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白皮书显示,2019年社交电商交易规模已经占到全国网络零售总规模的近两成(19.4%),并预计今年社交电商交易额将达到3.54万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可达30%。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运营模式、流量获取方式的不同,目前社交电商主要分为拼团型、分销型、内容型和社区团购型,并在近年涌现出了一批像拼多多、爱库存、小红书等典型的社交电商企业代表。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社交电商交易额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市场规模增速在逐渐放缓。白皮书数据显示,2019年社交电商市场规模增速下滑比例高达21.47%,这意味着红利有被瓜分的趋势,社交电商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面临激烈的竞争及相关风险。
此外,政策规范与行业标准的不完善,导致可能存在监管真空后交叉地带,社交电商行业发展还处于“野蛮生长”的中后期阶段,行业管控仍有待加强。
拼团型、分销型模式合计市占率将超70%
白皮书显示,2019年拼团型社交电商规模大约为1.01万亿元,占整体社交电商交易额的49.16%,预计2020年这一占比将超过50%。拼多多作为该领域的代表处于领先地位,除此之外,主流电商平台推出的苏宁拼购、京东京喜等平台的发展亦十分迅猛。
值得注意的是,分销型社交电商交易规模增长迅速,预计2020年分销型社交电商交易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约占整个社交电商规模的20%左右。
分销型社交电商代表企业爱库存(梦饷集团)后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五购物节”期间,其平台GMV同比增长超过400%,同时,平台上还涌现出一批5天销售破百万的店主。
对此,梦饷集团联合创始人、CEO冷静在白皮书发布现场表示:“区别于纯粹复制模式的公司,以去中心化为销售逻辑的爱库存,利用社交渠道,将不同的货放到百万店主形成的“店铺”中售卖和轮转,不仅不会产生额外的流量成本,还会形成一定的杠杆效应,撬动新的经济模式。”
除以上两个模式外,白皮书显示,内容型社交电商市场份额成逐年下降趋势,社区团购型社交电商模式发展趋于平缓。凯度中国发布的《2020社区团购白皮书》预计,2020年社区团购型社交电商市场规模可达890亿元。
也正因为这些发展相对较快的企业以及迅速崛起的行业新秀的存在,社交电商整个行业的发展被持续看好。
事实上,无论是政策环境的利好、万物互联等技术进步,还是“去中心化”趋势带来的广阔市场空间,社交电商都有望迎来持续放量增长。
在流量生态方面,已经成为国民级应用的微信生态正大力发展小程序;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与直播平台也在构建电商新生态,社交电商构建“熟人经济”与“粉丝经济”并行的流量新生态,为社交电商的形式创新提供持续动力。另一方面,良好的用评价机制与合理的信用交易模式也在有效促进“社群经济”的健康发展。
据此,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在发布会现场发表观点认为,疫情大大加速了社会整体的数字化进程,其中生鲜电商、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和直播带货、小程序电商等社交电商发展迅猛。
“对于社交电商的参与主体,一方面要看到社交电商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加大投入、重视创新,把创新能力作为自身商业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应高度重视行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抵御住短期利益的诱惑,注重行业的长远及可持续发展。”他补充道。
然而,社交电商行业的高速发展,伴随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势必会出现一些“成长之痛”,行业发展过程中相关风险亦会增加。
如社交电商供应链及服务链的闭环与效率不足,将直接影响消费者体验与粘性。在这方面,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企业已较为成熟与完善,但一些中小型企业在一些环节、场景中仍有许多不规范之处。
此外,还有政策规范与行业标准尚不完善,导致可能存在监管真空或交叉地带,个别商家以次充好、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或开展拉人头、多级代理等违法违规经营活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对行业口碑亦会产生负面影响。
“要高度重视行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抵御住短期利益的诱惑,注重行业的长远及可持续发展。”李鸣涛补充说。
因此,这就要求社交电商企业在规范合法运营的前提下去开展企业的经营活动,并承担行业主体责任及社会责任。与此同时,社交电商企业也应更加贴近市场需求,顺应市场变化,始终保持模式、技术等的创新,如通过算法建立迭代流量分配方式,增加供应端、物流端等用户粘性,进一步挖掘社群经济价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