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以招生为噱头让“儿童节”活动变了味

每年的6月1日,学校或幼儿园一般都会组织庆祝活动。孩子们都会参加大型的节目表演,而家长、教育和行政部门的主管领导,还有社会人士,包括准学生家长,都可能被邀请观看节目。因学校掺杂了类似招生的目的,孩子们在节日中被动地成为了宣传群体,神圣的儿童节也因此变了味。

国际儿童节是神圣和庄严的。据史料记载,它的设立是为了悼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明确提出,确定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是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同年开始,我国也把每年6月1日确立为儿童节,并规定少年儿童放假一天或七天。而在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

学校举行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本无可非议。但如果以招生为出发点或噱头就非常不妥当,因为这种做法既损害了儿童的合法权益,也让美好的儿童教育生态蒙羞,更是儿童教育理念的倒退。

学校利益高于儿童利益,就是损害儿童的合法权益。学校举办节日庆祝活动的目的,大多为既能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又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更能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这些出发点都没错,然而,有些学校扩大影响力,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孩子选择本校就读。简要来说,学校庆六一就是为了下一个学期招收新学生。正因为如此,学校才会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和家长疲于奔命,加班加点地排练各种节目,以期儿童节表演时能够绽放精彩。

学校美好的教育生态,应该是学生位于“舞台中央”。有的教育工作者会认为,孩子表演就是让孩子站在舞台中央,节日活动就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主体。实际上,儿童教育中的生命舞台或生活舞台绝不只是表演舞台,它更是一种立场,一种儿童教育立场。如果教育者把儿童当作成人来要求,就严重违背了儿童成长规律。

儿童过节日,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一次展现和延伸。在组织大型活动时,要多和学生互动,多和家长沟通,“躬下身来”多渠道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愿望。其实,庆祝六一儿童节的形式多种多样,放假也行,阅读也行,组织一次亲子旅行也行,甚或让儿童和家长安静地在家里呆上一天也行。对于组织以招生为目的的变了味的大型表演活动,不要也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噱头  噱头词条  儿童节  儿童节词条  招生  招生词条  活动  活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