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262-260年),秦国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此战构成了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最终秦国胜利,占领长平,赵国的国都邯郸门户大开,开始面临灭亡的危机了。
一,起因
公元前前262年,秦国为打开与赵国直接面对的通道,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韩国的国君韩桓惠王让上党郡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冯亭不愿降秦,便派遣使者通报赵国,要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和平阳君赵豹商议此事,平阳君主张不接受上党郡,他认为冯亭不将上党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赵孝成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商议,二人劝赵孝成王接受冯亭的上党郡,他们说:“发动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从这些讨论看,赵国还是爱谈小便宜的。因为那时的中国,奉行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唯君主有出让土地的权力,百姓根本没有发言权,没有法理支持。赵国接受上党,必然引起秦国的不满(其实列国都有看法,只是不说而已,毕竟对手是“暴秦”),也给秦国决定出兵攻赵留下了渴望得到的口实。
其实,赵国君臣的这种商议本身就多此一举。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掉。秦国进攻韩国的目的已经很明确,就是准备打出一条通道,直接与赵国“对话”。因为“战国七雄”中,唯有赵国还具备与秦国一拼的实力,而且在很多次秦国的行动中,都是因为赵国插手,坏了秦国的好事。秦国的报复不可避免。接受上党,与秦国进行殊死一战是大势所趋。但赵国君臣表现的很像一位初级“棋手”,立足于走一步看一步的计谋上。
秦国的左庶长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了上党。随即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最初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但两国军队的战斗力在此时体现出了明显的差距,几次战斗下来,赵国损失了一员裨将,六名尉官,还丢失了两道防线。
赵军数战不利,赵国的主将廉颇放弃对攻,决定依托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营垒,固守不出,疲惫秦军。任凭秦军屡次挑战,赵兵都坚守不出,准备以以逸待劳的方式首先挫杀秦军的锐势,然后等待有利时机再出击。这种战法使廉颇无愧于名将。因为两国在政治上的原因,导致了两国士兵,也包括两国的生产者在积极性上的差距,这的确不是一个将军所能解决的问题,但能够审时度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弥补战斗力方面的不足,这位老将是很优秀的。
打到这里,战争即进入了胶着状态,赵军只要坚定地坚守,秦军就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假如秦军知难而退,战争就此结束,赵国算捡了个大便宜。假如秦军坚持不退时,真正能够对战争结局起决定作用的地方,就落到了两国的“总参谋部”,一个真正体现综合国力的地方。
二,战略思想的差距
由于秦国攻韩的目的就在于攻击,打击赵国,使各诸侯国都完全彻底地看起眼色行事,不断蚕食至一定程度时,完成自己的统一大业。此时,即意味着大决战提前来临了,秦国上下几乎都踌躇满志地在准备着此次的决战。因此,即使面临着前线止步不前,后勤运输线漫长,劳师靡众的窘境。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产生的对胜利的渴望,使他们有信心战胜任何困难,去争取这场战争的胜利。
但赵国显然还没有这种“野心”,甚至还沉溺于做一个“江湖好汉”,仗着自己的“功夫”不错,有时出去主持一下“正义”,有时也欺负一下别人,大多数时还是在家孤芳自赏。全然没有想到,自己已经成为人家的“眼中钉,肉中刺”,必须除掉的对象。因此,对形势产生了完全错误的判断,以为略施一些计谋或手段,秦国就会知难而退。毕竟,漫长的后勤运输线和巨大的前线战争消耗对秦国产生的战争压力也十分巨大,赵国难受,秦国也受不了。诸不知,秦国早已下定了持久作战的决心和积极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