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见的问题:
◆上了高中之后成绩就不太好了,上课总是走神,心情也不好,自己虽然想努力,可是总不在状态,心里更加自责,可是没什么用处,心里总是感觉有块石头压着。
◆“我们学校学习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还有默写,默不出要关晚学。我现在辍学的想法都有了。”
◆“为什么有些同学不怎么努力成绩也和我差不多,难道他们聪明,我很笨吗?这次考试,我历史地理已经很认真地看了背了,人家可能也就这样看看背背,或许比我还要不认真一点,可是考出来怎么就是比我好。我真的很笨吗?”
◆“我是高一学生,17岁,已经开始有了朦胧的感觉,我喜欢一个女生。很多时候会因为她而伤心,看见她和别的男生玩得很开心,就会感到难过。道理我都懂,我知道现在要好好读书,不能谈恋爱,现在的恋爱也都是没结果的。但是我真的做不到,我总是会因为她难过,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
◆“我不太爱讲话,基本没什么死对头,好朋友只有一两个,也许是我对别人要求太高了吧。本来我和同桌的关系一般,刚开始几天还好,但是过了几天,就觉得他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虽然这些毛病在别人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我总是会很介意,久而久之心里就很烦躁,也很讨厌他,无法集中精神学习。”
……
一、家长正确的应对之道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于接纳和享受他人给与的关爱。而高中学习生活带给他们的精神压力与日俱增,这一阶段是心理问题易发期,只要遇到有悖自己意愿、触痛他们脆弱自尊心的事情,就会从心理上或感情上本能地产生抵触与拒绝。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极少数人甚至精神失常、轻生自杀。
这些触目惊心的后果,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现在是家长们高度重视与关注高中生心理问题的时候了。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那么,针对目前高中生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倾向,作为孩子最重要的“伙伴儿”,家长该如何应对呢?孙黎黎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针对孩子五个方面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应对之道。
1、学习困难倾向
蔡某,女,上初中时拥有傲人的成绩,所有人都说她考上重点中学没有任何问题,但她中考没有考好,勉强上了某所重点高中的分数线,她觉得那只是一次失误。高一期中考试,考了班上10多名,她觉得自己能考得更好,所以加倍努力学习,谁想到期末考试竟然比上一次还下跌了几名。面对越考越差的成绩,她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自信心都没了,觉得自己脑子太笨,不是学习的料,感觉整天精神恍惚,快要崩溃了。
很多家长觉得有责任监督孩子学习,不盯着就是自己的失职,但他们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引导孩子找出考试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监督孩子有没有长时间坐在桌前学习。其实,这并不是一种明智的管教方法。学习的过程是孩子对知识从认知到运用,并形成学习策略和思维的过程,这不是靠家长盯着就能完成的。这种方法一方面不能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把学习内化为自我积极主动追求的策略和思维,另一方面常常使孩子眉毛胡子一把抓,找不到自我突破和提高的关键,成绩上不去也就在所难免了。
家长针对孩子成绩上不去的状况该怎么办呢?
首先,不要过分关注考试分数,而应引导孩子分析成绩上不去的原因,不仅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查缺补漏,还要找出提高学习效率的措施。
其次,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一些温馨的关照,给孩子创造独立的学习活动空间。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让孩子开着门,在家长的视野范围内活动。让孩子感觉到家里有人关心就可以了,千万不要紧迫盯人。最后,用语言和行为告诉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只要你尽了最大的努力,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做父母的不仅不会责怪你,而且会贴心贴肺地理解你。
2、情绪抑郁倾向
小敏是个乖乖女,虽然有令人羡慕的优越家境,但父母对她的要求非常严格,学习上有明确的名次要求。爷爷非常疼她,经常教她画画,她梦想长大后能成为画家,父母却极力反对。中考前,爷爷去世了,小敏非常难过,但还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高中的学习压力更大,努力的小敏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当她在家里拿起画笔时,爸爸严厉地阻止了她。那天,她哭了许久,觉得自己考试考不好,画也不能画了,在卫生间看到小刀,心想:要这只手还有什么用呢?在这种痛苦之下,她用小刀割伤了自己的手,当鲜血流出来时,她虽然感觉很痛,却有份轻松感,好像所有的烦恼都随着血流出来了。
目前,高中生的抑郁情绪倾向明显增多,他们会有这样一些与以往不同的表现和想法:一到学校、班级,看什么都不顺心;无论怎样强迫自己,就是学不进去;即使学习成绩很好,也感到自己不如他人;发现同学都那么开心快乐,自己却孤苦伶仃;认为老师或同学有意找自己麻烦,他们在注视或议论自己;女学生异常脆弱,常不知为何就哭哭啼啼;男学生异常警觉,认为有人在监视或谩骂自己及家人;不是发自内心的弃学,休学后又在为耽误课程发愁;不与父母交流,无论父母说得对否,都在默默抵触或发脾气;话语减少,行为变慢;失眠、头晕、胸闷,身体感觉异常,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多次流露出轻生的念头等。
高中生情绪抑郁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心理发育不良,这是基础。生活中表现为一味透支脑力读书,不会休整,无其他兴趣爱好的痴迷型;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的嫉妒型;不容出错,事事求佳的完美型;不善交流的内省型;总想得到他人的同情理解,不能自强自立的依赖型;很在意别人看法和评价的敏感型;对性生理发育和与异性交往感到困惑的自责型等。二是高期望值的压力,这是条件。主要表现为家长在生活上包揽一切,让孩子觉得考不上大学无前途,对不起父母;学校反复考试摸底排名,以成绩优劣安排前后座位,对那些有望考上大学的学生重点指导,使另一些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亲戚、邻里对孩子之间的比较和关注,使孩子觉得考不上大学家族无光等。这种“外挤内压”造成的心理冲突,使这些学生不堪重负而导致精神受损。在处理高中生抑郁情绪倾向的时候应注意这样几点:一是,这类学生不需要长期休学治疗,一般在急性治疗期可休息1~4周,以后最好边上学边治疗。二是,不要给他们戴上精神病的帽子,或按精神病来住院治疗。三是,情绪抑郁倾向不是思想品行问题,不是神经衰弱和大脑缺乏营养,更非脑子里“长了东西”,正确的诊断治疗应来自临床心理专科医生。
3、考试焦虑倾向
王某,男,19岁,高三学生,在高考前25天前来咨询。自诉在最近的几次考试中,一到考试时耳朵旁边就有音乐声,试卷发下时,眼前一片空白,要看二三遍后才能慢慢看清题目。考试时心跳加快,双手颤抖,手心出汗,尿意频繁。近来失眠、噩梦,每天都是妈妈把他从梦境拖回来。自诉期望值应该是浙大,不过自高三下学期以来,成绩最好一次考了580分,之后越来越差,最近只考到500分多一点。他十分着急,担心不能参加高考。
紧张和焦虑并非全为坏事,这是人面临重要的、紧迫的事情时出现的一种自然反应,这种反应有“预警”和“发动”作用,适当的紧张和焦虑有助于促进积极迎考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如果发现自己有焦虑情绪就紧张,这样压力就会更大,容易加深紧张和焦虑感。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做的有:
首先,有必要让孩子明白考试是什么?考试是为了查缺补漏,发现自己的不足,比如粗心、知识点没有掌握、不符合答题规范等等,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提高。考试在之前已经有无数次了,何惧之有呢?!同时教育和引导孩子抱定胜败乃兵家常事,你考你的,我考我的,只要自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就是胜利。
其次,家人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以自己良好的心态和情绪调节孩子的心态。同时也可以提醒孩子听听轻音乐,看看电视里轻松的节目,有助于孩子调整心态,消除疲劳。
第三,不要过多地过问孩子学习或复习情况,过多地督促,其实就是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同时还会给孩子增加焦虑和烦躁情绪,这个时候鼓励或鞭策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第四,当孩子与您说困难或者心中的压力时,您要多听少说。不要说那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孩子跟您说压力其实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对您的信任,其实他自己明白如何去解决这种压力,这个时候他所需要的是您的理解、关注和支持。第五,信任孩子,以自己的沉稳给孩子烦乱的心以慰藉,以自己的信任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放心吧,孩子!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你都是父母的最爱,父母任何时候都是你可以依靠的坚实臂膀。家长也可以通过写信、写字条等方式来表达您的想法。
4、青春期问题
一高一男生,他说进入这个新集体后,班上许多同学非常活跃,自己关系好的只有二三个男生,而与班上女同学交往很少,一说起话来心里就紧张,不知道说什么好,总认为自己嘴很笨,不能像其他男生那样海阔天空神侃,内心又希望与女同学多交往一点,能够很随便自如地去打交道,却不知道怎样做才好,怕她们笑话自己。
对于青春期性荷尔蒙大量分泌的高中生来讲,一方面顺其自然地满足与异性的亲密接触欲,另一方面通过与异性内心情绪情感的倾诉,来缓解和消除压力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所以家长首先要从积极的方面考虑,它不仅可以满足青春期孩子与异性的交往欲,同时还可以点燃孩子自己以及对所喜欢的人的学习积极性和追求成功的欲望和行为。
其次,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所以孩子与异性的交往只要是积极的,家长就不要过多干涉。如果孩子的行为出格,情绪起伏波动激烈,而影响到了正常学习,那么家长就有必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给予提示,帮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言语和行为上相信孩子,特别要告诉孩子,我们相信你有正确处理学业与情感的智慧。这个智慧就是双方面设立共同的学习目标、订立君子协议,彼此相互鼓励和鞭策把学习搞上去。所以只要把心胸放宽了,那么孩子就会凭着我们对他的信任把问题处理好的。
5、亲子沟通问题
小勇是流行歌曲爱好者,而且长相英俊,被同学们称为“小刘德华”。小勇自我感觉良好,总是曲不离口,他在各种场合“宣布”:“今后,我一定要当歌星!”可是父母却肯定儿子“绝对”与歌星无缘,他们听出小勇唱歌“五音不全”,并竭力反对儿子的“歌星梦”。于是,小勇与父母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如今小勇上高三了,成绩只是中等,在班上排19名。考不上大学怎么办?父亲很着急。小勇却无动于衷,而且对父母越来越反感,他说:“我的事不用你们操心,考不上大学的话,我去打工养活自己。我想当歌星,谁也别想改变我!”小勇的父母很生气,不知如何对待这个“想入非非”的儿子。
很多家长反映,现在越来越难与孩子沟通了,常常说不到几句话就争执起来,不欢而散。很多家长不懂,尊重是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
尊重孩子的意见,孩子自己的事情让其自己做主。小到吃、穿、用、玩,大到高中选择文科、理科和高考填报志愿等重大事情,都要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重大事情反复讨论,家长只提参考建议而不替孩子做主。当然,引导性的意见很重要。
尊重孩子的生活。现在高中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家就像一个旅店,家长与孩子真正生活在一起时间很少。除了学习成绩这个硬指标以外,孩子的情况不容易全面暴露在家长的视线之内,所以要尽可能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才不至于三句话不离“学习”。
尊重孩子的感受,做孩子忠实的听众。孩子与家长关系融洽时会向家长谈起在学校遇到的事情,或者高兴或者烦恼,家长只要耐心听着,适时引导孩子继续往下说就行了,不要自作聪明马上谈看法、提建议,因为多数时候,他不需要你的意见,他只是想倾诉,发泄一下不满情绪,您不合时的建议会打断孩子说话的兴趣。尊重孩子的隐私,孩子独立性已经增强,对父母的依赖性逐步减弱,需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有时候不太愿意和父母说话,甚至宁可把心里话与同学说。这个时候不要刨根问底,尊重孩子的隐私权,您只需要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呵护,用行动去表明您的态度。
二、家长要做孩子的“小伙伴儿”
在采访中,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负责人翁幼辉告诉记者,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不爱跟父母说话,父母说话孩子不爱听。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叛逆,由于一些家长选择的沟通方式不当,以致双方关系紧张。她认为,这些家长应该认真听听孩子的说法:放学回家,父母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学习情况,他们只关心成绩,从来都不问我今天开不开心。
因此,家长要做孩子的“小伙伴儿”。要成为子女的朋友和知心人,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训斥,帮助他们以较为广阔的胸怀来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使他们最终战胜自己的脆弱。在与挫折和困难的较量中,家长要帮助孩子把心理问题解决好,必须经常关注子女的情绪、情感、思想等精神世界,为他们创造倾诉和宣泄心理压力的机会和渠道。 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唯有仔细观察,认真倾听,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和孩子无障碍沟通,找到孩子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面对挫折能够战胜,面对机遇懂得珍惜。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