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父母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父母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细节决定成败 习惯成就人生

孩子长大后,能够适用于社会就是人才。

培养孩子成才,首先要教育孩子成人。孩子只有学会做人,才可能去做事、学习、与人交往、最终适用于社会,才具备竞争能力。一个人的竞争能力往往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智力水平,很多时候取决于他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一个具有优良行为习惯的人,往往能够在人生征途中发挥出色、事半功倍。因为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机遇;有什么样的机遇,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成就。

作为美国历史上伟人之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成为非凡的科学家、作家、外交家、发明家、画家、哲学家,并最终引导美国走上独立之路。富兰克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他对习惯的运用。

注意日常行为规范,才能形成优良的习惯

富兰克林在年轻时就发明了一种方法,他首先列出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13个条件:节制、沉默、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纯洁和谦逊;然后,富兰克林决心获得这13种美德,并养成习惯;为此,他设计了一个成功记录表,每一项美德占去一页,画好格子,每天晚上反省时若发现有当天未达到的地方,就用笔作个记号。富兰克林就是把这些美德化为习惯才走向了成功。

家庭应和学校互相配合,促进孩子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人生观等全面发展,使之逐步形成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具备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判断能力,并形成习惯,以便由孩子自己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决定自己的事情。

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孩子输在起跑线,必能赢得独特人生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孩子是否能心理健康成长。

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和学校教育,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

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

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这些人无法对自己进行职场规划。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能克服挫折的成功人士了。

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可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可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你需要学习的放养式教育

其实,“放养”并不是不教养,有的家长把“放养”当“放任”,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打工赚钱,为孩子提供的只是生活上的保障,而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一概不闻不问。在现代社会,家庭中应尽量避免封闭式、隔绝式的“圈养”,也应摒弃无拘无束、放任自流式的“放养”——这都易导致孩子的合群性、合作性缺失,最容易形成“问题儿童”。适当的“放养”式教育关键是要在玩中培养其规则意识,有的放矢地逐步引导,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有调查显示,50%的爸爸每周陪孩子平均不足5小时!每天跟孩子有效的沟通时间不超过6分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前、童年期、青春期,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沟通与陪伴,父亲母亲都不能缺位。否则,不利于其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爸爸们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呢?

“我很忙”——每当孩子说:“陪我玩一会好吗?”家长总是回答:“我哪有功夫陪你玩。”由于工作压力大或者生活观念不同,越来越多的“80后”父母将抚养、陪伴孩子的责任移交给爷爷奶奶等第三方。

“我不懂”——常有家长说:“我不懂怎么教孩子。”于是,把孩子送到社会办学机构学这学那,以为“投钱”就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

事实上,亲子陪伴的价值超过任何教育培训。对待孩子,仅有物质关怀是不够的。真诚的陪伴、悉心的关怀更加重要。亲子陪伴的关键词包括互动、尊重、对话和理解。

最好的陪伴是心灵陪伴,父子之间要建立以感情紧密联结为基础的良好关系。通过真正的、内心真实的感受来交流与沟通,传递爱、信任和安全感,促进了解、关爱和信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建立的亲密关系比“正确”的技巧更为重要!心灵陪伴传递给孩子的爱和信任将会影响孩子一生。

回报率最高的投资是亲子关系

任何职业角色都可被替代,但父母角色无可替代。有人说,选择一项工作,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事业上的"奋斗让人充满自信与成就感,而在家庭中的缺席、亲子间情感的淡漠,却使得人生的美好大打折扣。幼儿时期父母愿意“投资”亲子关系,孩子一生都能获得正面回报。有人说,我拼命工作、挣钱,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生活得更好,受更好的教育!但是,用本该属于自己和家人的时间到职场上去换金钱,值吗?

放养理念有时遭到一些父母的误读

曾经参加过一个亲子讲座,当时有一个大龄妈妈带着一对双胞胎也来听讲,这是一对两岁多的双胞胎男孩,正是探索世界的年龄。

亲子讲座的教室,有老师在前面讲,大家都在下面认真地听,可是这一对双胞胎,一会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一会儿又用力拽挂在墙上的中国画的卷轴,妈妈坐在那里听课就是不管,讲课的老师可能出于礼貌也没有说什么,但是后来当这两个小家伙用马克笔在幻灯屏幕上乱涂乱画时,讲课的老师打破了对这两个孩子的沉默,对孩子妈妈说:“我不得不请您带着孩子出去了!”

后来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听到这个妈妈的一番介绍,才知道她还是奥克兰一个中文电台亲子栏目的主持人,每周固定时间有她的节目,她当时也和我们解释了上课的时候为何没有管孩子,她的理念是:孩子两岁多,正处在探索世界的时候,要多给他们机会去探索。

她的这个理念,乍一听是对的,两岁多的孩子正是对什么事情都感到新鲜、看到什么东西都想摸一摸的年龄,如果看护人在孩子这个年龄因为这样和那样的原因,什么也不许孩子干,什么也不让孩子摸,孩子就会失去很多探索世界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学习的机会。

但是,这种放养一定要有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①安全。这一点我们华人家长做的已经很安全了,关键在于适度。记得1999年,那时我还没有孩子,受朋友之约参观了一下新西兰的幼儿园,参观完了让我感到害怕,当时看到那些学龄前儿童(新西兰的孩子一到5岁生日就要上学了,所以幼儿园的孩子没有特殊情况,都应该在5岁以下),站在梯子上钉钉子、站在工作台旁锯木头、坐在桌子旁剪纸,而且孩子们用的都是真家伙,钉子就是普通的铁钉,榔头也是普通的榔头。那时感到这些东西在中国国内的幼儿园都属于“管制”刀具啊!可孩子当时就是这么玩啊!现在回想一下,这不就是一种放养吗?现在轮到自己的孩子去幼儿园了,看到的场景与十几年前没有太多的变化,同时也没有听说哪个孩子被这些工具伤到,通过观察才发现,在孩子们玩这些“玩具”时,都有老师不厌其烦地给孩子们传授其中的规则、要领和注意事项。这些规则正是确保孩子们安全的同时从中得到了学习。

②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像我前面讲的那个双胞胎妈妈,她的那种放养就是在以侵犯他人利益为结果,孩子探索世界本无错,但是“探索”的同时扰乱了课堂秩序、打扰了别人听讲,妈妈看到了就应该及时制止。

③不造成大量的财物损失。我们总不能因着孩子想看一看物体掉到水里是什么样的,就让孩子妈妈手上的钻石戒指往湖里扔吧?这一点不同的家庭可以根据其自身的情况来制定规则,保持一个平衡就可以了。

孩子能不能成才全靠妈妈

不知大家是否留心过很多名人传记中是怎样描写母亲的:母亲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她始终默默地为孩子奉献而毫无怨言,母亲坚强、善良、有主见,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母亲的……这些文字是不是很熟悉?就是这样的母亲才可能培养出了那么出色的孩子

因为孩子在幼小时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赖,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习惯不往母亲性格的反方向发展并承袭母亲的优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母亲在孩子面前必须收敛起自己的锋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母亲。

母亲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谈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评、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母亲咄咄逼人的态度、尖酸刻薄的语言、驾驭一切的行为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对孩子的自尊、自信的伤害远大于应试教育。而对于孩子来说,从他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对母亲这个角色的要求,几乎是永恒不变的。

1.“无知”的妈妈

孩子来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念”等诸如此 类的问题时,妈妈最好不要马上就回答他,最差的回答是“你怎么连这个字都不认识”。妈妈最好看了一眼后,说,哎呀,我也不认识,我们一起查字典,好吗?几次之后妈妈就教会了孩子使用字典,同时,孩子 查完字典认识该字后会很有成就感,多次之后就养成查阅资料不依赖妈妈的习惯了。

孩子来问妈妈问题时,妈妈绝不能表现得 像在单位里那么聪明能干,装装“无知”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鼓励孩子动脑筋,去依靠自己的力量想清楚这个问题,或者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或借助于网络。妈妈不能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答案都说出来,边说还边自得,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回避问妈妈问题变得很自卑。

2.进门前,忘记自己的不愉快

妈妈在进家门之前,务必提醒自己:忘掉所有单位里不愉快的事情,现在开始承担的是母亲的角色了。孩子需要母亲很快乐,千万不要把与孩子无关的坏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无辜的。

3.孩子的小小荣誉很重要

孩子兴致冲冲地告诉妈妈他今天在学校得了一颗五角星或是小红花的时候,千万不要表现出厌烦或者不屑一顾,一定要和儿子一样高兴地表扬他。最恰当的办法是说能不能让妈妈看看,要与他分享这个快乐,因为这个荣誉对孩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4.淡定,淡定,一定要淡定

孩子告诉妈妈今天考试没考好时,妈妈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绝对不能发火或脸色阴沉,孩子这时正紧张地观察着妈妈的脸色呢。所以,妈妈最好表现得没什么情绪变化,让孩子把卷子拿出来,和孩子一起分析错在哪儿。要是孩子已经明白了错在哪儿,妈妈也不必再纠缠。但最后要鼓励他:你看,你弄明白了下次考试就不会错了。妈妈要是感到自己无法控制情绪就去卫生间洗把脸,照照镜子,做几个深呼吸。

5我也曾经是胆小鬼

孩子在考试前或做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之 前表现出胆怯时,妈妈千万不能不以为然或训斥他胆小或表现得比他还紧张,这样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导致孩子无法正常的发挥。这时,妈妈最好很轻松地对孩子说,不管你做得怎么样,爸爸妈妈在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不要担心。这时,孩子心里会很有底气和自信,他会发挥得比平时更好。

假如孩子第二天要参加重要活动,当妈妈观察到孩子心事重重比较紧张时,妈妈最好当晚能在孩子床边陪他入睡,睡觉前跟他讲个故事或者和他一起阅读他喜欢的书籍,疏解他内心的压力,直至孩子睡着后再离开。

6面对失败,我们再坚强一点

孩子遭受失败或挫折时,妈妈要表现得坚强和绝不放弃,冷静地告诉孩子失败只代表一时,不代表孩子终生失败。不要孩子还没认为要放弃时妈妈首先就表现得没有什么希望。最差的就是用刻薄的语言挖苦他,把孩子数落得一无是处,甚至新帐旧账一起算。这样的母亲教育下的孩子会极度自卑,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甚至放弃自己本应美好的前途。

7.你必须要这样

妈妈不要在孩子还没把想说的话表达清楚时 ,就自以为是地抢先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就以“你必须……”、“你应该……”的语气命令孩子,以自己的观点来代表孩子的观点,而且要求孩子去执行。妈妈千万不能成为“专制”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缺乏主见,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妈妈孩子之间应建立平等的关系(平等不是无原则), 懂得互相尊重对方。

8.伤害来自于最亲近的人

妈妈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说话的方式。世 界上最了解孩子的就是母亲,所以,母亲最清楚孩子的弱点在什么地方,假如母亲在说话时经常直指孩子的弱点,以讽刺、批评或要挟,或是明明知道孩子做不到而故意要求孩子去做,这无疑是用最尖锐的武器 在不断刺伤孩子的痛处。孩子内心会很受伤害,因为这个伤害来自于他最亲近的人。

9.唠叨不停

妈妈孩子面前要控制语言的数量。千万不要唠叨,事实上,最让孩子害怕的是母亲的沉默,所以,与其唠唠叨叨地对孩子说个没完,不如用简短的语言告诉孩子他所犯的错误所在或应该注意些什么,接下来,母亲的沉默肯定比继续说话更有用,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他虽然装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实际上在观察母亲是否把所说的事当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父母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父母  父母词条  正确  正确词条  应该  应该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家长加油站

 课文学习的基本步骤介绍

课文学习的基本步骤介绍导语:课文学习的基本步骤介绍。课文是学生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语言素材,也是学生接受语音、词语、语法与各种习惯用法等的最重要来源。学习实践告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