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改正粗心的教育方法
孩子“粗心”怎么办
许多家长被一个问题困扰:为什么我家孩子总是那么粗心,明明会做的题目却经常做错?
“粗心”有时是因为孩子并没有真正学会有关知识。凭孩子自己,其实很难弄清楚到底哪些细小环节还掌握得不扎实,他们大多时候会把错因简单地归结为粗心。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能够按照“刻意练习”的方式,帮忙孩子细化学习目标,攻克孩子自认为已经掌握,实际并没有掌握扎实的知识点,熟能生巧,从而克服所谓“粗心”的毛病。
而本文重点所要讨论的是另一种状况:孩子确实掌握了知识,但还是会出错。有时候看错题目;有时候想对了,却出现“笔误”;有时干脆漏做题目。这类孩子在各科作业或考卷中都常常出现这些错误——他们往往有共同的人格特质:性情偏急躁,欠缺“静气”。
他们在老师眼中可能是“效率小明星”。他们凡事追求快,在完成作业和考试时,往往比同学快很多。他们对学习成绩和学校各种评比有进取心,有较强的目标感,也追求成就感,但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又比较容易产生紧张感甚至焦虑,会因此常跟同伴产生一些小摩擦。
这些孩子的人格特质比较贴合美国医学博士心脏病专家迈耶·弗雷德曼提出的A型人格,典型的A型人格是这样的:雄心很大,进取心强,时间观念强,整天闲不住。但这类人易急躁,对人信任度偏低,人际关系容易紧张。
正是因为这些孩子进取心强,性情急躁的特质,造成他们在学习和做题时,处于无意识地追求比同学更快完成任务的心境中。他们无法做到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着急地完成任务的心理状态。他们自己都不明白,在考试中他们并没有真正地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考试上,更别提沉静地攻克难题了。
晚明著名学者吕坤在《呻吟语》中有言:“惟静也,故能张主得动,若逐动而去,应事定不分晓。”意思是说,只有真正做到沉静的人,才能在为人处事中不会乱了方寸。《正念的奇迹》一书中,作者“一行禅师”也举例说,有一次和朋友一齐吃桔子。朋友一边吃桔子,一边谈论着对未来的憧憬。一行禅师说:“与其说你是在吃桔子,还不如说你在吃你所说的未来。”意思是吃桔子时,边吃边说,与所谓“正念”背道而驰,显示出浮躁之气。两位大家之言都提醒我们“戒躁心,养静气”的重要性。
那么对于这样类似A型人格特点的孩子来说,我们该如何帮忙他们戒躁心,养静气呢?
1.营造和谐、宁静的家庭氛围
环境造就人,孩子更是容易受环境影响。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学校教育节奏都比较快,强调短期目标。父母营造的家庭氛围和谐、宁静很重要。综合表现优秀的孩子往往得益于良好的家庭环境,而表现明显落后的孩子背后往往是不和谐、浮躁的家庭环境造成的。在家庭中,父母需要尽力做到遇事心平气和。父母亲放慢语速,用平和的"语气对孩子说话,是对孩子心灵的滋养。
小学阶段是漫漫人生路的起步阶段,培养孩子的定力与涵养比学习成绩更具长远好处。有些孩子学习暂时有困难或者运动潜力弱,父母要收敛躁气、怒气,秉持平常心,心平气和地帮忙孩子成长;而有的孩子天资聪颖,乖巧懂事,父母也要收敛傲气、功利心,帮忙孩子稳步提升。
上文提到的《呻吟语》中亦有名言:“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提醒我们在努力提高孩子聪明才辩的同时,培养他们深沉厚重的人格品质。
2.亲近大自然
大自然包罗万象,是智慧之源,亲近大自然能够培养孩子的静气。许多孩子一到假期不是忙着上课,就是忙于参加各种聚会,或者去儿童乐园玩耍,很少有机会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久而久之孩子难免缺少静气。
亲近自然不该是简单地打个帐篷,野餐、放风筝,而是需要用心观察、探索自然中的一切:植物、昆虫、泥土……譬如:我们和孩子一齐看落叶,要花足够的时间,引导孩子充分地观察落叶的颜色、气味、触感、形状、叶脉的线条特点等等。孔子曾说过“多识草木鸟兽之名”,这位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就已经懂得欣赏山川美景,观察草木鸟兽,对于人的精神境界、人格修养有着极大的帮忙。
此外,还我们还能够带领孩子透过学习书法、篆刻、绘画、古筝等才艺。透过坚持每一天沉下心来练习,让艺术之美不断浸润心灵,同时追求技艺的精益求精,从而不断克服“躁气”培养“静气”。
有了静气,孩子在学习和考试时,就会表现得更为投入,更容易专注于学习本身。考试时不再会杂念重重,粗心做错的状况,会日渐减少。同时,孩子也会更懂得深入地品味生活的乐趣,变得更会观察和发现,逐渐拥有更丰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