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煲汤的各种技巧和小常识
食品要新鲜
这里提及的新鲜,并不是传统中的“肉吃鲜杀,鱼吃跳”的时鲜,而是指鱼、畜、禽杀死后3~5小时,此时鱼、畜或禽肉的各种酶使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人体易于吸收的氨基酸、脂肪酸,味道也最好。
火候要得当
煨汤火候的要诀是大火烧沸,小火慢煨。这样可以使食物蛋白质浸出物等鲜美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使汤味鲜香醇美。只有用小火长时间慢炖,才能使浸出物溶解得更多,既清澈,又浓醇。
加水要合理
水温的变化、用量的多少,对汤的风味有着直接的影响。用水量通常是煨汤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同时应使食品与冷水一起受热,既不直接用沸水煨汤,也不中途加冷水,以使食品的营养物质缓慢地溢出,最终达到汤色清澈的效果。
搭配要适宜
许多食物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使营养素起到互补作用,即所谓餐桌上的“黄金搭配”。如海带炖肉汤,这在日本的`长寿地区是很风行的搭配模式。为使汤的口味纯正,一般不用多种动物食品同煨。
调味料投放有顺序
注意调味料投放的顺序,特别注意熬汤时不宜先放盐,因为盐会使原料中的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鲜味不足。通常60~80℃温度易引起部分维生素破坏,而煲汤使食物温度长时间维持在85~100℃,故在汤中加蔬菜应随放随吃,以减少维生素C破坏。汤中适量放入味精、香油、胡椒、姜、葱、蒜等调味品,使其别具特色,但注意用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汤的原味。
调味料选取有讲究
煲汤可以摄取食物久煮之后释放出的精华,为了品尝食材本身天然的味道,一般不加盐或其他作料。如果不习惯淡味,可以在汤煲好喝的时候再加上少量的盐或胡椒调味,讲究的老火靓汤是不应该加味精的。
有些煲汤材料本身味道非常特殊,比如一些中药材有明显的药味,或是佛手瓜、莲藕这类蔬菜会带有明显的甘甜滋味,还有蜜枣、花生之类的干果都有很独特的香味,不需要任何作料,汤的味道已经很饱满了。
喝汤时间有讲究
“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这有一定的道理。吃饭前先喝汤,等于给胃肠加润滑剂;中途不时喝点汤水,有助食物稀释和搅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吸收和消化。同时,吃饭前先喝汤,让胃部分充盈,可减少主食的摄入,避免过多摄入能量。而饭后喝汤,容易引起营养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