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导语: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能力,这就好比一朵盛开的花,真正供给其养分的是它的根。这个根就是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孩子提供触摸、摆弄、拆装等动手的机会,让孩子通过动手去摸索、发现、探究,为培育出美丽的创新之花,扎实地做好“培根”工作。
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在开展手工操作活动中,我注意应用“做”、“想”的原则。操作活动最关键的是要提供合适的材料。合适的操作材料能最直接实现教学目的和最大程度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提供合适的操作材料,体现的是“质量”的要求。
只有围绕教育目标,为孩子提供能够激发其操作欲望,并且通过操作充分显现事物的表象,才能使孩子在操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启迪。如在“它们都在变”这一科学游戏中,我为孩子提供了浆糊、碘酒、盐、水、冰块、粉笔等材料,并组织孩子对这些材料进行操作。
孩子惊喜地告诉我他们的新发现:“浆糊遇到碘酒变成了紫色”、“冰块用手揉搓变成了水”、“粉笔越画越短”、“盐放进水里慢慢不见了”等等。他们自己得到了答案,显得非常兴奋。由于所提供的操作材料,都有助于孩子了解“事物的变化”,向孩子渗透了物质转化的科学道理,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
生活中可供孩子操作的材料很多,我认为凡是孩子感兴趣的、想了解的、能感知的、无危险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孩子操作的对象。我们平时应注意积攒,最好是废物利用。例如,废旧手电筒和小汽车可以让孩子拆开、修理或重新组装,这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让孩子在操作活动中探索事物、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既开发了智力、又培养了能力。
二、耐心比干预更重要
孩子主要是在活动中学习,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就是鼓励孩子通过做事获得发展。而知识的建构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它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必须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操作时间,让孩子既动手又动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大大提高。
有一次,我让孩子自制立体动物,没有讲解具体做法,让孩子自己寻找方法。我提供的材料是纸张,与范例所采用的厚度纸板稍有不同。绝大部分孩子拿到材料就想当然地按范例画和剪,结果制成的动物是无法站立的。我不急于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只是提醒他们比较一下两种材料有什么不同,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失败的滋味。由于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操作时间,许多孩子在尝试错误中进行反思、琢磨,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由于孩子认识水平的局限,操作技能的缺乏,孩子的操作活动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大胆放手让孩子反复操作,充分感知,让孩子在独立自主的操作过程中展示自身的水平和能力。
如在“有趣的泡泡”的操作活动中,我为孩子提供了可乐罐、牙膏盒、纸筒,形状各异的铁丝网以及粗细不同的塑料管等各种吹泡泡的材料。在提醒孩子注意操作卫生、安全等事项后,我没有任何提示语言,只是提出“看谁发现的秘密最多”的操作要求,然后让孩子自由选择操作材料,允许他们自己选定操作方法、步骤及次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启发比灌输更重要
操作活动选择得适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操作的积极性,启迪孩子的思维。如果操作活动过于简单,能力强的孩子很快获得了结果,掌握了知识,但会觉得缺乏挑战性而兴趣索然,失去探索的动力;如果过难,能力弱的孩子就会感到困难重重、陷入不知所措的状态,操作兴趣不高。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教育活动中,应针对幼儿的整体水平、个别差异,分类要求,制定不同层面的教育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要求,采用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由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有序、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
如在“灯泡发亮”的科学游戏中,同样让孩子尝试接通电路,但我为能力不同的孩子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能力强的.孩子——必须在数条电线中找到能使电路接通的电线;能力中等的孩子——按老师在电线上标明的相对应的序号接通电路;能力弱的孩子——只要接上其中两条电线即可。然后引导孩子分组操作,这样既满足了不同水平孩子的需要,又使他们都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达到教育目标。
孩子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客观上为教师观察孩子如何活动提供了条件,教师根据观察所得到的信息反馈及时灵活调整教学计划,按孩子能力的强弱来提高或降低。这样,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能参与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探索活动,以期整体得到提高。这样,既不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又保证孩子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总之,在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孩子的权利,贯彻孩子自己动手的原则,为他们创设充满科学气息的环境,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符合目标的操作材料,让孩子与环境充分发挥交互作用,努力激励孩子去感知周围环境,动手操作材料,描述探索过程和现象,并引导孩子对感性经验进行整理、概括,逐步建构最初级的概念,从而真正做到不断增强孩子主动探索的参与意识、操作意识、交往意识、表现意识,给孩子留下一个期待继续探索的愿望,一份期盼揭开奥秘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