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多地楼市“涨”声不断!中国指数研究院报告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自2012年6月以来连续14个月环比上涨。其中,北京等十大城市住宅均价环比上涨扩大,带动了全国平均房价涨幅上涨。
稳房价首先应该稳预期。然而,楼市强劲的涨势、多地“日光盘”频现令不少购房者坐立不安,楼市的未来发展趋势仍不明朗。连日来,本报多路记者走访北京、武汉等城市,探寻楼市价格连涨背后的细枝末节,也许从中可以看出一些楼市发展的端倪,供大家参考。
涨!这是对今年北京楼市最好的诠释。而其中上涨最疯狂的就是学区房。
33岁的杨俊到买房时才发现,即使是处于同类地段、户型相似的小区,只因学区的不同,房价就能差出近百万元。
他5岁的儿子明年就要面临“幼升小”的问题,原本他想交“跨区赞助费”解决孩子上学问题。但没想到,今年北京跨区入学再次被收紧,他不得不通过购买学区房来解决孩子上好学校的问题。“我觉得孩子得上个好学校。有了好小学才能上好中学,再上好大学,这样能让他的起点高点儿。”
有人说,学区房的出现体现了中国购房者的不理性,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购房者在购买学区房的问题上非常“理性”,正是这种“理性”,最终导致了学区房非理性的价格。
“一直在涨,这是硬性需求”
从外观上看,海淀区的上地东里小区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旧式小区,甚至随处可见垃圾。阴暗的水泥楼道,墙壁到处贴着各类小广告,户型是长方形,从哪个角度看,这都不算是一处高档小区,但这个小区房价已超过6万元/平方米。
该小区属于上地实验小区学区房,这里的孩子能直升北京101中学。我爱我家一位中介告诉记者,两个月前,这个小区折合单价就约为6.4万元/平方米。这仅是业主要求的净得价,还不包括个税等税费,税费要求购房者承担。
“我认识一位1995年在这里买房的房东,房子面积50平方米,总价也就几万元。这个价钱目前甚至不能买同样小区一平方米。”该中介说,“这就是学区房。这个小区房价一直在涨,即使在调控最严的去年也是这样。因为这是硬性需求。”
上地并非海淀区的核心区域。记者调查发现,中关村一小附近的学区房,一居室单价已经普遍涨到9万元~9.5万元/平方米之间,两居室普遍涨到8万元~8.5万元/平方米之间,三居室在7.5万元~8.5万元之间不等。这些均属于相对真实的市场价。
北京海淀区五道口距离清华北大,中关村一小、二小以及人大附中、清华附中都很近,而位于该地区标志地段的华清嘉园是北京学区房的典型。这里曾经居住着大量韩国留学生,但现在已成为北京大批学区房购买者的“热地”。除了与清华、北大毗邻,交通方便,小区内就有启明双语幼儿园和中关村第二小学华清校区。后者成为众多家长关注的焦点。让中介和业主们常挂在嘴边的即是这一小区拥有的学位是六年一循环,可以重复使用。
“不像附近一处小区,2000多户只有230多个名额,竞争非常激烈,而且只能使用一次。”链家地产中介告诉记者。“去年9月,这里房子均价才4.5万元到5万元1平方米,小户型的6万元/平方米,那时就已经是天价了。但短短半年的时间,每平方米就涨了1万元。”
由于这两年正值“金猪宝宝”和“奥运宝宝”幼升小的高峰期,类似于杨俊面临的问题普遍存在。
10万元一平方米的标价不断涌现
今年北京市对于小学入学的孩子将进行先期的信息采集,学龄人口信息采集系统在全市的所有区县联网,每个学生只能在一个片区登记,并且获得唯一的登记号码,这样是为了防止有学生重复报名或跨区择校。
以往,很多家长解决学区房问题的方式是,选择跨区交赞助费,校方称呼是共建费,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家长不必购置学区房,可以在学校附近租房。今年北京市收紧跨区入学,意味着学区房越来越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另外一个现象是,北京幼升小生源暴增。根据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数字,仅西城区户籍适龄儿童数量就达到9000人,比去年增加3000人,增幅高达50%。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张旭预计,购买学区房人群中,25岁~29岁年龄段占比逐渐增加,随着这部分人群子女进入入学年龄段,未来学区房需求量还会持续增长。
卖房者瞄准了学区房的稀缺性因素,报价不断飙高。记者在链家地产二手房系统看到,目前中关村周边的学区房最高报价已经飙升至13.28万元/平方米。而中介告诉记者,另外一所小学的学区房早已超出了每平方米10万元的价格。
牺牲全家的生活质量来换一套学区房
对于卖房的人来说,这是机会,而对于买房的人来说,意味着更加理性的计算。
杨俊在国企工作,经过10年的打拼,他和爱人在东四环有一套两居室。他知道西城和海淀的教育资源好,于是打算卖掉东四环的两居室,买西城的一套一居室。
一位房产中介告诉记者,很多买学区房的客户很谨慎,买学区房可能就要卖掉另外一套房再贷款,他们事先会做大量调查研究。也有很有钱的,交易速度特别快,看好了立刻下单。“所有房价都在涨,但学区房涨得更快,而且不管涨多高,都有人敢接盘。”
杨俊说,自己并非有钱人,买一套学区房让他的生活质量倒退10年。“但我家附近小学太差了,实在没办法上。教育资源不均衡,真的没办法。”杨俊接触过一些买学区房的家长,发现想法类似。“就是因为我们太理性了,才导致了这个市场的不理性。”
“有时候觉得还是我们那时候上学简单,就是学习、考试,谁成绩好谁就读好学校,我总觉得这是公平的。但现在这种情况,增加了很多学习成绩不错,但家庭环境一般的学生的升学难度。”他告诉记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就近入学,在均衡办学的情况下是种选择。但是学校不均衡,就必然会出现学区房。“如果普通高考制度保持不变,一分差距就可能改变一个考生的命运,那么,学校的差异肯定就不是一分之差这么简单了。”
杨俊算是幸运的,他有机会和决心牺牲自己全家的生活质量来换取一套学区房。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纠结挣扎还存在于他们的内心,甚至没有机会和概念去了解什么是学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