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强制亲职教育是对“法律不能”的极好补充

据报道,成都检察机关自201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开展强制亲职教育工作以来,已对176名涉罪未成年人、11名未成年被害人的父母开展了128次强制亲职教育课程,有效弥补了家庭创痕,增进了亲子沟通,为涉法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10月28日成都晚报)

强制亲职教育,就是针对涉罪未成年人以及未成年被害人的共性问题——监护缺失,对家长进行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目的是发挥法律的权威性,倒逼监护人尽到监护、教育义务。

当下,校园欺凌不时上演,每每令人扼腕,有的还演变成悲剧。其诱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深入追究,根源却指向集中——涉事孩子大多存在家庭沟通不畅、亲子关系疏离甚至严重对立、情绪疏导缺乏出口等问题。而这些大多是监护人失责或方法失当所致。

然而,由于这些孩子都是法律定义的未成年人,按照刑法规定,他们无需承担刑事责任。所以,犯事之后对他们的处理几乎是一致的——教育了事。“法律不能”,让一些孩子在摸透了“规律”后,渐渐变得肆无忌惮,做事不考虑后果,没有了底线和敬畏意识。他们的基本想法往往有以下三种:第一,我虽出了事,但我有一手遮天的后盾,天塌下来有人顶着;第二,出事也不是一两次了,这次理应没问题;第三,别怪我目空一切,这些都是跟我爸妈学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文·马歇尔讲过一段话:当我们种下的花没有我们预期的长得那么好时,我们不要只怪花,而是要从种植人等方面寻找原因。按他的思路想开去,在孩子犯错后,追究他们父母的责任,进而对其父母进行教育改造,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而成都的试点成果也提示我们,强制亲职教育,不但可以促进家长反思醒悟,从而真正检点自己,尽到更多更好的监护责任,还可以重新关紧由家长纵容而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减少各种未成年人伤害事件的发生。

强制亲职教育的另一优势,是通过针对家长的专业心理辅导和生活支持,让家长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不再是浑浑噩噩、稀里糊涂。其实,一些家长不是不想教育好孩子,而是不知道怎样教,不知道身教胜于言教,不知道功在平时……往往有好多家长,平时不关注孩子,成绩一出来或者孩子一旦惹事,就“电闪雷鸣”,就拳脚相加,但这又有多少用呢?有时反而诱发孩子自暴自弃或者逆反。

值得一提的是,强制亲职教育的司法实践是对法律深度解读后的宝贵实践,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三条明确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所以,首次通知不来的家长,公安机关将给予训诫;多次通知不到场的,将依法给予警告或5日以下拘留;后果严重或涉嫌犯罪的,公安将启动立案程序,检察院将进行立案监督。这些于法有据的举措,保证了强制亲职教育不是表面文章,而是务实有效。

当然,强制亲职教育不是“灵丹妙药”,不可能“包治百病”,也不可能立竿见影,但不得不说,它的推行是一种新时代下应对实际问题的先行性尝试,是对“法律不能”的极好补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极好  极好词条  强制  强制词条  补充  补充词条  不能  不能词条  法律  法律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