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经常写日记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和认识能力,积累写作素材,增强写作的能力。”坚持写日记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捷径,是激发其习作兴趣的一种极好的练笔方式。如果从低年级就着手,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智力的开发。
一、发挥热情、趣味、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如果热情、趣味、兴趣相伴相随于日记的全过程,日记知识和能力会自然而然地获得。日记通过观察、记忆,经过想象和逻辑思维,便可操作成为一篇文章。但是,观察和记忆的程度是受热情、趣味、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制约的。
试想,让孩子去听一个政治报告,多数不会愿意,而让孩子看儿童动画片,多数会兴致盎然并清楚地讲述出来。对于孩子,激发日记情感的最好方法是将每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都设计成带有游戏性质的生活场景,促使学生饶有情趣地观察、记忆、想象,直至写成文章。
日记内容要有意义,立意要高尚独特,语言要简洁优美,但日记教学过程往往又与此相悖,学生高不企及,从而产生望而生厌的心理。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是学生写日记的好材料,我让他们把自己参加过或看到、听到、想到的,只要认为有意义的都可以写下来。抒发真情实感可以丰富日记的内容,为了使学生有组织、有目的地参加活动,并对活动有深刻的印象,我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地观察活动过程。
日记教学内容要亲近学生的生活有两个着眼点:一是零距离,二是近距离。何谓“零距离”?是以自身作为观察、记忆、想象、感受的对象,让自己成为日记的主要题材;何谓“近距离”?是以周围的、关切的、熟悉的、新鲜的生活为主要观察对象,让学生近距离地采撷日记题材。我们以“贴近生活”为思考背景,拓宽写作内容,告诉学生既可写过去,又可写现在,还可写将来;既可务虚,又可务实;既可写本教材日记,又可写他学科日记,引导学生发现生活,表达生活,感悟生活。
三、通过学生看、做、说,写出比较通顺、完整的小文章,达到日记的目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只要教师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抓住学生好动、爱表现、喜欢动手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看看、做做、记记、说说、写写的机会,学生就不会感到单调乏味,从而愿做、愿说、愿写,会做、会说、会写,以轻松愉快的心境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语文,又可培养学生的日记兴趣,既可提高他们的写作素质,又可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常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认为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思考。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同时,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写作的材料。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写作者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观察感知的习惯。
四、改变日记形式并及时批改
作业应该摒弃以往“单一机械式”的抄写,向多样新颖、富有创造性、灵活性的日记倾斜。日记的形式可以多样。如插图日记、摘抄日记、想象日记、采访日记、读写结合日记、合作日记。
教师的批改至关重要。教师批改日记要注意:(1)回应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2)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3)赞美他们的进步和优点;(4)暗示日记中的某些不足。题材选得好的,或者词语运用恰当的,或者某位“差生”日记中有精彩片段的,拿来读给全班同学听,并给予点评,往往使被读学生受到鼓舞,听到的同学羡慕地奋起追赶。教师的点评,能给全体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因为学生日记毕竟是以学生的眼光和水平来表现的,未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日记所写的事物有时间限制,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日记进行检查和批阅,可以加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师生间信息反馈效能,有利于学生理解老师批改的意图,有效地改进日记中的不足。每两周搞一次“好日记”讲评,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可参照学习的机会,拉近学生写好日记的愿望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看到好日记人人都能写,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先提出每周写一至两篇像样的日记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提高要求,到二年级下半年,要求每周写三至四篇日记,以后过渡到天天坚持写日记。日记的篇幅不限,但必须有感而发,这样在时间上,使学生有宽松感,有足够的时间观察生活、选择素材,写起来轻松,把写日记作为一种需要,而不当做负担。
以正面激励为主也是保护学生写好日记持久性的好方法。对日记写得好的学生,我给予一定的鼓励,以调动他们写日记的积极性,使同学们多写日记、写好日记,争相把丰富的内心世界付诸自己稚气的笔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