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地理客观题答题技巧

地理客观题答题技巧

导语:在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geo+graphica)这个术语,意思是“地理”或“大地的记述”,并写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一起来学习一下关于地理客观题答题技巧吧。

【例题分析】:

材料一:2005年2月28日。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做出批复,原则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并同意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

材料二:首钢搬迁示意图。

1.当初建立首钢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2.首钢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占地广,地价高 B.环境污染严重 C.能耗太高.运输压力大 D.机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3.首钢搬迁曹妃甸后可以建设一个类似宝钢的现代化钢铁企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 搬迁后,可以完成首钢、唐钢(唐山钢铁公司)的重组,发挥规模效应 ② 通过发挥新基地在产品、成本、规模、效益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达到限制小厂发展规模,以及使其随市场竞争自行退出或是并入集团的目的 ③有利于总体提升华北以至我国钢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更是首钢通过搬迁获得的自身发展难得的机遇 ④ 交通更为快捷报,从国外进口铁矿石更为方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曹妃甸港位于塘沽新港和秦皇岛港之间,在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厂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具有的优势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资源,能源,市场 . 2 B, 3 C

4.①曹妃甸是我国少有的不需要开挖人工航道和港池,可停靠25万吨级船舶的大型深水港址.有利于钢铁企业的原料和产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②冀东地区是全国最大铁矿区之一。目前保护较好,尚未开发,可为钢铁厂提供可靠的铁矿石保障:

③ 曹妃甸岛与陆地之间滩涂地广阔,建厂可不占用耕地;( 曹妃甸钢铁生产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

高考地理问答题答题技巧

(一)明确答题方向

1.特征描述

2.成因问题

自然环境有整体性和差异规律;因果关系规律;资源环境优势、缺陷的形成,灾害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原因。注意用联系的观点,地理灾害的成因分析尤其应如此。

(1) 自然环境特点——性质特点的综合成因分析

这类题先定位最为重要。应注意图表中的数值,在平面地图中植被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以“水环境”为中心,围绕“气候——地形”这一重点的成因因子来分析

如:气候分析可从①气温高低:纬度——太阳辐射,洋流——寒暖流,海陆分布——海陆热力差异,地形——地势高低,人——植被破坏和城市热岛。

②降水多少:风、压——环流形势(西风带、低压带、海风是多雨的),地形——迎风坡与背风坡,洋流——寒暖流,人——对林、草、湖、湿地的破坏与保护。

这类题目要排除雷同条件,突出主导因素。这也是近几年常用的考法:

在小比例尺(多在选择题中、大范围平面图中)地图中,一般是考大地理格局因素即:纬度因素和风带、气压带、季风因素;

在大比例尺地图中(多在非选择题中、小范围平面图中),一般是考地理局地因素即:地形因素、洋流因素、海陆热力差异因素和人为因素。

例1 台湾火烧寮成为我国“雨极”的原因。

【答案】  临海空气湿润,水汽丰富;地形抬升致雨;西北来的冬季风经海洋变性,水汽易达到过饱和。

【技巧点拨】 这是小范围局地因素所致。

例2 比较旧金山和洛杉矶的气候特点异同。

【答案】  同:两者均为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为两均处于30°~40°N的大陆西岸。

异:旧金山的雨季比洛杉矶长,年降水量较大;洛杉矶比旧金山高温干旱季节时间长。因为旧金山受西风控制时间长;洛杉矶受副高控制时间长

【技巧点拨】 这是大地理环境因素所致。

(2) 地理灾害的综合成因分析:多从“天、地、人”三角度综合采点分析

例3 说明淮河夏季洪涝多发的原因和措施?

【答案】成因:①天(气候因素)——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地(地形地貌因素)——扇形水系,汇水快;下游地势低平,又曾为黄河的洪泛区,河床高悬。 ③人(社会因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河床变浅;围湖围滩造田降低了河湖的调蓄能力。

(3) 地理事物时空特点成因分析

应锁定使用的地理原理,以大气运动原理、季节变化原理——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河水补给原理最为重要,应注意进行逆向推理。?

气候的变化、天气的变化:多从近地面的热力环流(风压流原理)进行分析,用“热(高温) 低(压)升(气流上升)雨(成云致雨);冷(低温) 高(压) 沉(气流下沉) 晴(干燥晴朗)”进行逻辑分析

如:某地云雨多,应扣住“大气运动降温”——气流“升空”或向高纬流是什么原因?某地干旱少雨,应扣住“大气运动升温”——气流“下沉”或向低纬度流是什么原因?某地“冷”是如何变冷的?“热”是如何变热的?

例4 简要分析,秋冬季“霜打洼地”的原因?

【答案】  秋冬季夜晚大气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水汽易达到冰点。夜里,地面向空中散热,山顶的空气比山下的空气温度下降得更快,于是下面的暖空气往上跑,山顶的冷空气沿山坡往下滑。冷空气到达山谷或洼地后,不能再到其他地面去,只好老老实实地呆在山谷和洼地中。于是,夜里山谷和洼地中的冷空气愈积愈多,气温便降得很低。一般洼地要比周围的平地气温低4~5℃。因此,山坡和平地还没有霜时,谷地和低洼地中就会有霜。如果山坡和平地上有霜的话,那末山谷和洼地中的霜就更重。

技巧点拨】 归纳起来:某地昼夜温差大的原因可能有:反气旋控制——晴天多,云量小;地处内陆,热容量小,变温快;天气系统转换等。

海上什么时候出行多与风浪有关。其逻辑关系为“温差大(如冬季)→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海浪大,出行不便”、“温差小(如夏季)→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海浪小,出行方便”,回答时倒推。

如:美英在二战中没有在11月而是选择在6月实施“诺曼底登陆”作战的原因。——因6月中高纬间的温差小,气压梯度差异小,风力小,风浪小,可减少渡海作战的非战斗伤亡。

我国首次三大洋科考选择在2005年4月2日出航考察西北太平洋的理由是:4月份西北太平洋上,因东亚与北太平洋间温差小,气压差异小,季风弱,风浪小,可方便、准确科学地采样。

河水的补给。对于课文的知识点应知各个典型地区性的主要补给类型,特别是我国各个大区的补给类型。先定地区——南北半球、大气环流纬度带、海陆位置。

根据材料定补给类型。我国东北是春季积雪融水、夏季雨水补给。江南是春雨降水适量、夏季雨水大量补给。西北部是夏季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华南是春季锋面雨、盛夏台风雨补给。地中海气候则是冬雨补给。

季节的演变应注意:6月22日(7月)前后愈往北白昼愈长,北半球昼长夜短。12月22日(1月)前后愈往北白昼愈短,北半球昼短夜长。

3.分布规律问题。

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点”状分布一般有“众星拱月状”,“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如北京市城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上海“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

“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又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近似于与纬线平行,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

“点、线、面”综合考虑解答。

4.评价问题。

回答此类问题注意两点:

第一、根据题目要求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问题;

第二、从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

5.推断问题。

根据材料,审明题义,回归教材,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准确表达。

6.区位问题。

工业、农业、城市、商业、交通区位问题分析从自然和人文社会两个方面分析

(二)重视图表分析,提取有效信息

1.图像表达特点。

地理图像表达方式有:点、线、面、箭头、数字、形象符号等,应认真阅读图例的文字说明。

“点”——常表示城市、港口、矿区、工厂、旅游点等的确切地理位置。

“线”——有经纬线、等值线(等高线、等深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等地球自转速度线等)、交通线(铁路、公路、航空、航海、内河水运等)、输水(气、煤、电)线、生产网络线、地理要素相关线等。

“面”——聚落、工业、农业区;气候、地形、大洋区等(在大比例尺地图中,点状地理事物则呈面状分布)。

“箭头”——①自然要素运动方向(河流流向、地球运动;大洋环流、大气环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地壳物质循环等);②区域生产要素流向(能源、原材料、零部件、资本、技术、廉价劳动力、产品、市场信息等);③工艺流程等;④地理要素运动箭头。

2.图表数量特点。

统计表格——以纵、横时空比较为主,应估算勿精算。

①同一时段,比较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 ②同一地区,比较不同时代(或时段)的发展差异;

③同一区域,以史为鉴——颂今或警世; ④多个区域进行比较,借鉴取经或突出特色。

扇状(饼状)统计图和三角坐标统计图——以地理要素结构组成分析为主。

①判断地理要素主次关系; ②分析成因、进行评价、分析对策。

柱状、折(曲)线统计图——以时间和空间对比分析为主

折(曲)线图用来显示某一变量是如何随另一变量而变化的。只有当变量是连续性数据时,才能用折(曲)线图。折(曲)线图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工具,因为折(曲)线图还能用来预测一些实验中没有测量的数据。

①揭示时空分布特色、时代进步表现;   ②说明时空差异原因。

等值线统计图——以区域空间差异比较为主。

①从数形状态分析区域特点:注意其疏密、平曲、开闭、趋向,数值标准及单位。相邻两根线的关系是难点,应特别注意。  ②分析成因及评价。

直角坐标统计图——以两两地理要素相关特点分析为主:应从特殊位相入手。

①找峰值和谷值的坐标位置及变化趋势;  ②分析成因、评价影响。

3.地图功能特征。

地图依功能可划分为:

“区域分布图”——以区位分析为主:

①掌握好区域空间定位方法,取得解题“入场券”;②把握区域地理特征,识记地理事物分布位置;③分析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主要是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等,人文地理要素主要是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原燃料、科技、政策等)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区位联系;④评价区位优势或劣势,说出整治开发的对策。

“概念图”——概念图在对一些概念较多的主题进[行整理时是十分有用的。概念图从总的概念出发,逐步展开,显示出大概念是如何被分解成一个个小概念的。这样整理之后,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更清晰易懂,也使得抽象概念形象化了。如教材中的“交通运输网中的形式和层次图”。

①抓住线条和箭头的含义;  ②类比概念的相关联系或本质差异。

“原理图”——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

①紧扣符号含义及地理要素间的联系,紧扣其物质流和能量流。  ②分析该事物的影响。

“景观图”——表示地理事物的外貌特征为主。

①描述地理事物的区位、季节变化、阶段变化。 ②分析地理事物外貌特色的形成原因。

“统计图”——说明地理事物时间发展状态、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差异为主。

“联系图”——反映各种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为主。

①抓住核心内容和根源等分析其关系。  ②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和意义。

“流程图”——反映生产工艺流程。流程图能够帮助理解某组事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发生的。能有效地概括出某一过程的各个阶段,或某一程序的各个步骤。建立流程图时,首先把每个事件简要地写在方框内。然后,把最先发生的事件排在最上方,第二发生的事件排在其次,依此类推。最后,把各个事件依次用箭头连接起来。

①熟悉工艺流程,认识该产品的上、下游联系。  ②分析区域经济结构特点及影响。

“漫画图”——以环保主题为主。

①抓住与常规思维异常的形象、文字来说明漫画主题。 ②多为可持续发展类。

韦恩图:韦恩图是用于显示事物异同点的方法。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重合的圆组成。每一个圆代表一个特定的概念或观点。概念之间的共同特征(相似点)写在两个圆重叠的区域内,各自的特征(不同点)则写在相应圆中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目前高考中较少见。

(三)学会审题

审题过程及内容: ①审材料;②审设问;③审题分。

1. 定范围——确定考的哪部分知识要点。

2. 定方向——确定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问中的哪一问。

3. 定中心——确定试题要求考什么。

4. 定性质——从分数分配上确定答题要点。

5. 定方法——确定答题方法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

(四)表达准确

文科类主观题一般是渗透思想观点的完整短文,答题时,要有概括有说明。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言之有据,无废话,不离题;在语言使用上,要用直观、明确、精练、科学化的语言,用词用句可多借用教材。

(五)答题规范

“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规范答题的宗旨。有条理,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做问答题首先要了解答题的步骤,问什么就回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分几节写。可根据题目的给分来组织答案,一般一个要点是2分或3分,这样如果是8分的题至少就得答出四个要点。答题一定要规范化、序号化、段落化,字迹工整,反映思维的逻辑性,卷面整洁,从形式上达到卷面的完美,因为清晰的卷面能赢得阅卷者好感,也许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六)答题步骤

1.读懂题意:考生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看清图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3.注意联系: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4.准确表述:对试题进行逻辑分析后,要进行答案的构思,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

地理客观题答题技巧

一、问答题在文综卷中的地位(了解)

在高考文综卷中,问答题占160分,其中地理部分为56分。地理问答题它要求考生能通过逻辑严密的综合分析,利用所学知识,用简洁而流畅的科学语言来进行表达,突出考查了学生“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而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考查中,一般忽视了对问答题的训练,因此,问答题成为考生提高文综成绩的“瓶颈”。

二、高考地理问答题常见失误分析(领会)

1、答案欠准确

由于同学们不能很好的审题,或者是没有搞清知识点在知识结构体系中的位置,因而答案出现偏差,甚至是牛头不对马嘴,从而导致失分。如:东亚冬季风势力较夏季风势力大的原因是什么?本题答案很简单:“气压梯度力大。”但由于不明白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许多学生“乱弹琴”一气,答成了一些“不沾边的”答案。

2、答案不“全面”

所谓全面,就是说:既要回答主要的,也要回答次要的;既要注意一般的、也不遗漏特殊的。然而有些学生往往顾此失彼,答了前者忘了后者,回答成有头无尾的不全面答案,从而导致失分。如:红海附近为什么能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正确的答案要点是:(I)位干北回归线附近,全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终年盛行下沉气流;(2)受来自亚洲大陆干燥东北信风影响;(3)红海面积狭小。但大多数学生只能答出(1)要点这个原因,而忽略了其它的原因。又如:制约辽中南工业基地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是什么?有些学生答题时往往受本地区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矿产丰富这一熟悉的地理常识的干扰,而忽略了本工业基地是以高能耗的重工业为主这一事实,因此都只答出“水源不足”这一答案要点。

3、答案不“圆满”

所谓圆满答案,就是根据试题组织的答案要有头有尾,有因有果,把问题说明白。如:日本的工业为什么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带?准确答案应该是:“日本资源缺乏,市场狭小,工业沿海分布,可利用廉价海运进口原料,出口产品。”但学生答题时往往只回答其中的某一部分,形成不“圆满”的答案,从而导致失分。又如:我国面积比巴西大,但年径流量比巴西少、试分析其原因?有些学生往往只答我国“少”的原因,而不答巴西“多”的原因。再如:黄河比珠江长,但水量仅为珠江的 1/7,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同样只答黄河“水量少”的原因,而忽略了珠江“水量多”的原因。

4、回答不“具体”

一般说来,回答问题要“有理有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事实”说话。只抽象笼统的回答,严格来说是很难得高分,甚至不能得分的。如:江苏人口密度大的自然原因是什么?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湿润,水网密布。”如果笼统地答成“自然条件优越”,那就失去了得分的机会,又如;天津化学工业发达的原因有哪些?准确答案应该是“附近有大港油田的石油和我国最大的长芦盐场提供丰富的原料”等。若答成“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严格说来是不得分的。

5、答案欠“简明扼要”

答案要简明扼要,即回答问题要全面、圆满、具体、准确、简单明了,相反的答案是“拖泥带水”、答不到“点子上”,导致应有的得分点也被多余的文字所覆盖,从而影响答案的得分率。如:近年来日本工业向南北两端扩散的原因是什么?此题的答案应该简明扼要,突出两个词;“老工业区呈现饱和状态,一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出现和加剧城市环境问题”。又如:俄罗斯海岸线漫长,但大部分航运价值不高的原因是什么?同样的,简明答案只突出了“东部沿岸经济欠发达,西部海岸线较短,北部沿岸封冻期较长,最大港口圣彼得堡通往大西洋须经他国海域”等四点,既节省笔墨、时间,又准确、具体、全面。

6、受思维定势的影响,造成判断不准确

如2007年全国文综卷1第36题,第1小题首先根据题目文字信息了解东部工业区和西部工业区的位置及工业区内工业类型,然后根据风向可能会造成大气污染和相对于城区的河流位置可能造成水污染,推断其合理性。大多数同学平时做惯了“不合理——说明理由”的题型,造成思维定势,于是不加思索写成不合理,在说明原因时又实在没有可以说明的理由。部分同学甚至判断是不合理,说明的理由却是合理的。

7、用词不准确,不会使用地理专业术语 回答问题时尽量用词准确,如夏季不能说温暖,冬季不能说凉爽。学会使用地理专业术语,如人流、物流、区位因素、落差等。

三、问答题答题技巧(运用)

1少与多的技巧: 尽量少而精,问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没把握,怕把知识点漏答,根据目前的高考开发性试题的评分标准,则可以多答。另外,还应根据题目分数的多少来选择,如果分数的比值高,则尽量多答,分数的比值少,则应少答。

2具体与模糊的技巧 答案尽量具体详细,但如果没有把握的话,可适度模糊处理。如红海的成因,如果不知道是由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而形成,则可模糊答为板块张裂形成。但千万不要答为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形成。

3.条理与段落的技巧: 一问答一段,或者一个方面答一段,这样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不要自始至终一个段落,连标点符号也点不全。

4.主要与次要的技巧 尽量抓知识的主要方面,切中要害,实在没把握或怕抓不到,则主次一起抓,多多益善,但要注意把你认为最精彩,最重要的尽可能放在前面,以免给阅卷老师造成主次不分,回答问题不着边际的不良印象。

5.套用课文的技巧 在很多情况下,解答题的答案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类似的情节,这时候你就要尽量用课文中的话句去回答。

四、例析问答题的答题方法(理解)

根据近几年高考地理问答题的设问,一般有以下几种基本的类型。

(一)、特征问题: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明确题目问的是地理事物本身的特征还是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其次要掌握描述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

1、地形(地貌)特征主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等方面概括.。地势特点通常从地势高低变化趋势来描述,常用词语如“西高东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等,判断的方法可根据等高线或河流的流向来判断。

例1、上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

【答案要点】

AA’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低山、丘陵)中的一个宽阔河谷(盆地)。

BB’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中的深切(“V”形)河谷(峡谷)。

CC’剖面显示的是丘陵地中的河谷。

2、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气温、降水),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等方面概括.

例2、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甲图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

说明甲图中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答案要点】 干旱、半干旱;河流发育稀少;地表荒漠、沙土广布;植被稀少。

3、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例3.比较旧金山和洛杉矶气候特点的异同点.

【答案要点】 同:两者均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异: 旧金山的雨季比洛杉矶长,年降水量较大;洛杉矶比旧金杉的高温干旱季节时间长一些

4、.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的大小、.汛期的长短.、含沙量的多少、冰情(.结冰期、凌汛)等方面概括.

例4、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

【答案要点】 流量较小,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均大,夏汛,汛期短,含沙量大,结冰期短,有凌汛现象

5.、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6、.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二)、成因问题。

1.自然环境特点的成因分析

这类题是近几年高考的高频题,常见的考法是:在小比例尺(多在选择题中、大范围平面图中)地图中,一般是考大地理格局因素即:纬度因素和风带、气压带、季风环流。在大比例尺地图中(多在非选择题中、小范围平面图中),一般是考地理局地因素即:地形因素、洋流因素、海陆热力差异因素和人为因素。

如气候成因分析通常从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纬度——太阳辐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洋流——寒暖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海陆分布——海陆热力差异(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地形——地势高低(等温线大致与等高线平行),人——植被破坏、城市热岛。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风带、气压带——环流形势(西风带、低压带、海风是多雨的),地形——迎风坡与背风坡,洋流——寒暖流,人——对林、草、湖、湿地的破坏与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

例5、降水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读我国某地降水变率等值线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降水变率等值线的分布分析,降水变率分布较明显的规律是什么?

答案要点:降水量愈少的地区降水变率愈大,反之则小;新疆北部降水变率较小,南部降水变率较大。

分析A、B两地的降水变率较小的主要原因。 【答案要点】 A地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降水较多,降水变率较小;B地位于河西走廊,受李风影响降水较多,所以降水变率也较小

2. 土地荒漠化是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遏制沙漠化的趋势,有人认为栽种草和灌木比栽种乔木更好,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要点】 因为该地区降水量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风力强,不利于乔木的生长;乔木的生长需水量大,易导致该地区更加干旱;草和灌木矮小,根系发达,抗风固沙能力强,草和灌木需水量小,在干旱地区容易成活。

2.地理灾害的成因分析: 多从“天、地、人”三角度综合分析

例6:说明淮河夏季洪涝多发的原因?

【答案要点】 成因:①天(气候因素)——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地(地形地貌因素)——扇形水系,汇水快;下游地势低平,又曾为黄河的洪泛区,河床高悬。起水土流失,河床变浅;围湖围滩造田降低了河湖的调蓄能力。

3.地理事物时空特点成因分析。 此类考题以大气运动、季节变化(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河水补给最为重要。如气候的变化、天气的变化,多从近地面的热力环流进行分析,用“热(高温)低(压)升(气流上升)雨(成云致雨);冷(低温)高(压)沉(气流下沉)晴(干燥晴朗)”进行逻辑分析。 如河水的补给类型分析,我国东北是春季雪水、夏季雨水补给;江南是春雨降水适量、夏季雨水大量补给;西北部是夏季高山冰雪水补给;华南是春季锋面雨、盛夏台风雨补给。地中海气候则是冬雨补给。

(三)分布规律问题 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方面概括。如我国降水的分布特征:分布不均,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四)评价问题。 回答此类问题注意两点: 1.根据题目要求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问题;2.从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

例7、简要评价南方低山丘陵农业资源的开发条件,如何整治和发展?

【答案要点】 有利:光.热.水丰富,生物品种多样产出高,土地类型多样; 不利:多种气象灾害,水土流失严重,红壤贫瘠,生活能源短缺.农业发展潜力大,开发难度较小。 综合开发 : ①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 ②优势农产品的系列开发; ③生态建设,封山育林,保持水土,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

(五)推断问题。 根据材料,审明题义,回归教材,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准确表达。

例8、下图为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限。

完成下列各题。

1.南半球与北半球相比气温年较差有何不同? 请分析其原因。 2.分析图中从甲到乙一线气温年较差变化快的主要原因。 3.全球气温年较差变化最小的地区是哪里?请分析其原因。 4.丁处气温年较差等值线闭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全球各大洲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洲是哪一个?请分析其原因?

6.图中丙处是北半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气候原因。

[答案要点]1.南半球气温年较差较北半球小。南半球下垫面单一(海洋面积广阔)。

2.受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的共同影响。 3.赤道。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小;海洋面积广阔。

4.受地形(海拔高度)的影响。 5.亚洲。大陆面积广阔。南北纬度跨度大。

6.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六)区位问题。 工业、农业、城市、商业、交通区位问题分析从自然和人文社会两个方面分析。如工业区位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概括:

①资源——工业宜建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有什么原料,适宜发展什么工业。

②水源——靠近水源地,以便提供充足的工业用水(还可获得廉价的水运)。

④地形——选择在较平坦开阔的地形区内,发展前景广阔。

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③交通——沿交通线分布,以便提供充足的燃料、原料,也便于产品的输出、职工的上下班。

⑤环境——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产生污水的企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地。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⑥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应远离城区。

⑦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⑧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地理客观题答题技巧  答题  答题词条  客观  客观词条  地理  地理词条  技巧  技巧词条  
家长加油站

 表扬和鼓励孩子的话语

表扬和鼓励孩子的话语导语:经常用恰当的语言鼓励孩子,可以极大的提高孩子追求进步的积极性,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现将常用的这几句鼓励的话总结如下,欢迎大家的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