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高采烈,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多用来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兴高采烈,是一个很简单又很常用的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愉悦的心情,小学生学成语的时候,通常都会比较早的就学习兴高采烈这个词,下文详细为大家讲述兴高采烈的意思,包括释义、出处、典故以及例句等,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兴高采烈的意思。
详细内容
01:
兴高采烈,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02:
意思是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03:
【近义词】:欢天喜地、喜气洋洋
【反义词】:无精打采、闷闷不乐
04:
成语使用之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老残游记二编》 第七回:“老残以为他一定乐从,所以说得十分兴高采烈。”
《官场现形记 》第十三回:“幸亏一个文七爷,兴高采烈,一台吃完,忙吩咐摆他那一台。”
《孽海花》第六回:那年法越和约签定以後,国人中有些明白国势的,自然要咨嗟太息,愤恨外交的受愚,但一班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却又个个兴高采烈,歌舞升平起来。
袁珂《女娲造人》:“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茅盾《子夜》:阿二忽然对于曾沧海的威吓全没怕惧,反而兴高采烈的说起来了。
05:
成语典故:
刘勰《文心雕龙》稽康,字皮夜,他是魏晋之间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风度翩翩,文才超群,当时便有许多人倾慕他。稽康一生写了不少诗和论文。他在诗中曾一再提到环境的险恶。“鸟尽良弓藏,谋极身心危,吉凶虽在己,世路多险峨。”这些诗句对当时的现实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他的论文,则观点鲜明,论点集中,具有根强的论辩力,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揭露和对礼法之士的批判。如他在《养生论》中主张“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批判士族中的人过着“声色是耽”的纵欲生活,尤其对又想长寿又要享乐这类人的心理刻画更是特别精采。他说,这类人“欲之患其得,得之惧其失,苟患失之所不至矣。在上何得不骄,持满何得不溢,求之何得不苟,得之何得不失那!”稽康就是这样,把魏晋士大夫那种得失急聚、生死无常所产生的极为贪婪的变态心理一语破的,刻划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