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调整和保持平常心面对高考

      目前距离高考还剩下不到1个月的时间,考生如何才能合理调整状态,将心理闹钟调至高考时段,以待应考时发挥出最佳状态。有专家表示,当前时段可以说是考生应考关键期,作为学校和家长,在关注考生成绩的同时,还应时刻注意考生心理变化,避免考生“背包袱”,以平常心进入高考倒计时。

      心理“治疗”不可少

      原本成绩较好的学生会“考砸”,出现失误,成绩一般的学生成为黑马,出现超常发挥,类似这样的情况在高考过程中并不鲜见。但是对于绝大部分考生而言,正常发挥才是众所期望的。

      能否在高考中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因此,不少学校想方设法为学生“减压”时,还有意识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虽然体育课早已经停了,但不少学校都不约而同用适当的体育活动,让高三学生减压。记者了解到,南京多所高中组织高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除了体育活动,部分学校还自行安排了唱红歌、喊口号、唱励志歌或看励志影片等活动,提高考生自信心。

      在备考阶段,考生可能会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走神,容易被外界的刺激所吸引的问题。对此,专家建议考生在高强度的复习状态下,应保持适当放松,调整自己的心态,遇到难题时,不宜紧抓不放,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容易做的题目,从易到难。

      “四要素”搭建录取成功跳板

      填报志愿好比裁剪衣服,要根据每个人的体型、偏好而量体裁衣。那么,不同成绩,不同爱好的考生应该如何填报志愿,使其更合身?

      影响录取成功的关键数据有四:考生的总分、各省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院校投档线、专业录取线。除了在知分填报志愿的情况下,成绩与省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是已知的,院校投档线与专业录取线一般是未知的。因此,在存在诸多盲点的情况下填报志愿,经验和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

      考生对学校、专业的个人喜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志愿取向。志愿怎样选、要关注哪些因素、有何技巧,成为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专家提醒考生,目前来说,考生应在这“四要素”重点关注第一要素,考生的总分,这才是决定考生是否被录取的关键因素,当前只有好好复习,争取在冲刺阶段让成绩有所拔高才是正途,其他因素可以等高考结束之后再说。

      换环境找状态不可取

      虽然高考前几天已经停课,多数学校还是会建议学生仍然按原来的作息到学校复习,并坚持到高考前一天。“越到高考,越要坚持原来的习惯和节奏”,南师附中高三年级老师提醒,高考前切忌特意改变作息时间或者学习环境。

      对于寄宿制学校,部分高中也建议学生留在学校,不要外宿。“虽然回家有空调,环境更好,但学习环境最好还是保持常态。”专家表示,学生三年高中生活,学习生活节奏已经习惯,回到家父母偶尔会到孩子房间看一看,给孩子拿些吃的,这些都有可能干扰孩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调整和保持平常心面对高考  平常心  平常心词条  面对  面对词条  保持  保持词条  调整  调整词条  高考  高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