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小学欺凌防治安全手册:老师和家长必读

校园欺凌和暴力,是不少学生的噩梦,会对被欺凌的学生身心造成伤害,而实施欺凌的学生如果没有有效教育和管控,也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也破坏了正常的学校秩序。

人民日报的这篇《中小学欺凌防治安全手册》,条理清晰专业实用,老师和家长必读!

01:

 何为校园欺凌? 

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02: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有哪些? 

财物欺凌:损毁被欺凌者的物品或索要钱财。

欺凌:是指以性或身体特殊部位为取笑、嘲弄对象等行为。

肢体欺凌:利用身体动作殴打、踢踹、绊倒等直接攻击他人。

网络欺凌:利用互联网等多元网络媒介散播伤害被欺凌者的言论、图片或视频等。

社交关系欺凌:通过与其他人共同排挤、孤立被欺凌者,使其被排挤在团体之外。

言语欺凌:取侮辱性绰号、辱骂、讥讽、嘲弄、恐吓、用言语刺伤或嘲笑评论别人。

03:

 校园欺凌的危害有哪些? 

1被欺凌

(1)变得胆怯、 畏缩、自卑、孤僻,严重者可能造成人格障碍。

“不要得罪比我厉害的人,没有人是值得信任的。”

(2)变得敏感猜疑、警惕,没有安全感。

“他们在看我,是不是在评论我?”

(3)导致情绪抑郁,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降低。

“我的存在似乎没有任何意义。”

(4)形成讨好型人格,做事蹑手蹑脚。

“我必须这样做他们才会满意。”

(5)学习困难,厌学逃学。因情绪紧张焦虑,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不愿上学。

2欺凌

(1)形成错误认知,性格的畸形发展,因惯性走向犯罪。成年后其犯罪概率高于平均水平。

(2)形成骄横跋扈、恃强凌弱等不良人格特点。多表现出固执、偏执、狭隘及易怒的倾向,容易与周围人发生摩擦,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3)形成暴力倾向。若欺凌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矫正,欺凌者在遭遇挫折和面临困境时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3旁观者

欺凌行为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群体,比如推动或引起效仿。旁观者容易迷失方向,缺乏辨别能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欺凌行为的频繁发生还会使学生群体中存在一种不安全感,影响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欺凌事件中,每个参与者都会受到伤害。

04:

 如何辨别孩子是否遭受校园欺凌? 

如果孩子遇到暴力事件,作为家长最重要的就是在第一时间发现孩子是否受到了伤害,平时要多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下面这些迹象预示孩子有可能正遭遇校园暴力。

1.身体伤痕。如果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各种人为伤痕,诸如瘀伤、抓伤及其它伤痕,那很可能是孩子受到暴力侵害。要注意,如果孩子经常穿着长袖衣服,即便是温热天气也如此,他/她可能是想遮掩伤痕。

2.物品丢失或损坏。虽说有些孩子会把个人物品保管得乱糟糟的,但如果发现他/她经常丢失一些个人物品,比如说鞋子、首饰、文具等,或者衣服、书包等物件总是有破损,那么家长就要留心了。

3.如厕习惯改变。观察孩子是不是非得等到回到家才上厕所,虽然有点奇怪,但这也是受暴力侵害的一种征兆。学校的厕所由于位置特殊且不易受到监控,这里很容易成为校园暴力发生的场所。

4.自尊心受挫。如果孩子经常回到家都带着伤心、沮丧甚至是哭着鼻子的情绪,那么他/她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校园暴力的受害儿童,可能会变得很依赖家长,并且变得孤僻、怕生,而且显得很没有自信。

5.自我伤害倾向。受到校园暴力侵害的儿童,很可能会出现自我伤害或自虐的倾向。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是自杀行为,家长都要予以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到有关心理咨询专家处寻求帮助。

6.不愿上学。如果孩子非常不愿意上学,甚至出现逃学、装病请假等现象,那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孩子在学校被人排挤、欺负,他/她不愿意回到让其感到不适的地方。

7.睡眠出现问题。做噩梦尖叫、食欲下降、精神恍惚,心不在焉等异常行为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的表现之一,如果睡眠问题还伴随着其他以上提到的现象,那么孩子受到暴力侵害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8.对课程学习突然没有兴趣,成绩下滑,学习不在状态。

9.刻意改变上下学的时间或路线,有时可能携带刀具。

10.比原来话少,将自己封闭。下课后常常自己一个人活动,减少与其他同学沟通和交流的频率。

11.有时以各种理由给家长要钱、甚至偷窃家里的钱物,家长要保持高度警觉。

12.拒绝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或谈论时闪烁其词,兴致不高。

如果孩子有这些现象,教师家长及时沟通,校内校外紧密关注,甄别孩子是不是遭受了校园欺凌

如果家长确认孩子遭遇校园欺凌事件或听说校园欺凌事件,要第一时间与班主任和学校联系。

05:

 面对校园欺凌该怎么办? 

1学生

01.保持镇定,懂得求救: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有机会求救,可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02.主动避险:远离无人监管的地带,在校内外尽量结伴而行,避免单独一人行走。

03.保证人身安全:一定要以自身安全为先,冷静判断危险性,尽可能拖延或先满足其要求,事后再向老师或家长报告。注意不要去激怒对方;不要向一群欺凌者挑战;发现欺凌者有凶器,应立即远离并告诉最近的大人。

04.及时报告:不要害怕或觉得告诉老师或家长是懦弱的表现,就像遇到坏人要报警一样,遭遇校园欺凌也要报告给大人,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05.在学校多参加集体活动,多结交朋友,开发兴趣的同时收获友谊,还能保护自己。

06.锻炼身体与心理承受力。

07.看到了欺凌事件,想办法去帮助受欺凌者,或者报告给老师。

08.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进行咨询和反映,寻求法律途径帮助。

2受害学生家长

01.控制情绪,保持理性。立即查证、判断事情的具体情况,不要采取极端措施,以免使孩子陷入自责和无助。

02.稳定孩子情绪,理解和共情孩子,无条件陪伴、倾听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03.与孩子交流、讨论,鼓励孩子谈论,让孩子相信我们,随时能得到我们的帮助。

04.第一时间和学校沟通,找班主任协调处理。若处理不当可找学校管理部门或校长进行处理。若仍没有结果,可以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

05.避免让孩子玩网络暴力游戏或看暴力影视剧。

06.给孩子做好表率,不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

0F.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并且建立自信心。

08.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可寻求专业人士从心理层面给予帮助。

09.保留证据,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孩子。

3施暴者学生家长

01.清楚地告诉孩子我们不容许这样的行为,不可以用武力解决和同学之间的冲突。如果再犯这种错误,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02.给孩子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

03.重视对孩子的底线教育和人格教育,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并为他们制定规范。

04.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

05.避免让孩子玩网络暴力游戏或看暴力影视剧。

06.家长要以身作则,维持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要向孩子示范如何控制情绪,不能使用暴力解决问题。

07.对孩子我们要做到:鼓励,不强迫;尊重,不打断;不吝啬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在尊重、平等与爱中,得到自信与滋养。

4校园/老师

01.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向学生普及基本的法律法规,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02.关注校园欺凌高发时段和区域,多注意,多监督,早发现、早控制。

03.为学生学习减压,多搞文体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交流机会,提高学生人际适应能力。

04.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可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专业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欺凌行为发生后,要对学生积极进行心理干预,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

来源/人民日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欺凌  欺凌词条  中小学  中小学词条  必读  必读词条  防治  防治词条  家长  家长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