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家校沟通群“变味”亟待追根纠源

家校沟通群“变味”亟待追根纠源

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不少中小学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建群促进家校联系。然而实际中,原本的交流平台发生变异,有的学校在其中发布教学内容,家长好比“助教”一样被绑架在学校教育中,产生心理焦虑的同时也给学生造成更大的课后负担;有的群还异化成“攀比群”“马屁群”甚至培训机构的“广告群”。(半月谈8月28日)

本来,作为现代技术应用,家长QQ群、家长微信群是为了方便老师通报学生在校情况、发布作业通知、方便家校、家长互通学校信息、家长意见等,不想却频频变味成“马屁群”、“点赞群”、“炫耀群”、“广告群”……这在令人感到遗憾的同时,不免要问这其中的原因到底为何?

众所周知,不管是从一般道理或是相关法规制度规定,不管是家长QQ群或是家长微信群,作为群的建立者(群主),都有责任把建群的基本目的、意义讲清,把维护这些目的和意义的群规则定清,并为切实维护这些群的基本秩序而严格“执规”管理。

但在现实中,不少家长群的群主要么不能把群规的目的、意义讲清、群内发言行事规矩,或者讲清定明了,但在具体的日常执行中却不能及时严格执行群规,久而久之就没了群规,或形同虚设;或者一些群主开始较上心,能够维护群规,但却不能长久坚持、持之以恒,时间一长群里就乱了规矩,进而乱象频出。此其一,群主管理意识欠缺,导致家长群逐步开始变味。

其二,群成员群内发言和行事规则意识欠缺。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校沟通群也是一样。这样的道理,作为群内成员的家长等,应该说但凡进入群内,都应该知道这个群的基本目的和意义是干什么用的,即便是不是十分清楚,但应该大致知道个八九不离十,日常的群内发言和行事,理应根据这些目的和意义,有一个起码的规则和底线意识。

但遗憾的是,一些家长等明明知道这是学校为学生学习沟通的家长群,完全不适宜搞与此不相干的发言和事情,却很随意的、轻浮的做一些、发表一些与孩子学习沟通不相干或关系基本不大的事情,违背了群内宗旨和目的。这是一种典型的缺乏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规矩意识的表现。

正是由于这种关键的该管理的管理职责不到位、该谨守规则的遵守规则不到位,才使得目前的家长群变味现象严重,甚至有失去建群的意义和必要性。

那么,这又因何而起呢?首先对群主(一般是学校老师)管理意识不够来说,固然有自身意识不够、责任不强等原因,但更关键的,恐怕还是与学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主动介入管理和引导不及时不到位有关;对群成员守规意识不够而言,这与自身素质有关外,恐怕也与相关的提醒、告诫和教育不及时不到位有关。

因此,要想有效纠正家长群变味现象,就要深度纠根,对症下药。一方面,学校和地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介入引导家长群的建立和管理,提升群主的积极管理意识。这一点,一些地方已有行动。如上海市静安区、浦东新区教育局先后发布类似《中小学班级微信群建设公约》,要求班级微信群仅用于学校发布通知、家长信息沟通交流,不得发布与家校联系无关的消息、言论,不做聊天使用;去年底,山东潍坊市教育局划出学生家长群管理的“底线”,将教师在学生家长群的言行进行规范。比如不得在班级群组中通报点名、批评学生、公布成绩或排名等;不得通过互联网群组组织家长征订教辅资料、电子产品等有价物品等等。这都是好的开始,期待能被更多地方重视和借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追根  追根词条  变味  变味词条  亟待  亟待词条  沟通  沟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