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再过几天,就是上海实施垃圾分类一周年的日子。今天(22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报道,解读了上海做好垃圾分类的“术”:精细地“管”推动精准地“分”;也以垃圾分类为观察眼,透视了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现代化治理的“道”:一切为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从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上海要把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抓紧抓实办好”,到2019年1月,上海立法明确垃圾分类是上海“必须要做的事”,到同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迅速推进,成绩也很喜人:去年年底,上海垃圾分类达标率为90%。
垃圾分类不断进步的同时,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感、对生活在上海的获得感也在不断提升。究其原因,在于兼顾了“质”和“稳”。
最大的“质”,是垃圾分类达到了“看得见”的目标。今年5月,上海干垃圾、湿垃圾、可循环物处置量同比分别下降31%、上涨73%、上涨143%。这一“降”两“增”,是垃圾分类带来的可喜结果,更是上海坚守垃圾处置效率提升和能源循环利用同步推进的必然结果。重“面子”更重“底子”,抓住了关键。
最大的“稳”,是2400万多万上海市民的切身感受。实施伊始,时间紧、任务重、部分市民对垃圾分类不了解、不理解。但即便“压力山大”,上海也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压力传导,而是政府部门自我施压,坚持“管理上能做的尽量多做,能不麻烦市民的尽量少麻烦”,将绣花式的海派精细化管理发挥到极致。
“一小区一方案”,6000多个误时投放点,向外地手机用户发送垃圾分类公益提示短信,垃圾桶旁设置破袋和洗手装置……这些看似“小事”,做到了、累积起来,就能真切让老百姓感到舒心,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感和参与感自然上升。
出台《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展执法检查,是确保垃圾分类贯彻的“定海神针”。个体的参与,同样是关键。上海在自上而下的管理之外,注重与市民的良性互动,不断倾听民众对政策及其落实中的感受,从善如流;更注重激发民间智慧,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居民等群体的好点子、好建议,源源不断为管理者吸纳和采用。
这不仅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还涉及到社区共享共治等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深刻主题。它让民众对于政策不仅是接受和执行,还能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主体能动性,使“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一个例子是,疫情期间,“垃圾分类是为了城市人居环境,更是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成为广泛共识。这让市民的垃圾分类积极性再创新高,不管是在热闹的夜间集市,还是寻常百姓家,垃圾分类已经如吃饭喝水一样自然。
今年是上海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上海提出2020年将实现95%以上的居村及单位垃圾分类实效达标、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达到6000吨以上等目标。面对新任务,“绣花功”还需持续发力,“对标”更要“对表”,才能让垃圾分类彻底落地,从“新时尚”变成“新日常”。
今年也是国内很多城市垃圾分类的起步之年。上海积累的经验、做法和成果,对其他城市也是一种借鉴与激励。期待更多的城市、市民和上海人一样,早日尝到垃圾分类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