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在医院门口听到了一个男孩向他妈妈大声喊道:“又不是我病了! 为什么要我来医院?” 男孩大概十岁出头,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 “爷爷病了。 我带你来看看。”看得出这位妈妈强忍怒火,尽量用温和的语言回复他。 “生病了看医生就行,要我做什么? 我想去游乐园!”男孩看起来理所当然。 妈妈劝说后,男孩终于同意了,咕哝着进了医院。
看到这种情景,我不由感叹现在的孩子被长辈宝贝惯了,不懂得珍惜和感恩。 虽然得到了很多爱,但是不知道尊重和自爱。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到的美国父亲给自己孩子立的十条“家庭规则”。
1.见到人必须打招呼,受到他人帮助必须口头或书面感谢,给别人添麻烦了一定要当场道歉。
2.在公共场所说话音量需要控制在不让第三个人听到。
3.不愿意告诉妈妈的事情只可以告诉爸爸,不愿意告诉爸爸的事情只可以告诉妈妈。但是不能对两者都不说。
4.不许撒谎,否则你会失去家人朋友最宝贵的信任。
5.路边捡到的硬币可以拿回家攒起来,但是钱包万万不能占为已有。
6.如果不能避免打架,不许用牙或者工具,不许戳对方眼睛,除此以外可以狠狠的打,而爸爸希望你能打赢。
7.别人真诚款待你吃东西,如果不喜欢可以说我已经吃饱了,但是不能说很难吃。
8.任何食物和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不能想吃就吃想扔就扔。
9.必要时遵循集体或权威的意见,但是内心一定保持自己的想法。
10.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长相,名字都不同,不用和别人攀比。
东西方教育有差异,但对家庭教育来说本质也是一样的。 让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能体现自我价值的人,应该是全世界父母共同的目标。
为什么父母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中占越来越多的比重?
“我们在你小时候什么都没教过,但还不是把你养大了? ”
爷爷奶奶辈的经验之谈确实有一定的根据,但是在整个社会大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孩子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触信息,社会资源更加丰富,没有家长的约束,自律性不足的孩子抵挡不住很多诱惑。
“言传身教”——小孩子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模仿
0至3岁的孩子,90%以上的动作是通过模仿周围的东西来学习的,品德也是如此。如果孩子身边有年龄稍大又有教养的“别人家的孩子”,那么恭喜你,你们的“作业”就少多了。 因为这些大孩子在学校学到的道德教育,学校老师教的好习惯,通过模仿传给你的孩子,代替工作忙得无暇顾及孩子的爸爸妈妈教育孩子。
3-6岁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黄金时期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的加快,学校教授的知识比例越来越少,在线教育模式越来越发达,但道德教育是在线教育难以跨越的鸿沟。
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在现在的幼儿园和低龄年级,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知识的传授。 这就是一千多年前学者说的“传道、授业、解惑”,把“传道”放在第一位的理由。 人品好的孩子,将来会得到朋友的帮助,贵人的支持,乐于接受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矛盾。总之,就是“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既没有天生教养不好的孩子,也没有教不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