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澳洲都遭遇过或明或暗的“种族歧视”,一般我们会认为这是不同的文化属性造成的矛盾冲突。但是人们可能不知道,即便是土生土长的澳洲人,也会因为自己亚裔的外表而遭受质疑。
亚洲面孔成“原罪”,澳籍华裔也难逃歧视
01:
C是一个澳洲华裔,祖籍福建,父母都是马来西亚华人,很早就通过移民来到了澳洲定居。她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澳洲人,完全不会讲中文,除了皮肤外表是黄种人,思维观念、文化语言早已全盘西化,也就是我们偶尔开玩笑所说的外黄内白的 香蕉人 。
C向我讲道: 那是我还在很小的时候,大概七八岁。我正在路边走着,有一辆车突然就开到我面前,车里的人对着我大叫 滚出澳洲,滚回自己国家去! 我当时很不解,我能去哪儿啊?澳洲不就是我的国家吗!
如果说第一代华人移民在文化、语言、思维、举止方面都与西方不尽相同,他们会受到的歧视还算事出有因。那么这个生于澳洲长于澳洲的女孩儿的遭遇则让我更为惊讶:除了一张亚裔面孔,她与本地白人全然一样,原来只因为容貌也难逃被疏离的命运?
C继续讲她的经历: 有一次在电车上和一个白人老奶奶聊天,然后她夸我的英语说得和本地人一样好 可她本身就是本地人,英语原本就是她的母语。所以C无奈地得出一个结论:澳洲的白人似乎总是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看到亚洲人就默认他们说不好英语。
很多中国人乃至亚裔都曾经在澳洲有过被人当面质问 Can you understand English? ,这种问题听到耳朵里常常让人觉得带有十足的羞辱性和攻击性。
暂且不论这是否算种族歧视,至少这足以说明澳洲本地人对亚洲人建立认同感的时间要比对其他白人的时间长。人天生都是更易于接受同类而排斥异类的,当本地人无法在短时间内扫描你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从而判定你是否是他们的同类时,面孔的不同就成了最为直接的分辨方式了。在不少本地白人的心里,只要是亚洲面孔就会被界定为外来人口,因而华人要融入本地文化圈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像C这样的澳籍华裔女生,或许还可以通过与本地人的更多交流,以及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认同感,最终抵消掉不同外表所带来的疏离感。而作为由内到外都带有异域风情的留学生、新移民或来澳工作人士,我们的心里则要时时悬着一种无法消除的作为外来人士的谨慎和不安。一旦这种敏感的情绪被当地人的某些不恰当言行所激化,种族矛盾也就随之产生。
事实上,澳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移民国家,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早的移民主要群体是欧美白人。1901年起澳洲曾一度推行臭名昭著的 白澳 政策,公然歧视原住民和其他种族,这个政策直到1973年才被正式废除。大规模的亚洲移民则是在20世纪之后才形成的,近几十年,随着亚洲和大洋洲的经济教育往来增多,亚洲新移民人数更是以几何速度增长,逐渐动摇了白人在澳洲的绝对地位,这个现象触动了澳洲发展历史遗留在当地白人思维观念中的优越感,歧视行为由此而来。
澳洲最早的华人移民一般要追溯到19世纪中期的淘金热,很多澳洲华裔其实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好几代,甚至比许多白人新移民的历史还要早。澳洲白人与澳洲亚裔无非是一个先来后到的关系,都是所谓的 移民 ,真正的所谓 本地人 ,其实是在澳洲已经生活了几万年的土著。既然如此,谁有资格来界定何谓 外来人口 ?谁又能命令谁回 自己国家 呢?严格说起来,最有资格的反而是曾遭歧视的土著人,这倒颇有些讽刺。
土生土长也难避冲突,亚裔面孔成“原罪”
01:
C是一个澳洲华裔,祖籍福建,父母都是马来西亚华人,很早就通过移民来到了澳洲定居。她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澳洲人,完全不会讲中文,除了皮肤外表是黄种人,思维观念、文化语言早已全盘西化,也就是我们偶尔开玩笑所说的外黄内白的 香蕉人 。
C向我讲道: 那是我还在很小的时候,大概七八岁。我正在路边走着,有一辆车突然就开到我面前,车里的人对着我大叫 滚出澳洲,滚回自己国家去! 我当时很不解,我能去哪儿啊?澳洲不就是我的国家吗!
如果说第一代华人移民在文化、语言、思维、举止方面都与西方不尽相同,他们会受到的歧视还算事出有因。那么这个生于澳洲长于澳洲的女孩儿的遭遇则让我更为惊讶:除了一张亚裔面孔,她与本地白人全然一样,原来只因为容貌也难逃被疏离的命运?
C继续讲她的经历: 有一次在电车上和一个白人老奶奶聊天,然后她夸我的英语说得和本地人一样好 可她本身就是本地人,英语原本就是她的母语。所以C无奈地得出一个结论:澳洲的白人似乎总是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看到亚洲人就默认他们说不好英语。
很多中国人乃至亚裔都曾经在澳洲有过被人当面质问 Can you understand English? ,这种问题听到耳朵里常常让人觉得带有十足的羞辱性和攻击性。
暂且不论这是否算种族歧视,至少这足以说明澳洲本地人对亚洲人建立认同感的时间要比对其他白人的时间长。人天生都是更易于接受同类而排斥异类的,当本地人无法在短时间内扫描你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从而判定你是否是他们的同类时,面孔的不同就成了最为直接的分辨方式了。在不少本地白人的心里,只要是亚洲面孔就会被界定为外来人口,因而华人要融入本地文化圈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像C这样的澳籍华裔女生,或许还可以通过与本地人的更多交流,以及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认同感,最终抵消掉不同外表所带来的疏离感。而作为由内到外都带有异域风情的留学生、新移民或来澳工作人士,我们的心里则要时时悬着一种无法消除的作为外来人士的谨慎和不安。一旦这种敏感的情绪被当地人的某些不恰当言行所激化,种族矛盾也就随之产生。
事实上,澳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移民国家,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早的移民主要群体是欧美白人。1901年起澳洲曾一度推行臭名昭著的 白澳 政策,公然歧视原住民和其他种族,这个政策直到1973年才被正式废除。大规模的亚洲移民则是在20世纪之后才形成的,近几十年,随着亚洲和大洋洲的经济教育往来增多,亚洲新移民人数更是以几何速度增长,逐渐动摇了白人在澳洲的绝对地位,这个现象触动了澳洲发展历史遗留在当地白人思维观念中的优越感,歧视行为由此而来。
澳洲最早的华人移民一般要追溯到19世纪中期的淘金热,很多澳洲华裔其实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好几代,甚至比许多白人新移民的历史还要早。澳洲白人与澳洲亚裔无非是一个先来后到的关系,都是所谓的 移民 ,真正的所谓 本地人 ,其实是在澳洲已经生活了几万年的土著。既然如此,谁有资格来界定何谓 外来人口 ?谁又能命令谁回 自己国家 呢?严格说起来,最有资格的反而是曾遭歧视的土著人,这倒颇有些讽刺。
先F*cking,再Sorry,“政治正确”推动环境改善
01:
有意思的是,就在我和C聊天后的第二天,我也经历了一次明面上的种族歧视。
那是一个傍晚,路上熙熙攘攘都是行人,两个白人倚靠在路边的墙上聊天,我刚好从他们身边经过,擦肩而过一刹那,一个刺耳的 F*cking Asian 飘进我的耳朵。我一脸惊愕地回过头,发现这两个白人其实正在投入地聊天,并没有注意到我这个Asian的存在。在感受到我的目光后,那个始作俑者愣了一秒,立刻小声局促地说了句 Sorry 。我由此猜想,在很多没有亚洲人的场合,某些白人大概不会遮掩这种打从心底的蔑视。
平心而论,澳洲的种族歧视正慢慢得到改善,大多数当地居民对待外来人口还是十分客气友好的。把种族歧视明明白白写在脸上、挂在嘴边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因为种族歧视是 政治不正确 的,因而我至少在最后还是得到了那人的一句抱歉。
不过,有的时候种族歧视仍会似有若无的藏在空气里,埋在部分人的潜意识里,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跳出来刺痛一下我们这些 外来人口 的神经。
我们能找出很多答案来回答 为什么中国人在国外被瞧不起 这类的问题,比如部分中国人在公共场合举止行为缺乏礼貌、做生意投机取巧偷工减料,或者中国人勤奋努力拥有强大竞争力抢夺资源,还有西方媒体由于危机感而恶意的抹黑等等。外国人给华人,以及我们给自己都贴过不少诸如此类的标签,不可否认种族歧视与这些标签有很大程度的联系。有些澳洲白人对华人充满消极印象,谈论华人时都是以上那些论调,一副一概而论、了然于心的样子,可实际上,他们自己甚至都没有真正和华人打过交道。对这样的人来说,种族歧视或许只是一种对陌生异类的本能抗拒。
移民、碰撞、磨合和同化,消除歧视需要时间
01:
C后来去了美国旅游,回来之后我问她感想,她说: 我很喜欢美国,那里的白人、黑人、黄种人好像都非常适应彼此的存在,不会有不同圈子各自抱团的情况。大街上不同种族的人都可以手挽着手亲密地走在一起 就像他们已经彼此融合了很多年的样子。
种族歧视是一个太普遍的问题。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与异族人的融合都需要经历漫长的磨合。不论是古代中国的民族融合,还是近代美国的反种族歧视运动,哪怕是在幅员辽阔的国内,同为炎黄子孙的我们都无法避免遭遇对其他地方文化的刻板印象,都可能会在试图融入一个新群体新城市时遇到挫折,更遑论肤色、地域、文化、语言都不同的各个人种生活在一片土地上所面临的问题了。但是,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澳洲不同的种族最终会成功融入接纳彼此,并习惯彼此的存在,然后再接着迎来新一轮的移民、碰撞、磨合和同化。
所以我想,澳洲需要的,大概也只是时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