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新生体验开学新生活未满一周,家校圈已经开始讨论孩子对午餐是否适应。有的小孩没见过整只鸡腿,不知道怎么吃,还有的吃惯了家里的腌笃鲜,嫌弃学校的番茄蛋汤太难喝。某小学班主任表示,小一新生刚开学确实有个别人对午餐不适应,最明显的是“剥虾”现象和“白饭”现象。(9月6日解放网)
如今不少孩子,从小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差,在家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初入学校,独自吃午餐,难免会出现不适应。或是口味不对,或是挑食拣食,或是动手能力差,或是适应能力弱,午餐出现种种状况与问题在所难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也有社会的。但是,既然进入学校,学校就应当承担教育的责任,一味责怪家长于事无补,不仅可能造成家校矛盾,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专业机构,不能仅仅盯着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活自理能力,虽不是文化知识教学的范畴,但是却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因而应当充分重视,特别关注。学校教育者应切实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树立“大教育观”,做足“食育”这篇大文章,将午餐作为重要的生活课程,通过系统全面的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使学生掌握吃饭的技巧与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
不由想起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巴学园。校长小林宗作先生,要求每个学生午餐必须带足两样食物,即“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如此形象的比喻,不仅是告诉学生要注意营养的全面均衡,而且去除了食物优劣贵贱的标签。学生们在吃饭之前交流彼此所带的食物,齐唱《吃饭歌》,活跃了气氛,增长了见识,增进了友谊。午餐已经不仅仅是吃饭那么简单,而变成了充满无限趣味的生活经历,这样的午餐,怎能不让学生流连忘返,心情愉悦呢?
教育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教育者是否有双敏锐的眼睛。“食育”课程并不是生硬的知识讲解,硬性的纪律要求,而应是润物无声的滋养,悄无声息的引导。学生不会吃整只鸡腿不打紧,挑食拣食不打紧,饮食习惯不良也不打紧,因为,他们是孩子,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教育,需要丰富的“食育”课程予以积极的影响。
作为教育者就应当像小林宗作校长那样,花心思,动脑筋,巧设计,顺应孩子的身心特点,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孩子快快乐乐吃饭,健健康康成长。这需要教育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