HR在简历的自我评价部分最想看到的是:求职者对自己、对公司目前所招聘职位的了解,还有相对于招聘岗位的匹配程度。”自我评价是个人特点的概括描述,求职者在“自我评价”部分需要向企业突出展示个人的综合素质与特点,其主要包括:个人资历总结、工作技能与专长总结、工作风格总结、个人职业资格总结等。
简历中的自我评价以4—10条为宜,过于冗长、格式化、无个性的自我评价,如:活泼开朗、外向大方、勤奋努力等,这样的用词很难打动HR,也容易让自己落入“不通知面试”的行列。职场专家建议求职者在写自我评价时,可以先回顾一下自己的工作经历,思考自己在以前的工作中所积累的工作经验,然后再挑选出与所投递岗位的比较吻合的工作能力,写在自我评价中,以突出自己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