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小火车、变形金刚玩具模型、金发碧眼的芭比娃娃……随机打开一个城市孩子的玩具收集柜,映入眼帘的几乎都是这些“洋玩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洋品牌”入驻中国。然而,作为玩具生产大国,我们何时才能有叫得响、被认可的中国名牌玩具呢?
玩具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在和玩具互动的过程中,孩子梳理着自己的认知体系和情绪。当前,我国在儿童玩具的开发上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玩具市场上很多都是舶来品。那么,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开发适合我国本土儿童的玩具呢?
首先,要重视传统材料的使用。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明白,在儿童发展的特定时期,游戏可以巩固孩子的认知。家长要尽量鼓励孩子从身边取材,杏核、毽子、自制弹弓、滚铁环、跳皮筋、水、沙子、土等作为玩具素材都可以实现孩子在“做中学”“玩中学”的目的, 传统素材的教育价值仍很显著。
二是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玩具配备标准,包括玩具本身的安全性、卫生性、教育性。当前,很多幼儿园在选用玩具时,完全凭着采购者的喜好,玩具配备只图花哨,不关注其给孩子成长所带来的影响。很多玩具虽然花了大价钱,孩子们玩得兴致却并不高,白白浪费了资源。因此,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应的标准,加强对幼儿园玩具配备的管理很重要。
三是国家应鼓励开发一些能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的玩具。很多时候,由于商家不懂孩子的心理和喜好,设计的玩具很多只是花架子,并没有多少教育意义,甚至有的还存在潜在的危害性。为此,可以多鼓励能工巧匠设计玩具,进而将他们的智慧通过玩具传递给学生;也可由教师们来设计,将部分教学内涵融入到教具、玩具中,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意,也更容易让设计出来的产品受到孩子们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