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职业生涯规划尚未完全开展 在最近国务院发表的《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显示,缺乏针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计划在中国企业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专家认为,这种现象将会殃及中国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对它们的竞争力构成伤害。在被调查样本企业中,仅15%的企业有明文发布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其中执行有效的只占7.2%;其它的占7.8%。在不同性质、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中国企业中,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的欠缺是普遍现象。由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在企业中未能得到有效建立和实施,员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较为严重。 2、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还不完全透彻 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科学管理基础之上的人力资源精细管理,它寻求的是员工的个人资源与组织的最佳组合。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对个人特点进行分析,再对所在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个人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自己的一生职业有个方向,从而努力地围绕这个方向,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走向成功。 职业生涯规划不等于人生理想和人生期望也有不同,人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理想实现和空想破灭的过程。人甚至还未出生,父母就对其进行了人生的规划。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对子女最普遍最期望的生涯期待。而出人头地、轰轰烈烈地有 番作为也是每个人自我的要求。职业生涯规划立足现实,针对个人特点,着重环境与组织分析。科学的生涯设计,就是让空想从高空落地,让自己的人生价值伴随着职业发展取得最大成就。
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则:择己所长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备一定的条件。难以想象让一名卡车司机驾驶一架民航班机会出现怎样的后果,也没有人会让文盲去操纵计算机—他们不具备那些职业能力。职业不同,对技能的要求也不一样。任何一种技能都是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后才被劳动者所掌握的,而每个人的一生都很短暂,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一生中掌握所有的技能。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可谓名扬四海,取得了极大的生涯成功。你也许不知道,马克·吐温在试图成为一名商人时却栽了跟头,吃尽苦头。马克·吐温投资开发打字机,最后赔掉5万美元,一无所获;马克·吐温看见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作品赚了大钱,心里很不服气,也想发这笔财,于是他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经商与写作毕竟风马牛不相及,马克·吐温很快陷入困境,这次短暂的商业经历以出版公司破产倒闭告终,作家本人也陷入债务危机。经过两次打击,马克·吐温终于认识到自己毫无商业才能,遂绝了经商的念头,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说。这回,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马克·吐温完全没有了商场中的狼狈,重新找回了感觉。到1898年,马克·吐温还清了所有债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也许兴趣广泛,掌握多种技能,但所有技能中,总有你的长项。有些人善于与人打交道,有些人则更适于管理机器物品。你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时,千万要注意:选择最有利于发挥自己优势的职业,即择己所长。国际贸易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在美国,每单位投入能生产25千克小麦或8.3米布,而在世界其它地区,每单位投入能生产10千克小麦或8米布。显然,美国的生产能力在小麦上超过其它国家,而布的生产成本上与别国相似。那么,美国究竟应当生产哪种产品才能获得最大收益呢?相对来说,美国在小麦的生产方面优势更大,美国应当将资源用于小麦生产,从他国进口布匹,美国与他国通过小麦与布的交换,满足其自身需要。
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评估“自知者智,知人者明”,只有认清了现在的自我和潜在的自我,才能科学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而我也充分的相信,通过老师、同学的反馈和测评的结果分析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与思考,一定会得出一个真是的自我。 1.个人人格: 气质: 多血质,在工作学习上富有精力而效率高,表现出机敏的工作能力,善于适应环境变化。 个性: 生性独立,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做事,自制力强,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都很严格。虽享受过程,但更注重结果。不会受别人的冷遇和批评的干扰。论研究,具有创造性思维,杰出远见和洞察力,是个优秀的策略家。在感兴趣的领域,会投入100%的精力、专心和动力,并付以坚持不懈的努力,来达到甚至超过自己的高标准实现,具有完美主义者倾向。 2.优缺点:在学习上还存在问题,虽然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很快接受新事务;但是学习上不够细心,导致效率不高。在做事情上总是很难做到细心, 3.个人爱好:看小说、散文,尤其爱看杂志类的书籍;也爱听音乐,如古典音乐
以便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到了大学毕业才不会“临时抱佛脚”,出现就业恐慌。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式,不早下手,就要晚就业。这种提议的直接原因来自市场即用人单位的压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上升,此次调查也反映出,在一些工程类专业岗位上,毕业生甚至面临着下岗职工群的竞争。大学生以往的优势正在缩减。据统计:2001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率为30%,约34万人待业;2002年预计37万人待业;2003年52万人待业;2004年为69万人;2005年为79万人,为年年递增趋势。以上是教育部的估算数字,而实际上在2003年6月底,就已有100万毕业生去向未定。青年人的就业困境远不止于大学毕业生,有资料显示,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有1.5亿至2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其中大多数也是20岁到30岁之间的青年。2005年5月《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青年失业率为9%,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6.1%,有人称这种现象为“20、30新失业现象”。职业生涯规划越早对今后毕业找工作越主动,谁的规划作的早,谁毕业时就最先拿到第一桶金。大一时就应做好职业规划,最迟大学三年级以前也一定要做完,否则,大四的时候就无法作出下步应聘职位的准备,目前,很多大学生拿着职业顾问为其做的职业生涯规划去应聘,一下就得到招聘单位的认可。更有很多人,大四的时候就已定好下步职位,一毕业,马上就可按照职业生涯规划去发展,则前途无量。如果不做职业生涯规划就闯入职场,东撞一头,西撞一头,撞赖撞去,等三十来岁的时候,而立之年,难立大业,回头看过,自己的职业生涯轨迹乱七八糟,走的是一条弯来弯去的曲线。有的人甚至走了一个圆圈,饶来饶去又回到20岁时的起步点,而且,再想向前,却步履维艰,无所适从。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提醒大一新生,从大一开始就对今后的职业方向有初步定位和规划,这是基本要求。首先要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现实挂钩,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社会需要什么,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技能、经历等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估,对职业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确立务实、可行的职业方向。同时,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实际能力和社会需求制定有效的实施步骤,比如某个年龄段该做什么、某个时间段自己达到什么目标等,不断总结并完善,对职业生涯中的不和谐之处进行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