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做营销,一定要利用人们“想当然”的力量 不要再盲目照搬案例了,怎么判断一个营销案例是否值得学习?

做营销,一定要利用人们“想当然”的力量

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电影《东成西就》中“天字一号房和天字二号房”的梗——周伯通原以为天字一号房就在天字二号房的隔壁,结果掌柜却告诉他:“有人告诉你天字一号房在天字二号房的隔壁吗?”

也许你会认为:这种反人性的设置只不过是喜剧电影中博人一笑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存在。

其实不然。

电影不过是夸张了的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很多项目跟那间客栈一样——没有顺应消费者认知

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俏江南这个品牌名就是没有顺应认知的——我曾一度以为它是主打江南菜。这对一个生活在江南地区的四川人来说,真的是无比尴尬…

当然,“顺应消费者认知”这句话你肯定已经听过很多次了,它的重要性也不必多提。

如何才算顺应认知

抛开复杂烦闷的专业术语不谈,我认为最生动的解释就是:如果人们几乎不用费脑力,想当然就能得出结论,那这个结论(或其他内容)就是顺应认知的。

就像刚才的两个例子——“天字一号房在天字二号房隔壁”和“俏江南主打江南菜”就是想当然的结论,而它们就是顺应了消费者认知——你不用再多耗费成本去矫正别人的观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有道理”…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想当然”的效果?

具体而言,它一般具有如下两大特征:

简单和统一借用已有的认知

1.简单和统一

因为统一,所以简单;因为简单,所以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

就像俏江南的例子——如果它真的是一家主打江南菜的餐厅,而不是川菜,那当消费者一看到它的名字,就能很自然地产生两个认知反应:

知道有一家餐厅的名字叫做“俏江南”;知道它主打江南菜。

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消费者必须要把“俏江南”和“川菜”这两个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信息同时记住,才能真正理解这个品牌——这就增加了认知成本。

当然,为体现自己的“川菜身份”,俏江南故意在LOGO中使用了川剧的脸谱。不过,现在还有多少人能认出一个脸谱到底属于京剧还是川剧呢?就算能认出,这个脸谱跟“俏江南”三个字本身也没有天然联系,消费者一眼看不懂它们为什么会放在一起——认知成本还是比较高。

既然谈到VI设计,那就再说一个刚接触到的项目,同样也是餐厅的。

请问:一家名叫“虾美虾浪”的餐厅,它的LOGO和其他视觉系统应该是什么样?

不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如果你的名字叫做“虾美虾浪”,那你的LOGO最好就是一只“虾”,并且在整个视觉系统中应该着重体现“浪”的元素。

不过,它目前的方案明显过于复杂,包含太多不相关的信息。

尤其是辅助图形,明显是多余的,没有任何意义。

上图的“星星点点”就是它的辅助图形

我非常赞同华杉老师的观点——他一直不同意“辅助图形”这种说法,认为图形不应该只是辅助,而应该就是主角,要有视觉强制力。

就像莆田餐厅中波浪的元素,到处都能看见,并且一看就能认出这是莆田。

其实,虾美虾浪比莆田更应该运用波浪的元素——名字里就有“浪”,在视觉上也应该突出这一点。只有文字与图形的高度统一,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提高辨识度。

好吧,你也许会问:

因为名字叫虾美虾浪,所以LOGO就要是虾,VI上就要有浪?这样的理解会不会太简单了?

这的确非常简单。

但能解决问题的答案都是简单的,只不过很多时候是因为人们害怕别人说他“头脑简单”,所以才喜欢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去追求一些看上去非常聪颖或不那么显然的主意。

殊不知,如果一个方案对你自己来说非常简单的话,那它对于消费者也同样非常简单,而这就是它能发挥作用的原因。

毕竟,人天生是不喜欢复杂的,而简单又需要勇气与智慧。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它是特劳特生前最喜欢的读物——《大师亚当斯》。在这本写于1916年的小册子里,你会发现简单所蕴含的强大力量)

当然,关于“简单和统一”,也绝不仅仅只限于名字和LOGO。事实上,很多能在人心智中形成鲜明印象的东西,它们都是因为某种程度上的统一,所以才更容易被人接受。

我最喜欢的例子就是“吃核桃能补脑”。

我不知道这个观念最初是由谁先提出来的,但如果是卖核桃的商家,那他绝对是个营销天才。

事实上,核桃的“补脑效果”跟普通的花生或其他坚果并没什么区别。而人们之所以更容易认为核桃最补脑,其实更多是因为核桃的形状跟脑子的形状是差不多的…

这跟中医(或伪中医)里的“吃型补型”、“吃色补色”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利用了人们“想当然”的力量。

2.1借用已有的认知

之前我在做狗粮项目的时候,发现有一款狗粮特别有意思,它会根据不同的季节来制定不同的配方。

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它在文案中强调:夏天应该给狗狗去火气,所以配方中就含有「福建水鸭」。

其实,这就是借用人们已有的认知(水能去火)来证明产品的功效。

鸭子不都是在水里吗?故意把“水”字强调出来,光是这一个细节,就足以说明他们的营销团队的确非常走心。(当然,除了福建水鸭,夏季的配方中还有深海鳕鱼。道理都一样,只不过没那么典型而已)

而我最近接触到的另一家企业,他们的营销就没这么走心了。

他们是做服装的,不过并不是普通的服装——他家的衣服并没有用传统的羊毛或人工织物,而是牦牛身上的毛。也就是牛绒服。

是不是没听说过?

是的,之前我也没听过。虽然他们的企业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但一直都只在本地有几家专卖店,并且生意也不太乐观。

除了是因为他们之前是主打西藏本地的客户(做的偏民族风格,但价格又很贵,当地人很少买得起),还因为他们没有考虑消费者已有的认知

请问:你想象中用牦牛绒做的衣服,它的质感是什么样?又具有哪些特质?

这是牦牛

我想,大部分人肯定都跟我最开始一样,认为它摸上去应该是有点硬的,不会像羊毛那么舒服和温暖。

事实恰好相反——就柔软和舒适程度来说,它一点也不输给羊毛。

不过,认知大于事实。就算你知道实验室里的H2O是无比干净的,你还是更愿意去喝5毛钱一瓶的农天山泉。

同理,就算你知道牛绒跟羊绒摸起来一样,你还是会更喜欢看上去就软绵绵的羊身上的毛…尤其是女性。

而那家做牛绒服的企业,显然是没有注意到这点。他们的产品既有男装也有女装,所以整个品牌只能苍白的围绕“质感舒适”来做文章。除了原材料不一样,没有其他任何特点,也没什么显著的品牌主张。

其实,它应该主打甚至只做男装,并且不再将“舒适”作为主打卖点,而是主张“真男人就穿牛绒服,女人才穿羊毛服”之类的观点。将羊毛服定位成女人穿的衣服,从而体现出牛绒服天然的“雄性气质”。(这就是所谓的“给竞争对手定位”)

毕竟,在人们已有的认知中,牛天然就是雄性的代表,象征着力量与野心。比如西班牙斗牛,牛气冲天,力大如牛,九牛二虎…而羊是一种非常柔弱的动物,需要人去保护。因此,“男人穿牛绒,女人穿羊绒”就是一个非常符合认知的观点。

至于产品本身的舒适质感,应该放在第二个层级去宣传,或者我更愿意称之为“意想不到的惊喜”。

2.2反向借用已有认知

当然,如果产品的特征跟人们已有的认知的确相互冲突,那你也可以利用这种反差来吸引人注意,或者制造话题。

比如之前我在知乎上看到的舒适达的信息流广告:《玻璃竟然可以刷牙?》

它就是利用人们对玻璃和牙膏的已有认知(认为它们不可能有什么联系),成功吸引人的注意。(PS,所谓的“玻璃”,只不过是其牙膏里的一种成分——Novamin,一种改性的生物活性玻璃)

这里你也许会问:那是不是之前的牛绒服也可以利用这种反差(以为很坚硬,其实很柔软)来做营销呢?

可以,但效果不会很乐观。

因为玻璃和牙膏本身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事物,而牦牛或牛绒呢,大部分人既不了解也不关心。说“牦牛绒竟然可以做衣服,并且很柔软”,在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聚苯硫醚竟然可以吃,而且很好吃”——请问聚苯硫醚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关心这个信息?

要想制造反差,你必须利用人们早已「熟悉」的认知

3.是利用别人的“想当然”

而不是自己的

虽然“想当然”是个贬义词(它是指没有根据得下结论,类似于“拍脑袋”),但我一直都信奉以前学设计时听到的一句话——要把用户当傻瓜。

因为用户是不愿意花时间去找所谓的“根据”的,他们更愿意根据自己已有的一知半解去理解一个事物,而不会去深究。这是所有生物的共性——以最低的成本去达到目的。

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产品都倾向于把人变得越来越懒,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

不过,要想让别人更加省事,我们自己就需要多费些脑子。要想利用别人的想当然,我们自己就不能想当然——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消费者一定会在乎我的产品;消费者一定都是理性的;消费者一定会认真考虑我的意见…

而这就又回到我们经常说的“用户视角”的问题上来了,所以弄得我都不知道这结尾该怎么写,才不会跟以往的文章重复…

那就索性不写了吧。

最后,下周又到了“你问我答”的环节。

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我,可以在本文留言,或者直接在后台发消息给我。我会选10—15个比较典型的问题来作答并成文。

不过有两点希望大家注意一下:

1)不要问具体的业务咨询类问题。因为这需要你提供和需要我了解的细节太多,不是一个问题和一个回答就能解决的;

2)问题不要太过宽泛。不然我回答的可能跟你想了解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这就不太合适了…

好了,咱们下周见吧~

不要再盲目照搬案例了,怎么判断一个营销案例是否值得学习?

研究案例对品牌/营销从业者来说太重要了。可以说:它是入门者的集训营,是资深者的反思镜。但是,天下案例那么多,我们不能不假思索地全盘吸收,甚至误导了自己;那么,该怎么判断一个营销案例是否值得学习呢?和大家分享“五问”。注意:学习案例不一定只是做得好的案例;有时,做得不尽如人意的案例,更值得反思、剖析。

如果你看完一个案例,觉得很High、很爽,你就认为这是个好案例,这种情绪化地看待案例的方式,不可取。当然,打动你是第一步;但打动你,并不代表就值得学习。这和“看人第一眼”一个道理。

负责任的案例文章通常会在开篇讲述:该案例要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没有点明案例要解决的问题,在看完案例后,我们也可以试图提炼:这个案例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如果看完案例,仍对要解决的问题摸不着北,那么这个案例本身就有问题。(当然,你的理解力可能也有待提高)

通常,我们可以用“品牌关系进阶”的模式来思考:案例要解决的问题?“品牌关系进阶”可分为三大阶段:

阶段一:你认识这个品牌了吗?也就是说:这个案例解决了“品牌是谁?”这个起码的品牌识别问题吗?有的新产品一上市就急功近利,还没说清楚自己是谁,就开始大谈特谈抽象的情怀,这样的案例看上去就像一部“意识流小说”。

阶段二:你理解这个品牌了吗?这里包含两方面:你只是知道、听说过这个品牌,但对这个品牌没什么了解;另一方面,你对这个品牌有误解。比如:原来这个品牌还有这个功效啊!原来这个品牌的创始人这么有想法啊!等等。

阶段三:你想拥有这个品牌了吗?这就是营销界一直在苦苦探索的销售转化问题。你看了这个案例,是否撬动了你的购买扳机?还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让你或没让你有购买冲动?

A,?是你需要,但是现在不需要?——某种程度而言,这个案例也算是成功的,至少让你留下了品牌回忆。

B,?根本不需要?

C,?还是一点欲望也没有?

关于“一问”,我特别想分享《摔跤吧!爸爸》主演阿米尔·汗说的一段话:

“我开始做演员时,我就明白要尊重商业规律。我永远不会拿别人的钱做实验。我希望每个与我的电影有关的人都能赚到钱。虽然自己处于一个对创造性有要求的行业里,但这依然是一个生意,我永远不会不切实际。”

建议从业者们在做方案时,想想这段话……

案例之所以让人眼前一亮,亮就亮在“洞察”上。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营销案例,其洞察趋向于:要么偷懒,做“伸手党”;要么不负责任,乱喊口号。

关于“偷懒型洞察”,我说得太多了。比如:别人说“做自己”,你也说“做自己”;别人说“匠人精神”,你也说“匠人精神”。总之,用这些不会有错。也许这些所谓的“洞察”用在你的品牌上也说得通;但是,你可以进一步问自己:为什么我有匠人精神?怎么用一句话阐释我的“匠人精神”呢?比如:别人都已经购买工业流程化生产的家具了,但我还是坚持出售手工打磨的床、凳子。这种“匠人精神”就是一种“笨”的精神。那么,是否可以用对“笨”的新解来体现“匠人精神”呢?

还有一种是“不负责任的洞察”。比如:一些互联网金融产品,提供小额贷款的,总是鼓吹:趁着年轻,要勇于尝试,该买买,该玩玩,该花花。有没有想过:过于渲染这种价值观会带来一种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冲动型消费的残局谁来收拾?

关于什么是“洞察”?引用万维钢老师在分析《意会》这本书里提到的“洞见的内功”。“洞见”对应的英文是“insight”(也就是我们说的“洞察”)。注意:洞察不是你“制造”出来的,不是你“产生”的,而是你“获得”的。也就是说:“洞察”本来就在那里,只不过你通过各种努力,获得了。——我在上文讲的那两种“洞察”,很大程度上就是自己凭空YY出来的。

怎么获得“洞察”呢?有三个阶段:

A, 收集大量的数据。

B, 从数据中找到规律,发现“模式”(patterns)。

C,把模式综合起来,形成理论。所谓理论,就是你能用一句话去描写那些数据。

这三个阶段当然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洞察根本就是不能轻易获得的,要投入大量时间,深入到要研究的那个环境中去,沉浸其中,专注再专注!——这也是为什么做方案前的准备阶段,特别是“脑暴”,是痛并快乐着的。

通常而言,一个方案的执行,其大头成本来自媒介。如今,媒介已是五花八门:这不仅仅体现在各种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的出现,还有传统媒介和Digital的结合,也可以诞生新的传播介质。比如:公交站台广告牌如果安装了互动装置,搜集实时互动数据,媒介玩法就不一样了。

我们在看案例时,可以多思考:这个案例中,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媒介?它可以有效触达什么人群?它进行了怎样的媒介传播组合?每种媒介传播的信息侧重点是否不同?

如果你发现:看了五个案例,都选了同一个大号;你也可以反思:究竟这个大号在哪个案例中发挥的价值更大?

也正是因为如今我们做传播可选择的媒介太多,所以一些案例开始呈现“形式>内容”的现象;即:直播、和网红合作等等形式搞尽,但言之无物。又或者:PRSOCIALEVENT各种传播方式都有,但每一种都没把信息点说透。

“形式大于内容”的一个最大特征是:假互动。你用尽了各种花哨的形式,看似全国人民都在和你互动;其实“互动盛世”之下,是你自己对内容的孤芳自赏。

注意:这里说的是:创新点,不是“这个案例有创意吗?”你会问我:最近流行比谁家的广告做得长?这个算创新点吗?这就又回到了“一问”,没解决任何问题,谈什么长、短?我们可以从这么几个具体的问题看“创新点”?

1,?是否融入了“数字化的解决方案”?比如:通过大数据增加了ROI。

2,?是否在千篇一律的玩法上有了新玩法?比如:今年开始,广告植入网剧/网综开始泛滥了,那么,有没有品牌创新出新的玩法?

最后,你肯定会问:判断一个案例是否值得学习,难道不看其效果(也就是所谓的ROI)吗?当然要看,但已公布的案例多少有些水分(有些水分还很大),更何况各有各的效果计算方式。咱们还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吧,看看这个案例本身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切记:不要看到好案例就想原封不动地“给我来一个!”这个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案例。你的公司不是可口可乐,不是杜蕾斯;也不是只有可口可乐、杜蕾斯才能做出好案例。如果看完整篇文章,你明白了最后一段,也算是这篇文章的功效吧。

文 / 小圈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案例  案例词条  营销  营销词条  照搬  照搬词条  想当然  想当然词条  盲目  盲目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