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总说古人是,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生活方式呢?
《灵枢·营卫生会》中指出:“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夜半即子时,阴陇指阴气极盛。夜晚上半夜称为阴中之阴,下半夜称为阴中之阳。子时阴气最盛,过了子时阴气转衰,阳气开始生发。此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正所谓“日入阳尽,而阴受气,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阳主动,阴主静,此时最需要安静。因此,子时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古人是在遵循天道自然法则,日落即进入阴中之阴。此时应该得到休养,此时也是一天之中阴气最终的时候,如果再继续劳作会损伤阳气,日久导致阴阳不协调。现在人因为工作时间忙,下班后回到家,吃完晚饭有运动的习惯特别是大量的有氧运动,时间一长很多莫名其妙的不舒服也就随之而来。
人和自然的和谐,是中医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中医一直提倡的是阴阳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真正的好中医,不是帮人治病,而是帮人调理,调理人的阴阳,调理人的生活饮食习惯。简单的说,就是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吃饭的时候吃饭。
那什么时候吃饭比较好,什么时候睡觉比较好,什么时候运动又比较好呢?
智慧的古人,在研究天像的时候总结出,一年有12个月,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有6个节气,共计24个节气。一天有12个时辰,每个时辰都又对应者人体每个经络的运行。我们只要掌握了解了这些自然规律,遵循她来进行自我的生活起居,更多疾病也就随之消失,最终达到天年。其实,这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但做起来非常困难。
不管是否自己能够做到,但我们能够先在大脑意识中有这个概念,也许那天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调理自己身体,也就有所帮助了。所以,小编自己整理了,子午流注养生法则,供大家参考。
一、子时(23点-1点)
这个时间是足太阳胆经值班的时候。足少阳胆经简称胆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共四十四穴。胆经在循行路线很长,起于眼外角(瞳子醪穴),向上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完骨穴),外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复返向耳后(风池穴),再沿颈部侧面行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后,向下进入缺盆部。
《内经》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意思是说胆气若能顺利升发,人体各个脏腑就会正常运行,人的身体状态就会很好。凡五脏六腑皆以气机通顺为要,此时顺应胆经的主令会使人体气机条顺,五脏六腑都受益。所以子时睡眠对一天至关重要。休息好了,第二天头脑清醒,做事就有效率。
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没有入睡,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偏头痛、代谢和免疫力直线下降,容易患焦虑,气虚则怯、气短,清晨起来昏昏沉沉,一旦过了夜间11点还没有入睡,肝胆经络濡养不好就容易出现皮肤发干、尤其是小腿。
早晨刷牙干呕、黑眼圈,偏头疼,眼睛发黄等等,再重一些自然就有肝胆方面的实质性问题。
也没给下个时辰的值班官肝经,制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该睡觉的时候,睡觉的时辰。
二、丑时(1点-3点)
这个时候是足厥阴肝经值班的时候。足厥阴肝经,简称肝经。该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足厥阴肝经循经路线: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 部,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喉头部),连接目系(眼球后的脉络联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血归于肝,到了丑时间,身体各个器官在得到休养后把多余的血液,推送到肝脏,让它进行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
但很多人这个时候熬夜熬的正欢,各种酗酒、夜宵,有毒的血排不出去,新鲜的血造不出来,对身体的伤害是无法预估的。
丑时如果不能入睡,肝就回不了血,也无法进行解毒的工作。就会产生易怒、头痛头晕、眼红、眼痛、耳鸣、耳聋、胸肋胀痛、女性月经不调、便秘,也可引起肝气升发不足,人会目倦神疲、腰膝酸软、晕眩、失眠、惊悸、精神恍惚,重则会晕倒,不省人事。
肝无法解毒,还会让人变丑,脸色晦暗易长斑,情绪容易暴躁,这个时候熬夜对容貌的伤害是再多的护肤品也补救不来的。
对于,有些人来说,晚上这个点容易醒,就要警惕了,关注下肝脏问题,以及近期是否有易怒,过怒,情绪不畅,以及酗酒,熬夜伤肝的情况。
三、寅时(3点-5点)
这个时候是,手太阴肺经值班的时候。该经起自中焦(腹部),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侧,至肘中后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又沿手掌大鱼际外缘出拇指桡侧端。
《黄帝内经》里讲的:“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肺朝百脉。”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如果从子时开始已经熟睡,这个时候,通过肺将血液又重新推送到全身各个器官。早起后起色就会看起来饱满,精神充沛。
肺为娇脏,所以寅时要好好歇息,深度睡眠,养精蓄锐,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张早上锻炼。
四、卯时(5点-7点)
这个时候是,手阳明大肠经值班的时候。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通过膈肌下行,入属大肠。
现在是时候起床和排便清肠的时间。起床后可多饮温水,补充津液,使大肠充分吸收后促进排便。如果寅时休息的好,肺气足,就容易产生便意以及大便排畅顺利。
如果是爱睡懒觉的人,会错过排毒的最佳时间,大肠经下班后,你就会很难有便意。
日久就会形成宿便,以及排便困难,导致便秘。
五、辰时(7点-9点)
这个时候是足阳明胃经当值班的时候了。本经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交会(睛明),向下沿鼻柱外侧(承泣),入上齿龈内,回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向下在颏唇沟承浆穴(属任脉)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颊车)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达前额(神庭)。
从昨天下午的晚餐,到现在已经十几个小时过去了,又在卯时成功排便,肚子也咕咕的在叫了。
早餐要吃的好,有些人,觉得早餐要吃的清淡,所以,就随意喝点白粥。但不知道,太过于清淡,无法唤醒胆的胆汁的分泌,从而让那胆汁於堵在胆内,形成胆结石、胆囊炎的危险。这个时候吃饭也会比较容易消化。建议早餐要吃的牛奶、豆浆、面包、馒头、鸡蛋等食物。
六、巳时(9点-11点)
这个时候,是足太阴脾经值班的时候。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当我们在辰时进餐后,它就都要开始吸收营养了,所以中医常说的,脾主运化,也就是脾脏帮助吸收和开始进行造血的工作。
如果辰时没有吃饭,脾藏它没有东西吸收,时间久了自然也就懒惰了,以后想让他工作,都困难,吃什么都难吸收。
长时间罢工、吸收不到营养,气血无法流通,自然就会导致脾虚。
而脾虚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大便不成形,或者先干后稀,严重还会有便秘的症状。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水平也会下降,导致面色发黄,头发枯槁,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失眠等各种问题,这些都是脾虚的表现。
七、午时(11点-13点)
这个时候,是手少阴心经值班的时候。本经自心中起始,出来属于心系(心脏周围脉管等组织),向下贯穿膈肌,联络小肠。它的分支,从心系向上,挟着食道上端两旁,连系目系(眼球与脑相连的组织):它外行的主干,从心系上肺,斜走出于腋下(极泉),沿上肢前边,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内侧,下行肘节(少海),沿前臂尺侧,到手掌后豌豆骨突起处(神门),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其末端(少冲)。脉气由此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
“子时不睡耗其阴,午时不睡伤其阳。”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睡子午觉的午时睡觉。
这个时间段最好能安静地休息,让心血得到充分补给。
要养心、更要静心,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出汗耗费的津液会影响心经工作,对心脏的伤害很大。但午睡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否则会夺觉,容易引起晚上失眠。
八、未时(13点-15点)
这个时候是,手太阳小肠经值班的时候。自手小指尺侧端(少泽)起始,沿手掌尺侧缘上行,出尺骨茎突,沿前臂后边尺侧直上,出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踝之间(小海),向上沿上臂后边内侧,出行到肩关节后面,绕行肩胛,在大椎穴与督脉相会,向前进入缺盆(锁骨上窝),深入体腔,联络心胚,沿着食道下行,贯穿膈肌,到达胃部,入属小肠。它的分支,从锁骨上窝沿颈上颊,到外眼角,折回来进入耳中(听宫)。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主化物而泌别清浊。它承接胃腐熟的饮食再行消化,有“受盛之腑”“受盛之官”之称。食糜在小肠再经消化并分别清浊,精华部分营养全身,糟粕归大肠,水液归于膀胱。《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医学入门》:“小肠上接胃口,受盛其糟粕传化,下达膀胱,泌别其清浊宣通。”此外,小肠经与心经相表里,心经有热可以移到小肠,出现小便短赤等证候。
简单的说就是对营养和糟粕进行分类和整理,把营养传送给脾脏,糟粕和液体就运送给大肠和膀胱。
所以午饭最好在1点之前吃完,这样小肠就可以在上班时间正常工作了。小肠还喜欢温暖的环境,不喜寒凉,所以忌冷饮,久寒生虚热,长期会影响大便。
如果阳出了问题,阴也会出问题,反之同样。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有的病人每天下午两点多钟就会胸闷心慌,可到医院又查不出心脏有什么问题。因为小肠属于阳,是外边。外边敏感的地方出了问题,里边的心脏肯定也会出现问题。
九、申时(15点-17点)
这个时候是,足太阳膀胱经值班的时候。足太阳膀胱经从内眼角开始(睛明),上行额部(攒竹、眉冲、曲差;会神庭、头临泣),交会于头顶(五处、承光、通天;会百会)。循行部位: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睛明穴),上过额部,交于督脉直至巅顶(百会穴)。巅顶部的分支:从头顶(百会穴)分出至耳上角。巅顶向后直行分支:从头顶下行(至脑户穴)入颅内络脑,复返出来下行项后(天柱穴)。下分为两支:
其一.沿肩胛内侧(大杼穴始),夹脊旁,沿背中线旁一寸五分,下行至腰部,进入脊旁筋肉,络于肾,下属膀胱,再从腰中分出下行,夹脊旁,通于臀部,经大腿后面,进入腘窝中。
其二.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沿背中线旁三寸下行,过臀部,经过髋关节部(环跳穴),沿大腿外侧后边下行,会合于腘窝中,向下通过腓肠肌,经外踝后面(昆仑穴),在足跟部折向前,经足背外侧至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与足少阴肾经相接。
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经络,这个时辰也是身体最适合运动时候。
膀胱储藏水液和津液,循环水液并将多余部分排出体外,津液在体内循环。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咳而遗尿。
膀胱这个时候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要想尿尿,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总是憋着,否则久了,就会有“尿潴留”等情况发生。
十、酉时(17点-19点)
这个时候是,足少阴肾经值班的时候。循行部位起于足小趾下面,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状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缘,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本经脉直行于腹腔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
此时,是我们所说的,该休息就休息的时候了,不适合剧烈运动。运动会损失精气,肾虚的人更应该注意。
耳鸣,如蝉叫声;坐不住,老抖脚;腰酸腰疼等都是肾虚的表现,这个时间段也可以做一些“养肾”的活动,比如按摩腰眼、做腰部运动等。
如果,通过食疗或者药物补肾,这个也是最佳时机,同时再喝多一杯水。这一杯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我们把毒排掉,还可以清洗你的肾和膀胱,让我们不得肾结石,不得膀胱癌,不得肾炎。
膀胱经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比如说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是阳虚,是太阳经虚的相。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记忆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经有关的,主要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如果这个时候特别犯困,就是阳虚的毛病。
十一、戌时(19点-21点)
这个时候是,手厥阴心包经值班的时候。本经自胸中起始,出来属于心包络,向下贯穿膈肌,联络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胸中出走胁部,在腋下三寸的部位(天池)又向上行至腋窝下面。沿上臂前边,行走在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阴心经之间,进入肘中(曲泽),下行前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的中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出其末端(中冲);它的另一条支脉,从掌中分出,出无名指尺侧端(关冲)。脉气由此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本文前面提过,很多人这个时候都喜欢剧烈有氧运动,但这些运动,会增加心脏负担,同时消耗阳气,也会容易导致失眠,多梦等情况。
这个时辰可以听听音乐,散步等舒缓运动,释放压力,放松心情。不仅可以帮助消化,还能颐养偏好喜乐的心脏。
十二、亥时(21点-23点)
这个时候是,手少阳三焦经值班的时候。本经自无名指尺侧端(关冲)起始,上出于四、五两指之间,沿手背行至腕部(阳池),向上行经尺、桡两骨之间,通过肘尖部,沿着上臂后边,到肩部,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从足少阳胆经后面,前行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在膻中(两乳之间),脉气散布联络心包,向下贯穿膈肌,统属于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膻中部位分出,向上浅出于锁骨上窝,经颈至耳后,上行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到达面颊,直至眼眶下部。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耳后(翳风)进入耳中。出行至耳前,经过客主人前边,在面颊部与前条支脉相交,到达外眼角(丝竹空、瞳子髎)。脉气由此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三焦经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三焦通百脉,身体要开始全面地休养生息。
这个时间段最忌生气、狂喜和大悲,应该安静地入睡,便于三焦更好地沟通胸腔、腹腔等作用。
如果年轻人这个时间段不想睡觉,也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看看书。提醒一下女性同胞们,这个时间睡觉可以美容养颜,比任何高级护肤品都管用。
古人总结和遵循的天人之道,养生之道。全文看完,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只是你是否在乎他,是否去按照这个方式去做。多年前我看过类似文章,觉得,怎可能,这就像扯淡,哪里有那么多时间按照这个来做啊。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能够遵照这样的规律生活,身上的各自问题,也就相对少的多,人也更健康。
老天,其实很公平的,今天你多吃一口,明天就会让你少吃一口。
所以,古人的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不是简单的,天黑了就不干活,天亮了就开始干活。而是遵照自然规律,依据人体经络循行时间,自我养生的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