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五年来,海西教育投入连续五年居全国之首,体现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福安柏柱洋老区小学装了电脑同学们兴奋不已
核心提示
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坐落在福州晋安区北峰上的农村小学———福州市宦溪中心小学,“大手笔”地购进多项教学用具,不仅破天荒地添置了一架电子琴,还把多年失修的一架钢琴修好了,数学、体育等学科的教具,也都配齐了。而在以往,由于办公经费“捉襟见肘”,有些教学用具能省则省,从来没有这么“大方”过。
“农村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这几年一再提高,学校开支再也不会缩手缩脚了。”校长池希强高兴地告诉记者。
海西战略提出五年来,教育作为民生大计,省委、省政府始终将之作为海西建设的基础,纳入全局,全力推进。另一方面,为了打造海西教育品牌,凸现海西在对台关系中的独特优势,闽台交流也不断深入。
【教育投入】最低生均公用经费五年提高两倍多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刚当老师,那时候公用经费,不是按生均来算,而是按班级来算,每班每学年才5块钱。”当了30多年老师的福州市红卫小学校长金敏铁,回想起生均公用经费的变化,感叹不已。
即使把时间拉到最近五年,我省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的变化,也令这位老校长“目不暇接”。2004年,省财政厅、教育厅联合下发通知,首次确定了农村中小学最低生均公用经费的标准:小学1~3年级120元/年,4~6年级160元/年,初中240元/年。
2007年,最低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农村小学210元,农村初中290元。2008年,我省连续两次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农村小学提高到280元,农村中学提高到420元。
2009年,我省首次统一城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为350元,初中为550元,不仅解决了城乡经费倒挂现象,也将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一下子提高了70元、130元。
拿宦溪中心小学这样的小规模学校来说,学校共有197名学生,学校办公经费一下子增加了1万多元。
小学从120元、160元,提高到350元,初中从240元提高到现在的550元,我省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5年时间里提高了两倍多,基本上与邻近的浙江省大体一致。
海西教育“率先之举”
与教育经费投入节节高相反,近几年来我省在教育收费上,却是一直在降低。
“真没想到,孩子上学的费用越来越低。这学期只需要交15块钱,住校的费用也不用交,孩子在学校还能吃上营养早餐。”晋安区宦溪镇湖山村农民郑嵩说,这几年孩子的上学费用一年年在走“下坡路”,令他欣喜不已。他的女儿今年读五年级,住校,但学校不仅免除学杂费、课本费,连住宿费也都免了。
2005年秋季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两免一补”助学制度,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贫困家庭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免除学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随后的2006年春季学期,我省比全国要求提前一年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2007年秋季,我省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提供营养早餐;2008年春季开始,又提前半年实现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村实现免费提供教科书;2009年,农村寄宿生免交住宿费。一项项费用如“抽丝剥茧”般去除。
“不让一个孩子上不起学”。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这几年,我省的学生资助制度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以一个又一个率先之举,叫响全国教育领域。除了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资助体系,在普通高中、中职校和普通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也已全面覆盖。
2007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政策,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2009年起,全省中职校涉农专业学生及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免除学费。从今年秋季开始,我省首次在普通高中(含民办高中)实施低保家庭高中生助学金制度,符合条件的高中生,每年可补助1500元。
“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连续五年居全国之首。”这是我省教育人引以自豪的一句话,也是我省重视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的真实写照。
【闽台交流】大陆首批赴台大学生来自福建
今年9月14日,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电子信息工程的大三学生冉金池,来到台湾,成为台湾建国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的一名学生,他将在这里学习一年。与他一起赴台学习的,还有与他同校的其他19名同学。随后的9月16日,我省又有23名在校大学生启程前往台湾。
今年秋季,我省14所高校将选派近200名学生赴台湾高校学习一年,这是大陆率先批次赴台学习的学生。闽台教育交流,迈向了实质性的一步。
而在此之前,大陆学生主要是以“交换生”的身份赴台进行短期进修。
就在首批大学生赴台前,副省长陈桦在台湾考察时,提出了对台十项优惠措施,其中一条是:设立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吸引台湾高等院校在福建办学。这一措施现在已经有了眉目,我省初步考虑在福州大学城划出1000亩地作为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引进台湾高校资源在闽办学,可以创办二级学院,也可以设学分班。也许不久的将来,闽籍大学生在本省内就可以入读台湾高校。
闽台教育交流不仅仅是体现在我省大学生赴台学习,海西五年来,福建作为离台湾最近的省份,闽台交流一直走在全国其他省份的前列。教育作为海西建设的基础和支撑,闽台教育交流也不断深化。今年5月,由教育部倡议支持建立的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在厦门挂牌成立。闽台教育交流目前已形成一个论坛(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一个中心(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中心)、一个大赛(两岸大学生辩论赛)的交流框架。
记者手记
关于海西教育的关键词,如果继续写下去,还有很多,比如说均衡教育,这几年我省为了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出多项重磅措施;比如公平教育,解决来我省务工的外来工子女上学问题,免收借读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比如高校建设,教育部与我省建立了教育合作备忘录,我省高校发展走上了新台阶……然而,当你去总结时,发现最最核心的还是教育投入,要办好教育,投入是多么关键。海西五年来,教育人眼看着省委、省政府对教育投入之重、之多,教育惠民政策之“应接不暇”,欣慰不已。
也正因为有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蓝图,闽台教育交流才能成为两岸教育交流的先行者、领头羊,为海西教育注入全新内容,为海西建设带来发展机遇。
教育的优先,就是对人才的优先。教育的腾飞,也是海西建设的腾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也将是海西建设强有力的助跑器,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