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闺蜜在月子期间,请了个很厉害的月嫂,月嫂教她给宝宝按摩,说皮肤接触有助于增加宝宝的安全感。
果然,她家宝宝除了正常的生理需要外,很少哭闹。
到了断奶期,她依旧陪着宝宝玩,只是把喂奶频率降低了一些。坚持一段时间后,宝宝很自然地就接受了奶粉。
她说:“这样的好处是,宝宝会发现,除了食物变了,一切都没变,妈妈一样爱他。”
对妈妈来说,给孩子断奶是件特别痛苦的事,尤其祖传的方法还说,断奶时,要把孩子和妈妈隔离。
可实际上,断奶的难易程度,和宝宝的安全感密切相关。
安全感低的宝宝,在见不到妈妈,又得不到哺乳时,会怀疑自己被妈妈抛弃。所以,他们更难接受奶粉。
在著名的恒河猴实验中:
心理学家哈洛通过一个胸前挂着奶瓶的铁丝妈妈,和一个没有奶瓶的绒布妈妈的对比,发现幼猴只在饿肚子时,才去铁丝妈妈身上喝奶。喝完奶以后,他会回到绒布妈妈身边,依偎在绒布妈妈身上。
绒布妈妈成为了幼猴安全感的来源。哈洛由此得出结论,身体接触,对婴儿的发展,远超哺乳的作用。
也就是说,安全感对一个人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食物。
02
在儿童依恋风格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孩子会形成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依恋风格,与小时候父母的回应方式有关。
宝宝会哭闹,不外乎饿了、尿了、便了,或者哪里不舒服,需要被安抚。这时,如果父母能及时回应宝宝的需求,他就能确认,外界基本安全,于是形成安全型依恋。
如果父母偶尔回应,偶尔不回应,宝宝就会变得焦虑,最后形成焦虑型依恋。
而很少回应宝宝的父母,则会让宝宝意识到,自己的需求是不能被满足的。
所以,他们会压抑自己的需要,克制自己的情感,并最终形成回避型依恋。
针对这几种不同依恋风格的孩子,研究人员做过一个实验。
实验中,测试者拿出一个玩具,这个玩具既像一只鸟,又像一条鱼。总体来说,像鸟的部分多一些。
然后,测试者分别告诉三种不同依恋风格的孩子,说这是一只鸟。而这些孩子的妈妈,则会告诉他们,这是一条鱼。
面对两种不同的答案,安全型的孩子会尊重客观事实。虽然他很爱妈妈,但他认同这是一只鸟。
而焦虑型的孩子呢,根本不管事实真相,他只听妈妈的话。妈妈说是鱼,他就说是鱼。
回避型的孩子,因为跟妈妈关系比较疏远,所以在妈妈不顾事实情况,说玩具是一条鱼时,他会更加不信任妈妈,而相信测试者。
他们信任妈妈,同时,也尊重客观事实。而这一点,从他们两三岁时,就开始表现出来。
03
小侄女快三岁了,妹妹今年把她送进了幼儿园。上了一周幼儿园后,她给我打了个视频电话。
我问她:“你在幼儿园过得开心吗?”
她回答我说:“我今天很乖哦。幼儿园里有好多玩具,也有很多小朋友。”
我又问:“周末不去幼儿园,你准备去哪里呢?”
她说:“去海边呀,因为我很乖,所以爸爸妈妈带我去海边挖沙子。”
我又和她聊了几句,但每隔一两句,她都要强调:“我很乖。”
她会这样,是因为她奶奶常说:“你不乖的话,奶奶就不爱你。爸爸妈妈也不喜欢你,还会打你。”
她太怕说错话了,因为一出错,爸爸妈妈就会抛弃她,所有人都会讨厌她。最后,她只能小心翼翼地变成爸爸妈妈眼中的乖宝宝。
可是,这样人为地制造不安全感,就为孩子的“讨好型人格”埋下了种子。
04
还有些不合格的父母,甚至会以孩子的不安全感为乐。
我就曾遇到过一家三口,在过地下通道时,因为通道里的灯没开,所以孩子躲在妈妈身后,说自己怕黑,不敢往前走。
我以为他们会停下来安抚孩子,哪知,那个爸爸突然发出一声怪叫,把我都吓了一跳。
孩子听到声音,像遇见了鬼一样,抱着头,尖叫着跑出好远。他边跑边说:“我不走,我不走,里面有怪兽。”
而他爸妈,却被逗得哈哈大笑。那个爸爸说:“你胆子太小了,现在正好帮你练练胆。”
他们完全没意识到,孩子怕黑,是因为安全感不足。他们不仅不安抚,还故意刺激,让他更加恐惧。
都不难想象,孩子晚上睡觉,熄灯后,会多么害怕黑暗的房间,如果这种刺激很频繁,甚至可能导致睡眠障碍。
05
行为心理学创始人约翰.华生曾对八个月大的艾伯特做过恐惧实验。
一开始,华生给了艾伯特很多可爱的毛绒玩具。
他一点也不害怕,还兴奋地抚摸它们。
两个月后,华生把一只小白鼠放在艾伯特面前,他愉快地想要抚摸小白鼠。就在这时,华生用力地敲响了艾伯特身后悬挂的铁棒,尖锐又巨大的声响把他吓了一跳,他趴在地上,大声哭了起来。
之后,每当艾伯特想要抚摸小白鼠时,华生就会敲铁棒。这个刺激,让艾伯特开始害怕小白鼠。不仅如此,他还害怕所有的毛绒玩具,包括圣诞老人面具上的胡子,也让他瑟瑟发抖。
华生在实验报告中说:“人的行为,是可以像机器一样被制造出来的。”
这个实验让他名声大噪,他的思想,也因此变得更加激进。
他甚至说:“只要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他就能将其训练成任何类型的人物。”
然而,当华生按理论去训练自己的孩子后,他的孩子,却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问题。
他的大儿子,多次自杀被救后,在三十多岁时自杀身亡,他的二女儿,也曾多次自杀,他的小儿子,一直流浪,靠他的接济生活。
我们熟知的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感、挫折教育等等,很多都是以牺牲孩子的安全感为代价。
那些让孩子完全丧失了安全感的父母,在新闻中,不是把孩子养成了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就是因为训练中的意外,导致孩子死亡。
早在1979年,美国心理学协会就针对华生这个反人伦的实验,公布了心理学实验伦理规范。然而,却有更多家庭,在以牺牲孩子的安全感为代价,迫使孩子乖巧懂事。
他们总觉得,所谓的优秀,就是成为一个标准人。小时候,孩子胖乎乎的,又听话,就是可爱的,长大一点,学习成绩好,就是讨喜的,变成成人,能够挣大钱,就是最好的。
他们总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所以不停地寻找育儿指南,报早教班,用各种方法剥夺孩子的安全感,逼迫他们成长。却不知,安全感,才是孩子最高的起跑线。
作者:顾之痕(爸妈精读主笔)
来源:爸妈精读(ID:bmnf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