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书的时候有什么方法呢?应该用什么态度去对待读书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读书应具有学习和求知的欲望,也就是说,要用人类的天才积累的知识财富充实自己的头脑和心灵。
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如果你年轻时就没有学会思考,那么就永远学不会思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天生的才干如同天生的植物一样,需要靠学习来修剪。
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也许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我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印有的东西。我的记忆力是运用来记忆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
我平生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严格试验的结果。
我认为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有时候只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中思想与信念的成分,而没有改变情感与行为倾向,因此时间一过,态度又回复原状。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说到读书,实际上是一种能力和习惯。因人而异,因书不同,古今中外许多名人的读书方法很特别,特向大家介绍几种,以飨读者。
4:26读书法。日本著名女作家吉佐和子,著作等身,她每月写作四天,其余时间用来读书。创作与读书是4:26,故称“4:26读书法”。
熟读精思法。这是朱熹倡导的一种读书方法。它的重点在于“熟”和“精”,离不开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只有持之以恒,集中注意,才有可能读得熟,想得深,记得牢,懂得透。
朱子读书法。这又是朱熹倡导的读书方法:“循序渐进”读书有步骤地进行;“熟读精思”,要遵循记忆与思维相结合;“虚心涵泳”,要仔细认真,反复研磨与体会;“切记体察”指靠自己努力,重视书外功夫;“看紧用力”,要精神抖擞,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居敬持志”,指读书要有专静纯一的心境和坚定久远的志向。
卢梭读书法。这是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总结的“储存—比较—批判”三部曲的读书方法,即:“广泛阅读书籍”,完全接受书中的观点,目的是为了积累起丰富的知识:进行回顾对比,加以认真的比较,分析判断每一个问题:采取批判的态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汲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思问习读书法。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归纳起来,读书要“思”、“问”、“习”。即“多方思考”、“不懂就问”、“经常复习”。
求八贤读书法。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介用的。“八贤”即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几何。读书时不断地向八贤求教,会变得更聪明。告诉我们读书必须勤于提问,多侧面提问,深层次提问。
博览式读书法。这是鲁迅先生所大力提倡的,是一种博采众家,取其所长的读书方法,也叫博读法。这种读书法,阅读面较之广泛,无特定目的,不深究内容,速度较快。
五要读书法。这是《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读书要诀。内容是:要天天读,要夜夜读,要终身读,要抄书读,要分类读。要求读书者把书分精读和泛读两类。
变换式读书法。这是老舍先生经常采用的读书方法。通过变换词语、句式或删减词句,读细地研究作品。每次变换后都要认真反复思考,在对比中明白行文者的原因。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小少了”笔记读书法。这是词学家夏承焘先生所创造的。小:即指用小米子。少:即指每条笔记字数要少,内容要精。了:即指对笔记内容要透彻的了解;目的要明了。这样读书的效果自然会大大提高。
读书方法多多,我们学习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方法,通过广泛深入的读书活动,一定能创造出更多更新更完美方法,紧跟新时代的各种读书方法,不断提高读书效率,推动读书活动更深入有效地发展。
《论语》开篇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大意是做人做学问,须随时随地地学习、思考、践行,每当有所得时,便会产生一种会心的愉悦。我以为,孔子的“学”乃是个大概念,并非单指读书而言。记得在青少年求学时期,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那时的读书只能说“不亦苦乎”,何来“说乎”?然而随着年岁渐长,涉世渐深,逐渐摆脱了读书学习的功利心态,对读书倒是产生了一种熟悉的亲切感,犹如每天吃饭睡觉一般,读书也成了我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一种乐趣。
古人说:术业有专攻。然对于读书,我素来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平常阅读的以政治、经济、历史、小说居多,哲学、国学、文学偶尔涉及。二三十岁时读书如猛火煮肉,每天给自己规定百页的阅读量,非完成不可。如今年届不惑,反而放松了心态,读书如慢火煮粥,有时得一好书,便细细斟酌,反复咀嚼,今天读十几页,明天读几十页,随遇而安,只求读出其中滋味。
如今是互联网时代,许多人特别是年轻朋友尤其喜欢在网上阅读,随时随地浏览翻阅,十分方便。但我对于这种稍显匆忙的快餐式阅读,总是感到有些别扭。我更喜欢在夜阑人静时,一盏桔灯,一杯清茶,手持一卷心爱之书,闻着淡淡的墨香,于白纸黑字中神游物外,追随作者的文笔思路,跳出现实的桎梏,沉浸在未尝经历体验过的另一大千世界。
为何要读书?古往今来,无数学者文人对于读书的目的意义已洋洋洒洒千万言,高洁雅趣者有之,功利世俗者有之。不可置疑,书本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是造福苍生,抑或贻害世人,端看读者的心态是正是邪。一代伟人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读书,芸芸众生大都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可以改变自身命运,就连战争狂人希特勒青年时也曾苦读不辍,结果他从读书中获得的力量恰恰成了荼毒世界的毁灭性力量。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大众为何读书?我觉得林语堂大师在《读书的艺术》一文中的观点颇有些代表性。林语堂说: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
我喜欢读国学史书,历史的深沉冷峻,时常会让人掩卷长叹,哀民生之多艰,叹造化之弄人;我也喜欢一些政经类书籍,学习政治经济规律,以期探究经世济民之道,明了国运强弱之理;我也喜欢徜徉在唐诗宋词或雄奇或婉约的诗文意境中,与作者同喜同悲,感悟“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的酣畅淋漓。
佛家云,人生有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读书也是如此。当你还是一个不谙世事、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经历难以言说的痛楚和无法改变的无奈时,书本是死的,你或许记住了里面的一些知识道理、一些人物的故事,但你可能从未真正走进书本,未能真正体验书中人物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当你在社会上遇见了许多人、经历了许多事,对世间百态、人情冷暖有了较为深刻的人生体验后,方才醒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你的内心可能充满了怀疑,学会了冷眼旁观、高高挂起,对于书中所教的一些智慧和道理嗤之以鼻。如若摆脱不了此种心态,你甚至可能断了书香之缘。一个真正爱书的人会希望摆脱这第二层境界,迈向“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更高境界。书还是那本书,字还是那些字,然已看穿红尘,万物放下,心无所滞,圆融自然,这一境界,是吾辈孜孜以求然则穷毕生之力也未必能达到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读书,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我希望自己在人生闲暇,多读书,读好书,只是喜欢,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