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百万之众,对阵数年,胜负似在一念之间。千百种解读,千百个侧面,赵括的最后时刻不应该被遗忘。
赵虽劲勇,但在国内焦躁情绪和粮草不济的双重压力下,被秦军所惑,先发制人变成了后制于人。悲凉九月,秋风掠过,寒意渐浓。数十万赵军在丹河西岸浴血奋战之后,终于回到了丹河东岸,被压缩在泫氏、故关、长平三点之间的小东仓河峡谷地带。
残阳如血,物是人非,原本固若金汤的赵军阵地,已经陷入绝境。北面的百里石长城原是战略预备队驻防,东面的大粮山原是屯粮之所,都已落入秦军之手。赵军四十余日粮草不济,近观对山,秦军势壮,遥望邯郸,援军无迹。不管后世如何评说赵括,此时此刻,数十万铁血将士,无一人不是男儿。无人怀疑他们的统帅,人相食而军不散,身必死而志犹存。他们擦拭刀枪,包裹好给家中最后的书信,任由伤口渗血,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最后时刻。
中军大帐之外,不少将士跟随了赵氏父子两代人,他们默然无语,唯将令是从。大帐之内,赵括想带这些赵军的种子回家,出去多少是多少,但也做好了最坏准备。和秦军鱼死网破,尽可能多杀伤秦军,多杀伤秦军一人,他日站在邯郸城下的秦军就少一人,这或许是能为赵国能做的最大贡献了。
血染征袍,心静如水。赵括沉思之后,选定故关作为最后的突围方向。故关为百里石长城关隘中部,为秦新军防守,殊死一搏,或有一线生机,越过故关,通过滏口陉,邯郸在望。故关正面狭窄,赵括集合精锐,并重组了指挥体系,试图在一个点上形成对于秦军的优势。军分四队,赵括自领一队,向故关发起了轮番进攻,形成了持续冲击。数万赵军将士无视生死,如惊涛拍案,猛击秦军阵地。纵是身经百战的白起,也不禁叹服赵军之勇,深知此为大秦心腹之敌,绝不能留。秦军居高临下,占尽地利,箭如雨下,秦军源源不断汇集,故关被赵军撕开口子,旋即又被补上,此处成为秦赵两军的绞肉机。
秦弩再次改变了战局。当秦军发现了赵括位置后,迅速调集力量,箭雨向缠斗在一起的秦赵两军倾泻而下,一切恢复了平静。此时,秦赵两军的尸体或许已经填满了故关之下的沟壑。
赵括败了,注定无法摆脱纸上谈兵之名。但这支赵军不愧为铁血之师,深深震撼了惨胜的秦军,这支秦军已经无力单独发动邯郸之战了。国无死士不宁,这或许就是日后秦国不敢轻易攻击邯郸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