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网络曝光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容县一所中学让数百名学生冒雨做操表演,当地领导则撑伞视察。校方回应称,撑伞是因视察的老领导“身体弱”,官方则称为“保护设备”,引发舆论负面声浪。(《中国青年报》3月17日)
“领导视察”、“学生冒雨”、“做操表演”、“领导打伞”,几个关键词都很敏感,引发舆论热议很正常。在此事件中,视察工作领导是否撑伞、撑伞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学生冒雨做操这一事实。从网络所暴露出的照片来看,确实存在数百学生在雨中做操一事。这就难免引发人们的议论:学校教育到底是以学生为本还是以迎合为要,为什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总是落不到实处。
多年来,由于官本位思想对学校的侵蚀,总有一些学校管理者在面对上级的检查、视察、调研时,调动学生进行隆重的欢迎仪式。虽然在加大监督治理之后,此类现象有所收敛,但个别学校的唯上意识依然严重,在领导视察时总是从领导“观赏”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从纯粹的教育角度和学生角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对突发性事件也缺少从教育目的、学生利益出发的合理处置。以此事件为例,该县回应称刚组织时没下雨,就算此回应属实,如果真的以学生为本,在下雨后也应当及时组织疏散而非继续“表演”。
学生以学业为本,学校以教育为业,无论领导的视察还是学校的教育,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学生、学校、领导各安本分,学生按照课程操持学业,学校以常态迎检,领导看到最真实、最常态的学校状态,这才是最好的视察。以生为本,所应树立的就是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理念。“学校教育,学生为本”,如何能将教育的主体当成了取悦他人的“道具”?以学生表演取悦领导的行为,按照北大校长林建华的说法,是“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学校迎接领导视察不以学生为本,而是将学生作为“道具”使用,表面看来是考虑欠妥、组织不严密,但深层次上还是没有将学生与领导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更没有将学生置于学校的最高位置上。其所反映出来的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则是学校管理者漠视学生的正当权益,将其视为可完全操控的工具。在这种无意识状态下,当学校有所需要时,自然会自动忽略相应的规则,无条件地使学生利益服从于“学校利益”。由于其中掺杂了根深蒂固的唯上意识和官本位理念,自然更不会深思行为是否妥当,当出现学生利益与自以为是的“视察需要”相冲突时,学生利益就被自动屏蔽了。
扭曲的现象总产生于扭曲的理念之中。要杜绝将学生异化为“道具”的现象,依然要从根源上进行治理。“以生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但要实现这一核心理念,还需要“以生为本”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核心信念,让教育者在所有的教育工作中,都将学生这一最重要的教育主体置于最重要的位置,让教育者时刻牢记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为了以生为本的理念能落到实处,教育管理部门不妨对学校进行扣分制考核管理,对违背以生为本理念的行为,经查实后除进行批评和指导改正外,还要进行扣分,扣分达到一定数量可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人事处置。通过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促进学校及教育工作者树立从学生出发的教育观,让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教育者心中扎根。
(原载2015年3月17日中国教育报,作者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