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9岁孩子来到了咨询室,说:我儿子做什么事情都慢腾腾的,写字慢,做作业慢,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需要花三四小时才能完成,经常要把作业拖到10点多才能完成。我怎么训他,就是改不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她一脸焦虑。
她还继续诉说了孩子的问题:孩子不单是写字、做作业慢,其他方面也慢,比如:早上穿衣服,吃饭也很拖拉。每天早上最令她头痛的事情, 就是要不断地去催促孩子“快点啊、快点啊”,可孩子就是慢。等上半天才能送孩子上学,弄得上学经常迟到。
在咨询现场,为了验证孩子的动作是否真的很慢,咨询师让他抄写一段文字。200多字的内容,用了5分钟左右就抄写完了,速度一点都不慢。与他交流时,说话和反应也不慢。
咨询中了解到,从孩子出生后,妈妈就担心孩子的未来,担心孩子会在社会中落伍。这种担心让她几乎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对孩子严格要求,稍有不合要求,就会批评、训斥,并要求纠正。比如,喝牛奶,若孩子有一口没有喝完,妈妈心里就会很不舒服,要求孩子必须喝完,不喝完就会训斥,孩子经常是磨蹭1 0多分钟才把最后一口喝完。咨询时让孩子在门外呆一会儿,妈妈马上说“不许乱跑”,孩子挺听话,真的没有乱走动。
你可能认为是孩子出了问题。的确,孩子是有不良的行为。但这不良行为背后的根源是来自于他妈妈。
02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际关系是不平衡的,一方处于强势,另一方处于弱势:并且,强势的一方攻击性很强,同时弱势的一方害怕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强势的压迫下,弱势一方绝对不敢挑战强势一方的意志,而且,在外表下会表现出一种顺从,很乖的样子来。然而,任何人一旦被攻击,一定会感到愤怒,并想还击。由于难以直接表达愤怒,他们就会发展出独特的还击方式。比如,动作很慢,经常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等。这种心理机制,叫做被动攻击,常被比喻为“隐形攻击”。
该孩子的慢,其实就是对妈妈的一种攻击。人有不满和愤怒,就要寻找宣泄的出口。这种年轻的妈妈,用呵斥的方法表达对儿子的愤怒,由于他不能用主动的方式还击,就会用被动的方式—— 用慢来表达对妈妈的不满。
父母管孩子时,觉得都是为了孩子,认为自己对孩子倾注了“全身心的爱”。但很多时候,父母只是单凭自己的意志来要求孩子,他们很少去考虑孩子的感受,这是父母们容易犯的错误。
不管父母的出发点如何,若孩子感受到的不合理的对待,他第一时间产生的反应是愤怒。
常见的情况是,孩子生气就会表现出来,甚至乱发脾气。但他平时很少对父母发脾气,也极少违抗父母的旨意。究其原因,是潜意识里害怕一旦生气,会失去父母的爱和认可,父母的爱和认可是他最在乎的,为了维持这一点,孩子就努力地压抑自己的愤怒。
通过这些分析,要改变孩子慢习惯就不难了。妈妈要调整对孩子不放心,事事都要严格管教的心理:平时对孩子少训斥,多和孩子平等地沟通,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孩子能直接对妈妈表达不满,就自然不会用动作慢来还击了。
作者简介:
陈静
已帮助过
50人
入驻年限
2.9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