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考招生录取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近日来,关于北京大学从2010年自主招生将启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自主招生是我国部分国内高校除高考外招揽优秀学生的另一渠道。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高校的选才渠道,打破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格局,让一些优秀人才能够顺利进入高等学校。
然而,对于高校自主招生的质疑声也从未停止。从“自主招生会不会为‘走后门’、‘托关系’、‘暗箱操作’打开方便之门”到“自主招生的‘城市视角’会不会挡住农村学子的脚步”。人们期待这种高考改革制度能够更完善。
“校长实名推荐制”引发大讨论
据北京大学招办主任刘明利介绍,在面向社会公示的前提下,各中学校长可实名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经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可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直接候选人。这一消息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
新浪网“你如何看待北大自主招生拟采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调查中,截至17日9时,11840名参与的网民中84.4%表示反对,主要是担心校长推荐很可能造假,可能会滋生更大的腐败;仅10.4%的人表示赞成,认为校长对学校学生情况更为了解,能较快选出优秀学生。
持赞成态度的网民认为,北大自主招生启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具有积极意义,不妨一试。网民晏扬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最大意义也许就是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中学校长。当下很多高考制度之所以变味,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具体的人或部门为某项高考制度负责。北大启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相当于与中学校长们签订了一份“君子协定”。一方面相信这些中学校长大多会珍惜自己的声誉,另一方面,即使中学校长的推荐未必可信,还有自主招生面试、公示等制度环节,迫使中学校长进行道德自律。更重要的是,一旦有人弄虚作假,就很容易找到具体负责人,这使得校长们会尽力排除对正常招生工作的干扰。
反对的网民担心中学校长的推荐出现造假现象,且不具有普遍意义。山东德州一名网民在新浪网发帖说,在目前的国民素质和氛围下,建议取消推荐,这样还能还好学生一个公平竞赛环境。现在在某些地方,连基本的高考纪律都没办法保证,何况保证推荐的公平?我是做老师的,学生都在前几名的话,推荐谁不可以?那么,这样就有有机可乘,第二名给我点好处,或者家里有强大的背景,你说该推荐谁?
另外,民众担心列入推荐范围的多是名校校长,校长实名推荐将变成重点中学校长的“盛宴”,从而造成一种新的教育不公平。
对于网友所担心的造假等腐败行为,北大并非全无准备。事实上,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充其量只是一个重要参考,而非最终的决定性因素。除此之外,高校自身的考核、专家评定、“向社会公示”和“实名”等仍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城乡教育差距背景下的自主招生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部分学生虽然发展不全面,但在某些方面具有“天才”素养,这些学生参加高考最后往往很难考出好成绩,而与大学擦肩而过。这种高考录取制度上的缺憾,一直就受到人们的诟病。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打破了“一考定终生”、“一个分数量到底”的制度瓶颈,给一些“天才”学生进入名校开辟了一条捷径。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应关注城乡教育差距背景下的自主招生,从目前的情况看,当前自主招生招录的学生多是城市学生、名校学生,农村孩子在表面公平背后承受着非常不公平的竞争。有人将之称为高校招生中的“城市视角”。
除成绩外,自主招生实际上考量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有“三少”--课外读物少,供学生上网获得信息的电脑少,经验丰富有特长的教师少。由于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实际上目前部分农村学校还无法完全落实新课改要求,素质教育无法到位,农村孩子自然而然在综合素质方面处于劣势地位。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关桥乡的田彦梅初中小学都在乡里上学,现在固原市第一中学求学。田彦梅说:“我觉得自己跟城市学生最大的差距是综合素质,在农村学校图书馆书本少,且农村学生为了要考上好的城市高中,平时都忙着做练习,根本没有时间看书。当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但是到市里上高中后才发现见识差距,很多学生谈论的内容我听都没有听说过,田彦梅说。
宁夏同心县同心中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苏厚慎感叹:如果琴、棋、书、画是综合素质的话,对于农村小学、初中学生来说,美术、音乐等课程都是空白,他们如何培养这种“素质”?
由此种种,对农村学生来说,要获得资格参加自主招生绝非易事。宁夏固原市第一中学教务处主任韩映顺说,学生要有资格参加自主招生,一般首先得获得省级奥赛一等奖。为获得这个奖,城市里的孩子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有些城市学校还专门聘请奥赛教练辅导,这些对于农村孩子太遥远。且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无力承担竞赛成本等,农村学生参加竞赛的几率较低。同时,在理化生科目的奥赛中,其实验要求具有一定标准的实验设备,而一些农村学校连普通实验室都没有。
完善制度确保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
尽管对于高校自主招生的非议很多,然而人们依然认为应该坚持这种高考录取制度的改革,同时逐渐完善这一制度,使其真正实现公平公正。
对于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知名教育问题专家熊丙奇说,学校推荐优秀高中毕业生应有两大前提:其一,教育行政部门不应干涉学校具体办学;其二,中学管理引入民主机制。可设立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这两大委员会有权参与推荐标准的制定、推荐过程的监督,不能把推荐权集中在校长手中。校内有民主管理,推荐方可公平、公正、透明地执行。
同时,对于目前普遍的自主招生,专家们认为应该进一步把自主招生程序置于阳光下,确保自主招生程序透明、公正,推动自主招生的诚信被社会逐步认可。
另外,针对“自主招生对农村学生不公”现象,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在教育改革中不能忽视农村孩子,建议高校在自主招生时应充分兼顾农村和城市生源,适当向同等条件下或条件稍差一点的农村学生倾斜。
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还应从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入手,缩小城乡差距。
首先,加强乡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多为基层老师提供充电培训机会,促使他们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特别是重视农村学校音体美及英语老师缺乏的问题。
其次,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从资金的投入、师资的配备、教学设备的配置等各个方面来看,农村教育都不及城市教育,城市教育长期占据着优势教育资源。“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在推进新课改时困难重重。多媒体教室有限,实验室器材也达不到新课改要求的标准。”苏厚慎说,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补充与教育改革相配套的设施设备。
第三,建立一套适合农村学生的评价体系。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在目前城乡素质教育存在巨大差距的前提下,如果让农村孩子一直用着为城市孩子编写的教材,和城市孩子参加一样的评价,显然有失公平,这只能使农村孩子在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中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