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供应商管理程序 企业管理采购问题的对策

供应商管理程序供应商管理程序之如何让供应商更早介入设计?有人说,供应商早期介入设计的概念很好,但很难实施。其实这主要是个心态问题。在供应商管理上,人们的定势思维是必须通过导入竞争来管理供应商,觉得供应商一旦早期介入设计,这生意就是他们的了,价格就很难谈。其实人类天生就是解决此类问题的能手,关键就在于我们是

供应商管理程序之如何让供应商更早介入设计?

有人说,供应商早期介入设计的概念很好,但很难实施。其实这主要是个心态问题。在供应商管理上,人们的定势思维是必须通过导入竞争来管理供应商,觉得供应商一旦早期介入设计,这生意就是他们的了,价格就很难谈。

其实人类天生就是解决此类问题的能手,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意识到这点,把我们天生的能力发掘出来。比如对女孩子来说,谈朋友的时候小伙子们是言听计从,结婚后小伙子算是“百年农奴翻了身”,但聪明的太太们还是有办法让“原形毕露”的先生们做她们想让做的事。她们的解决方案也很少是“你不听我的,我再找一个,给你增加竞争”。再比如说大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不听话,我们的解决方案也绝不是再生一个,给他们制造竞争;或者把孩子赶出家门,把他们“淘汰”掉。不管是多调皮的孩子,只要方法得当,我们总能让他们做我们想让做的。

或许有人说,这太理论了,公司跟公司间的关系是两回事。其实未必。日本的一些公司是供应商早期介入的典范。他们只跟数量有限的供应商合作。供应商在参与设计的时候就知道这生意是他们的了,但在目标成本和长期合作关系的约束下,供应商还是会积极配合,实现采购方的目标。对于采购方来说,如果供应商在这个产品上不够配合,那它在下一个产品得到的业务就会减少。所以对供应商来说,在长期关系下,不配合的成本还是很高。

  这在一些高技术行业尤其如此。比如在半导体设备行业,我从业十多年,习惯于跟独家供应商打交道:供应商较早介入设计,而且一旦介入,这生意就基本注定是他们的,看上去采购处于弱势,其实未必在这个具体的产品上,采购方的确是没多少议价权,但在下一个产品上,他们可以决定不把这个供应商设计进来。采购方淘汰一个供应商可能得5到10年(大致一代产品的生命周期),但供应商要打入一个新客户,没个三五年也几无可能。双方是有矛盾,尤其是在价格谈判和年度降本上。但在互相依赖的现实下,双方最终都会理性地处理问题,努力朝双赢方向发展。

  越是复杂、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越紧密,供应商早期介入就越重要。比如在飞机制造行业,一款机型从研发到量产动辄成十年,投资成百亿美金,产品设计复杂,工艺设计也复杂,专业化分工很细,采购方与供应商需要密切合作,供应商早期介入就是其一。在研发787时,波音向前迈了一大步,把系统、子系统和模块的设计外包给一级供应商,由他们负责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在电信行业,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推行供应商早期介入,在技术开发阶段就只选择两个供应商,在保持一定竞争的同时,也能够深度合作。他们对供应商的期望也不仅仅是提供产品,而且是提供解决方案。

  在处理供应商早期介入问题时,一定要理性。对于采购方来说,理性意味着你得承认供应商有赚取合理利润的权利。这看上去是大实话,是常识,但常识并非常行。在一些本土企业,有些人的心态是见不得供应商赚钱如果赚了,采购就好像是失职的采购的任务就是确保供应商少赚点。这就如乡下形容有些富人心态时说的“见不得穷人家的孩子端碗(有饭吃)”一样。在这种心态主导下,很难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共赢关系。当供应商的合理利润与采购方的降本目标抵触时,解决方案就是在谈判降价一条路上走到天黑,而不是追求高阶段降本,即超越谈判降价,上升到通过流程优化和设计优化来降本。

  流程优化包括生产工艺的优化,看上去是供应商的任务,其实供应商独自没法完成(否则为什么就不完成呢?)他们有的技术和管理力量不够,需要采购方帮助,比如推进精益生产;有的需要获得采购方的许可,才能改动生产工艺,因为任何变动都意味着风险。同样,设计优化看上去是采购方的任务,但采购方没法独立完成想想看,哪一个研发人员不愿意设计出功能又齐全、生产成本又低的产品?如果他们能够优化产品设计的话,为什么不优化呢?根本原因是研发人员不熟悉生产流程,需要供应商反馈生产流程上的经验。

  正因为如此,有时候研发人员优化设计反倒起反作用。比如有个公司生产太阳能灯具,为了节省太阳能板,研发人员精确地计算每款灯需要的太阳能板面积,能少用就少用。这表面上节省了太阳能板,但成了供应商生产时的噩梦:太阳能板不同于玻璃,不能随便切割;太阳能板按照标准尺寸分割,如果不是标准尺寸,切割就很麻烦,花掉很多人力,良率也受到影响。更糟糕的是,每个灯具都设计一种尺寸的太阳能板,量很分散,规模效益就没了,倒不如都用标准尺寸,虽然料上有浪费,但加工和采购总成本反倒更低。

  再比如说在建筑行业,有的设计师为了节省钢材,就严格按照最佳配料来设计,能用8号钢筋的就不用10号。结果配料单上有8号、10号、12号钢筋,虽说最省料,但施工起来就麻烦了:这些钢筋的料号那么接近,工人难以辨认,经常放错;如果把12号的错放为8号倒没什么大问题,但把8号的错放为12号则可能有质量隐患。放错了再换,来回折腾,成本挺高,倒不如都设计成12号钢筋,材料和人工的总成本反倒最低。

  离开工艺设计的反馈,产品设计很难优化。供应商拥有的生产工艺知识,是产品设计的宝贵知识。在设计阶段早期纳入关键供应商,是优化产品设计的重要举措。

转载:http://www.nlypx.com/zixun_detail/3858.html企业管理采购问题的对策1.集中采购通过采购量的集中来提高议价能力,降低单位采购成本,这是一种基本的战略采购方式。目前虽有企业建立集中采购部门进行集中采购规划和管理,以期减少采购物品的差异性,提高采购服务的标准化,减少了后期管理的工作量。但很多企业在发展初期因采购量和种类较少而进行集中采购,随着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在采购

1.集中采购

通过采购量的集中来提高议价能力,降低单位采购成本,这是一种基本的战略采购方式。目前虽有企业建立集中采购部门进行集中采购规划和管理,以期减少采购物品的差异性,提高采购服务的标准化,减少了后期管理的工作量。但很多企业在发展初期因采购量和种类较少而进行集中采购,随着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在采购上就出现分公司各自为政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采购优势。因此,坚持集中采购方式是企业经营的根本原则之一。

2.寻找上游供应商;

通过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引入更多的竞争、寻找上游供应商等来降低采购成本是非常有效的战略采购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寻找到最优的资源,还能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企业的水准。

3.优化采购流程;

制定明确的采购流程有助于企业实现对采购的控制,通过控制环节(要素)避免漏洞,实现战略采购的目的,流程可采用的要素有:货比三家引入竞争,发挥公开招标中供应商间的博弈机制,选择最符合自身成本和利益需求的供应商;通过电子商务方式降低采购处理成本(交通、通讯、运输等费用);通过批量计算合理安排采购频率和批量,降低采购费用和仓储成本;对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进行“菜单式”购买。

需要注意的是:供应商提供的任何服务都是有价格的,只不过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包含在价格中。企业可以通过“菜单”选择所需的产品及服务,往往这种办法更能有效降低整体采购成本。

4.产品、服务的统一;

采购时就充分考虑未来储运、维护、消耗品补充、产品更新换代等环节的运作成本,致力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统一程度,减少差异性带来的后续成本。这是技术含量更高的一种战略采购,是整体采购优化的充分体现。

采购产品差异性所造成的无形成本往往为企业所忽略,这需要企业决策者的战略规划以及采购部门的执行连贯性。

战略采购是企业采购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在企业创业之初由于采购量和种类的限制,战略采购的优势并不明显,但在企业向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发展的过程中优势会日益明显,有远见的企业应该在发轫之初就有组织地构建战略采购框架,实施战略采购

转载:http://www.nlypx.com/zixun_detail/1459.html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对策  对策词条  供应商  供应商词条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词条  采购  采购词条  程序  程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