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分享
导语:在课改实验和探索中,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等一系列挑战。教师应建立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在充分分析学生和教材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设计有效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分享
一、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完善教学行为
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模式僵化,缺乏灵活性;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模糊;课堂指导空洞,缺乏实践性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不可回避的我们的教师驾御课堂的能力还有些欠缺。教材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而教师的讲解效果是因人而异的。同一篇文章,不同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模式很难符合教案设计的模式,随机的许多问题使我们的老师充分的备课准备,却很难按照教案的设计来做。碰到这种情况,很多老师显得手足无措。有些教师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化,在课堂上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只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写、自己想。这看起来是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但让学生自己自由的学习,很容易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使教师很难把握课堂教学效果。而教学是一门学问,需要教师的探索。语文课堂,没有准备不行,对每一节语文课都要提前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才能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提高课堂效果。
二、教学理念充满新意
语文作为文科科目的主要学科,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具有知识面宽等特点。语文教育是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的综合表现。笔者认为,在实施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将语文教育的相关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在联系实际的教学工作,促使教学方式实现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需避免把学生误认为是知识的接受器,学生的学习重点在于发展与创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时很有帮助的,教师应积极做好自身的教学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当前,语文教科书中的题材多数来源于文质兼美的范文,且语言文字规范,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健康。但如果教师能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在含义才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点所在。教材只是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以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感情使学生深受感染才是关键。学生有感而发后就能很快地领会书中教材的艺术感染力,以此给自己受到启发。语文教育属于审美教育的.一种,教师应根据这一点加强对学生的感染陶冶。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教师要在挖掘教材内在美过程中要不断结合美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感知美、领悟美、创造美。在阅读课文时,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录音、音乐、美术等直观形式来细细阅读,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文章的意蕴和气势。学生对作品细腻动人的描写就可进行更为直接的理解,对各种美的观念就会有鲜明而亲切的美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反复多次,就会产生学习的快感。因此,我们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设法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课堂提问,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于,可望而不可及。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质量。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战性,即使答对也无成功感,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效率。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学生能提出问题应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学生有了成功感,就对自己有了信心和兴趣,也就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课堂质量。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题,是教学中最基本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基本活动人致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交往。这里主要谈谈师生人际关系问题。师生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接触等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正常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发生的前提,教与学总是在师生交往的背景下进行的。如果没有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接触,互相沟通,互相作用,就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师生人际关系状况,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生学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气氛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如果师生关系融合,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同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协调好师生关系,对学生同样的对待,不能失去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五、借助课后作业,确立能力的训练点
新教材课后一般都设计了充分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探究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为单元后的“综合学习与探究”作必要的铺垫,是突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基本技能的具体体现,是课文对学生能力训练点的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中,有的可以溶入课文中完成,有的可在完成全文后单独讨论,但绝不能置之不理。否则,教师是否引导到位、学生是否具备了应有的能力,教师无从知道,完成教学目标更是一句空话。总之,学课文是为了提高能力,而完成“探究练习”的程度则是语文素养的具体体现,是检验以“教”导“学”是否成功的尺子。同时,作业的完成情况又及时反馈给教师很多信息,有利于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做到查漏补缺。
总之,初中语文的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语文知识中学会运用语文,培养语文的综合能力。比如,培养看书读报的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运用与创新的能力等,从而积淀文化内涵,培养文化素养,让中学生升入更高一级学校时,能够用丰富的语文知识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