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观点:状元之争事关名利 北大清华不能免俗

  在唯分数论、状元情结远未破灭的前提下,更在状元利益链条依然坚挺的诱惑下,清华、北大不仅未能免俗,更凭借其名校第一集团的实力和优势,把笼络状元的功夫发挥到极致。

  状元之争,风云再起。据报道,北大、清华两校公布的高考招生数据“打架”。北大说自己录取了全国六成以上文理第一名,清华则称录取了全国九成省份的理科第一名和近三成的文科第一名。两校录取的状元相加,比例远远大于100%。

  表面上看,这是算术错误。实际上,两校各有各的统计口径和状元名目,不仅有考出来的,还有“认定”出来的。可以说,有多少标准,就有多少状元状元总数膨胀也就不足为奇。

  很多人不解,贵为我国高校“双雄”的北大、清华,犯得着用状元录取数来为自己贴金吗?据业内人士透露,两校在招生中实力相当,往往两校实际录取的状元数在伯仲之间。

  由此看来,这场“状元之争”有无谓之争甚至是虚构战斗的嫌疑。但为什么还这么干?一位招办老师的话透露玄机:高考状元比较特殊,不仅是优质生源,还是学校荣誉。在状元崇拜不减的时代,社会上依然会用状元录取的人数比较两所学校。

  首先,状元是优质生源的杰出代表,因为他们考的分数最高。其次,评价一所大学招生质量和办学实力,有多少高分考生尤其是状元是重要标准。第三,争抢以状元为代表的优质生源,不仅事关学校体面,还关系生源、财源、商业、业绩、政绩等各方面现实利益。

  可见,在唯分数论、状元情结远未破灭的前提下,更在状元利益链条依然坚挺的诱惑下,清华、北大不仅未能免俗,更凭借其名校第一集团的实力和优势,把笼络状元的功夫发挥到极致。近年来,两校在高考招生中的大规模掐尖行动斩获颇丰,招录状元等高分考生渐成垄断之势,引起很多高校不满。

  北大、清华争抢状元,一方面说明两校的境界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距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一个不正常的规则体系中,个体选择的现实无奈。据了解,两校都曾想淡化状元的观念,几年前曾达成默契,不再公布具体的状元录取人数。但正如清华招办主任的感慨:“如果清华招的状元多了,就成了唯分数论;招的状元少了,就有人说清华成二流学校了。”这种矛盾,恐怕不仅有思想上的冲突,而且有利益得失上的纠结。

  状元情结年年批,炒作状元年年骂,却收效不大,连北大、清华也要入局一显身手。古语说“拔本塞源”,如果争抢状元背后的意识、利益、规则等基础岿然不动,社会舆论又如何能撼动?最多,是成了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免俗  免俗词条  清华  清华词条  事关  事关词条  名利  名利词条  状元  状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