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初中以后,我们的孩子在一个又一个的笔记本上不停地记录着笔记,面对越积越多的笔记本,他们最后不仅记不起多少,甚至连自己学了些什么都讲不清楚。
我们的孩子需要记住的知识点越来越多,他们背了忘,忘了再背,好不用功、好不努力、好不勤奋。最后,且不说他们没有办法记住所有需要记住的知识点,即便是那些记住的知识点,它们在孩子大脑中的陈列也如同一个杂货铺,这不但会导致孩子在需要用某个特定知识的时候不能迅速地提取出来,也会导致孩子无法掌握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其直接表现就是做题慢、易出错、遇到灵活一些的题目就没有了思路。
我们的孩子不停地做题,做过的练习卷、试题卷堆起来可真有几米高。最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却依然无法全部拿下中高考考场上那几张卷子上的几十个题,有些孩子甚至拿不下及格需要拿下的题目。
那是不是说记笔记、背诵、做题等措施是无效的呢?
当然不是!
相反的,记笔记、背诵、做题等措施是学习必须的措施。
真相是,我们的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所使用的记笔记、背诵、做题等的方式方法是非常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以记笔记为例。
当老师讲新课时,孩子会把笔记记在课本或笔记本上。
当老师讲解作业时,孩子会把笔记记在作业纸上。
当老师讲评试卷时,孩子又把笔记记在试卷上。
这些都是非常便捷的记笔记的方式,这些方式本身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如果就此止步的话,就会让孩子之前做的笔记几乎全都成了废料。
因为记笔记最基本的用途就是『防止遗忘』。
如果仅仅在课本、笔记本、作业纸或是试卷上写一遍就能记住的话,说明我们的大脑非常擅长记忆,如果我们的大脑如此擅长记忆,我们还用得着记笔记吗?直接用大脑记忆就好了嘛。
真相是:我们正是为了防止遗忘,为了克服大脑并不擅长记忆这一特性,才会去记笔记的。
所以,在记完笔记之后就不再去翻看的做法,就连记笔记可以防止遗忘这点功能都没利用好。
那是不是在记完笔记后,常去翻翻、看看、背背就可以了呢?
当然不行,因为这种做法跟“熊掰棒子”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边背边忘,忘了再背,背了再忘……费时费力还背不完所有的知识不说,还永远无法让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有什么用处呢?
打个简单的比方:
我们把拥有知识体系比喻成拥有一个包含很多抽屉的大柜子,没有知识体系就没有这个大柜子,只是一个大箱子。
如果把记笔记当作采购原料,那拥有知识体系也就是拥有一个包含很多抽屉的大柜子的孩子,采购到一种原料之后,就把这一种原料放到对应的抽屉里面,而没有知识体系也就是只有大箱子的孩子采购到一种原料之后,就把这一种原料直接放进大箱子里面去。
孩子记笔记不是为了记笔记,而是为了应用,最直接的应用就是考试。
同样的,采购原料不是为了采购原料,而是为了炒菜。
所以,考试就是炒菜,解出一道又一道的考题就是要求孩子炒出一道又一道的菜。
而炒菜需要用到平时采购的原料,如果平时采购的原料是直接放在大箱子里的,那从这乱七八糟的一堆原料中找出炒某道菜所用的原料,即便是手忙脚乱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那可能花很长时间也炒不出这道菜来。
但是,拥有一个包含很多抽屉的大柜子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直接遵循抽屉的陈列区分结构将原料一一快速取出,便能快速炒出这道菜了。
这就是『知识体系』的力量。
这个比方的不足之处是,炒菜可以从外界搜罗原料,而且这些原料只要是采购了就能找得到。
但考试是闭卷的,只能从大脑里提取知识来解题,而笔记中的知识不会像炒菜的原料那般,没办法做到只要记录过就永远储存在大脑里了,相反的,大部分会很快被遗忘掉才是常态。
所以,要想让孩子在考试中能够快速正确地解题并拿到高分,他们首先需要解决遗忘的问题,即保证“原料”一直在大脑里,其次需要在大脑中将知识陈列成一个知识体系,即保证“原料”可以快速被检索到。
但是,如果没有外在的工具,仅凭孩子的大脑,是没有办法对中学阶段如此多的笔记中的知识保持长时记忆的,更不要提将众多笔记中的知识在大脑中按照知识的逻辑陈列出一个知识体系,那怎么办呢?
答案是借助工具。
这个工具就是『知识树学习法』。
①先将所有笔记中的知识永久储存在外接大脑中,解决遗忘的问题;
②然后在外接大脑中严格按照逻辑将所有储存进来的知识体系化;
③最后再将外接大脑中严格符合逻辑的知识体系内化到孩子们的大脑中去。
要实现这些,必须要在外接大脑中建立某个学科的整体框架,要么就是首先搭建一个大的框架,要么就是边学习边搭建某个学科的整体框架,总之,必须要有一个整体的框架。
如果你有一个框架,你就可以把所有的知识都放进去。——比尔·盖茨
把知识看作一棵树很重要,你必须要有树干和树枝,否则叶子没有地方可挂。——埃隆·马斯克
马斯克所说的“树干”、“树枝”指的是框架,“叶子”指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
有了某个学科的整体框架或是逐渐建立起整体框架之后,笔记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地方可以存放。
让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地方可以存放有什么厉害之处呢?
要了解这么做的厉害之处,不妨先看看不这么做的后果。
上面说过,当老师讲新课时,孩子会把笔记记在课本或笔记本上。
当老师讲解作业时,孩子会把笔记记在作业纸上。
当老师讲评试卷时,孩子又把笔记记在试卷上。
上了很多很多的课,他们记了很多很多的笔记,但也就仅仅是记了很多很多而已。他们把知识都孤立起来了,似乎前面学到的知识与后面学到的知识没有什么联系。
这个没有办法怪孩子的脑子,因为边学边遗忘是大脑的机制,遗忘才是常态。
这会导致他们在学习新知的时候,不仅因为缺乏足够的旧知识储备来理解新知,也难以记忆新知。更糟糕的是,如果不把新知跟旧知联系起来学习,孩子也很难把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而能够让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地方可以存放,就可以轻松解决以上的问题。
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存放知识的过程,它可不是简单地按照课本或教辅书上的目录将框架搭建起来,把相关知识往里堆放那么简单,因为课本或教辅书的目录并不满足知识之间的逻辑。
存放的路径是要严格按照知识之间的『逻辑』来进行的。
在存放新知的时候,必须首先要考虑这个新知要放到哪里,这个过程,就逼着孩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检索,检索可不是翻阅,检索是从大脑的海量知识中提取特定信息的过程。
检索是需要回忆路径的,回忆路径就是知识之间的逻辑,如果逻辑是错的,那回忆路径就会中断;如果逻辑是对的,回忆路径就会非常通畅。
提及检索,就不得不提它的记忆效率简直可以吊打那种通过一遍又一遍地翻看材料去记忆的效率。
检索本身就是非常高效的记忆方法。
找到了与新知有关的旧知并把新知存放进去的时候,既完成了对旧知的复习,又促进了对新知的理解,用旧知理解新知的过程,在认知心理学中叫做意义编码,好的意义编码可以把新知直接储存到孩子的长时记忆中去。
而每学习一个新知,如果都进行相同的操作,那就会对众多的旧知进行了间隔检索,即便是暂时检索不出来,那也能实现间隔重复,而无论是间隔检索,还是间隔重复,两者的记忆效果又是绝对吊打目前大部分孩子所采用的集中重复的记忆效果。
这还没完,随着同一知识组块下面知识点的增多,共性就会出现,那个共性通常就是知识的本质。
发现了知识的本质有什么用?
那用处可就大了。
知识的本质就是底层原理,中高考的命题者就是根据底层原理来出题的,他们根据底层原理演绎推理出来了很多很多结论,然后他们把中间的推理过程去掉,只剩下结论让孩子证明,或是让孩子求得某一个结果,考题就诞生了。
为什么要从底层原理演绎推理考题呢?
一是因为从底层原理演绎推理出来的结论绝对不会错,那就意味着去掉中间的推理过程而留下的需要证明的结论是绝对是正确的,也就是保证了考题的准确性;二是底层原理是有限的,但每个底层原理演绎推理出来的考法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底层原理演绎推理出来的考法与考法之间组合起来,理论上可以产生无数道创新型考题。
所以,中高考考卷中会不会出现孩子曾经做过的题目,基本上可以由命题老师完全决定。
也就是说,底层原理是有限的,但题目是无限的。
能不能以不变应万变,首先取决于孩子能否找到掌握那些“不变”。
那些“不变”就是底层原理,就是知识的本质。
都喊着要“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但如果找不到那些底层原理,“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也就仅仅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说了这么多,也才道出了知识树学习法在整理笔记这一小的学习环节上的部分威力。
如果用知识树学习法去涵盖学习的所有环节呢?
完全可以说它是一件学习方法界的核武器。
因为我已看见很多学生在使用了它之后,就没有一个不进步的,一个也没有,有的学生甚至只用了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数学就提高了45分。
因为我那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也在使用数学知识树的简化版,它对我女儿的吸引力超过了动画片。
所以,我才把知识树学习法定义成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
死记硬背就能考高分的年代早已经过去了,但很多人的思想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年代里。
如果仅仅是将知识或者是解题步骤记在脑海里就能顺利通过考试的话,那考试本身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现在的考试,正在无情地抛弃那些死记硬背的孩子。未来,更多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将会脱颖而出。
知识树学习法,它集合了最强的记忆方法,比如组块思维、意义编码、三大重复等等;也集合了最强的思考方式,比如结构思维、模型思维、存量思维等等;最终再加上外接大脑,让所有东西融为一体。
其目的是让孩子的记忆用时更少、记得更牢;让孩子的思考时刻发生、直击本质;让孩子的知识聚沙成塔、融会贯通。
知识树学习法,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揉合了归纳与演绎双重哲学思维的思维方式。
有了它,“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像喝水与呼吸那样简单。
我们的孩子,原本不需要那么劳累的,可是目前的教育环境实在是太卷了。是让孩子拿着与别人无异的学习策略去更卷更累?还是让孩子寻得一个支点,掌握学习的本质,用更小的力做出更大的功,从而步入人生的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