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很多,外国教授普遍的反映是:中国学生很用功,考试成绩都很突出,但做起科研来,往往不如美国学生。这个现象值得引起深刻的反思。目前中国人依然极少能拿到国际科技奖项,因为诺贝尔奖不会因为你考试成绩优异而颁发给你,而是因你不断刻苦实验、提出独到见解,并且创造出造福人类的成果而发给你的。
如果不是凭兴趣进行学习和研究,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种苦役。正如当下许多学生在家长的重压之下,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内心只盼望早些“熬”完高中生活。一位学生在问卷中说:“我觉得厌学的学生占较大的比例。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人都把大学当成是自己学习的终点。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学里完全靠自己,家长和老师不会像过去那样督促你学习,这样就使很多本来是被迫学习的人不再去主动学习。”在缺乏兴趣的情况下,一旦失去了外界的压力和监督,学生就会放任自流。
著名数学家杨乐坚决反对奥数学校,他认为少年时代要重视兴趣,不能用大量的题目揠苗助长。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做题做得挺多的,但是没有人逼我,是自找的,我有兴趣,以苦为乐,非常高兴做。”杨乐的话道出一个真谛,出于自己由衷的热爱,追随兴趣去学习和被逼迫去学习,成绩上或许看不出明显不同,但实质上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我目前有点困惑的是,虽然知道学习是重要的,但我不知道我学习这新东西除了考试还有啥用?而且考完就忘了,以后再见到并不一定会啊,找不到学习的动力是一个问题。我不清楚我为什么上大学,虽然我从小家里以及学校都给我灌输上大学的好处。”
正像这位学生所言,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使学生找不到学习的动力,抹杀了学生对探索新鲜事物的兴趣,弱化了对学生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可否认,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只是停留于机械记忆、重复训练、条件反射,难以达到理解、贯通、灵活运用和创新的高层次教育目标。在思考问题时,学生往往都是以标准答案为准绳,极大地泯灭了创新欲望和动手能力。很多学生没有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丧失了发现问题、提出异议和批评的辨识能力。多年的教育只让他们学到一些跟考试有关的、死记硬背的知识,导致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不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如果让没有兴趣的学生去拼命学,其结果只能是耗尽其元气,衰竭其兴趣,变得一事无成。
从上面的问卷中可发现,不少大学生是被“从众心理”的洪流卷入来到大学的,也许他们并不喜欢再读书、再考试,也许他们的理想是做销售员或技工等其他职业。我们应该汲取一些外国的教育经验,不要千军万马都来走大学这座“独木桥”,需要认真去研究和分析,如何调整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比例问题。
比如瑞士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瑞士教育最突出的特点的就是他的职业教育。初中毕业后,学生开始分流,约70%的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也称徒工学校)。瑞士人认为,一个国家不能只培养科学尖子,还要培养职业尖子。正因为瑞士对教育的高标准要求,一个仅有700万人口的小国,不仅出了16个诺贝尔奖得主,而且孕育出了世界一流水平的金融、旅游、酒店、机床、钟表、电子等行业。在瑞士,徒工学校出来的人照样可以鹏程万里,据统计,在日内瓦,75%的老板均出自徒工学校,瑞士最大的“联合银行”的老板施图德尔就是徒工学校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