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创造能力越来越重要。而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必然要求。所谓创造教育,就是指通过教育的途径,较系统地培养幼儿创新的能力。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幼儿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会自发地开发想象。
有些较为胆小的幼儿,在活动中不敢举手发言,怕说错了被小朋友笑话,这显然不利于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幼儿的心灵,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环境,营造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幼儿才敢大胆说,大胆想,创新的潜能才能够得到发展。
(事实案例):在《猫捉老鼠》的音乐活动中,我在幼儿熟悉音乐的基础上,鼓励孩子们编动作,并让他们自由表演,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鼓励,于是孩子们个个兴致高昂地创编并模仿小老鼠跑来跑去、吃米、睡觉的样子。当编排得差不多的时候,我就让他们带上老鼠头饰自由表演,整个活动没有教师教授的动作,都是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动作。这样,孩子们就会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以后就会大胆地思考并敢于尝试,从而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其实,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探索性地玩,玩出不同的花样,创造机会让幼儿创新。这不仅增进幼儿的创新能力,而且可以学习他人的有益经验,从而积累创新的能力。
二、激发幼儿好奇心
好奇心可以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是孩子创新的动力,能激起孩子的内在潜能,使孩子完全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具有创新精神的孩子,都有比较强的好奇心,许多创新并不是事先能预料到的,往往都是在好奇心的推动下,经过创新的想法得出来的。孩子只有对世界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才可能发现不同的方面,而这正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事实案例):一天班上有个男孩子离开座位并趴在地上玩玩具,周围还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玩具都混在了一起,刚开始看到时我很生气,但与此同时,我看到他用不同的玩具搭建了一个可以在地上滚动的小汽车,于是我问他:“你是怎么想到把雪花片串在管子上当做车轮的?”孩子说:“我在家里看到汽车上的轮胎是圆圆的,我就用雪花片来拼,可是动不了,我又回去看到玩具汽车的轮胎上有一根圆圆的、长长的棍子把它们串起来,我就用一根棍子把雪花片串起来,它就动了。”于是我表扬了他的大胆创新。
也许这只是孩子的一个小小的尝试,但这个尝试是出于幼儿的好奇心,在幼儿好奇心的驱使下,他才想到去观察、尝试并用不同的玩具搭建出了可以滚动的小汽车。老师要学会励孩子的每一点新想法,对孩子的创新思维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并激发和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不断地发现新事物。
幼儿学习本领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个性特点和经历的孩子们,对所学的知识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应尊重这一独特性,让幼儿各抒己见,进行创新,不可一味地追求统一的答案,而要保护幼儿求异的思想,从而保护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事实案例):在《谁咬了我的大饼》绘本活动中,我在一开就提问:“这个大饼是谁咬的呢?”有的孩子说:“小猪咬的。”有的孩子说:“小猪的好朋友咬的。”也有的孩子说:“小朋友咬的。”“那到底是谁咬的呢?”
在完整阅读后,我让孩子们相互讨论交流,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小猪自己咬了大饼”。对于一开始回答错误的小朋友,我也给予了表扬,因为只要孩子们在上课时能够积极动脑,我们也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孩子出现与众不同的性格特质或回答时,就会被大人修改成跟自己差不多的复制品和答案。所以,每次听到家长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对比时,我的心里就会有种莫名的忧虑。因为有太多的孩子就是在这些行为下被程序化,被复制,被同化,而逐渐迷失了自己的个性,失去了自己独特、与众不同的见解。
四、培养孩子的观察质疑能力
创新力的基础是观察能力,是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外界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大多是通过幼儿的观察进行传递的。孩子只有学会观察,才会记忆和思考,因而思维的出发点就是观察力,而创新能力的发展是离不开观察力的,孩子要掌握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找到事物内在的联系,只有在生活中多听、多看,才能用自己的创新能力去解决问题。
幼儿从观察到质疑,从质疑到尝试,是积极思维、创新求知的表现。可见,观察、质疑、尝试能有意识地点燃孩子新思维的火花。孩子的创新能力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日常生活中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我们要从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中,帮助孩子拓宽视野,让孩子善于观察、敢于尝试,从而开启孩子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