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语文教师用美德“绑架”孩子

  空洞的说教、随意的“改编”、模棱两可的事实、甚至杜撰一个个“名人故事”,这样的课文竟然在时下通用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里时有出现——浙江3位较真的语文老师,咬文嚼字,挑出了课本里的刺。

  前天,杭州语文教师郭初阳来到钱江晚报编辑部,拿出了他整理的“问题课文”目录和点评。他说,他用几个月时间,仔细梳理了全国包括浙江广泛使用的“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用现代公民的视角进行审视,发现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绍兴稽山中学的蔡朝阳老师、桐乡凤鸣高级中学的吕栋老师,也都发现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各种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发给记者,希望更多读者来商榷。

  爱迪生真的救过妈妈吗

  “主要问题有四类:一是内容不符合历史与常识,如人教版的《爱迪生救妈妈》;二是缺少童心,扼杀儿童天性,如苏教版的《蘑菇该奖给谁》;三是思想不符合现代观念,如人教版的《妈妈的账单》;四是随意改编戕害经典,如苏教版《少年王冕》、北师大版的《不愿长大的小姑娘》等,至于无作者名字、无出处、无发表时间的“三无”文章,更比比皆是。”郭初阳说,时下的教材普遍缺乏经典作品,但可笑的是,有很多经典却被随意篡改后出现;有的课文内容老旧,灌输过时的思想;很多甚至连故事的真实性都让人怀疑。

  “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0课《爱迪生救妈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p137—139),虽然很感人,却在任何爱迪生的传记里都难以找到事实的根据,而且从医学上考究,当年也不可能做那么一个阑尾炎手术。”

  郭初阳说,这样可笑的课文很多。如苏教版《云雀的心愿》中写道:“云雀妈妈擦去头上的汗水……”鸟类没有汗腺,哪来汗水?

  价值观陈旧,用美德“绑架”孩子

  郭初阳仔细研究了3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后还发现,时下的课文说教的多,充满童趣、让孩子们快乐的课文却非常少,课文中的儿童形象也大多是成人化的。

  “这些课文有赞美母亲的、提倡发明的、歌颂伟人的,却极少有童趣、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的课文。有的价值观陈旧,用美德‘绑架’孩子,已经不能让时下的孩子们信服。”

  郭初阳举了几个例子:苏教版的《蘑菇该奖给谁》中,兔子妈妈把蘑菇奖给了和骏马赛跑的小白兔,而把和乌龟赛跑的小黑兔冷落在一边;在北师大出版社的《儿子们》中,老爷爷无视唱歌跳舞的两个儿子,眼里只有正在劳动的儿子……

  “三鹿奶粉事件,没有一个母亲不觉得触目惊心。现在部分语文教材,不就是混杂了各种成分不明的甚至有毒添加剂的劣质奶粉吗?看我们给孩子提供了怎样成长的营养?”郭初阳毫不客气地说。  

  审视教材的一个准则:常识

  “现行的几套主流小学教材,的确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前天,绍兴稽山中学教师蔡朝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提出一些观点,不敢说都是正确的,但是一种不同的声音。我在审视这些教材时,有一个准则就是:常识”。

  桐乡凤鸣高级中学老师吕栋认为,教科书是孩子文学启蒙,任何虚假都来不得。他说:“看到我们的小学生每天捧着课本,用稚嫩的声音认真朗读这些文章,还把那些有可能是杜撰的故事背下来,我们能安心吗?”

  三位老师挑出的“刺”

  ●《检阅》:三年级下册第14课,p56—58,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挑刺:波兰国庆日的更改已经20年,教材却视而不见。

  ●《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p93—95,2008年5月

  挑刺:时间不明确,情节虚假不真实。

  ●《陈毅探母》,《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p63—65,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

  挑刺:虚构故事。

  ●《母亲的恩情》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9课,p52—54,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

  挑刺:编排上“文包诗”,封闭了原诗想象空间。

  ●《乌鸦反哺》,《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p71—73,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挑刺:乌鸦无家庭,无从反哺。以美德“绑架”孩子又一例。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根据罗大里(意大利)的《不肯长大的小泰莱莎》改写。三年级上册p7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5版

  挑刺:改编时严重歪曲了原文。

  ●《朱德与兰花》四年级下册p2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挑刺:故事时间均经不起推敲。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语文教师用美德“绑架”孩子  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词条  美德  美德词条  绑架  绑架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