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字伯约,今甘肃天水甘谷县人。他27岁以前是魏国的天水郡中郎将。在他27岁那年,诸葛亮一伐中原,兵围天水,天水太守马遵怀疑姜维等人叛国,于是关闭城门。姜维等人走投无路,只得降了诸葛丞相。
关于这件事,史书上还有另一种说法,即伯约回到冀县后,那里的人民推他为代表,向丞相投诚。不管怎么样,从中都可以看出,伯约降蜀并非出于自愿。
诸葛亮对于伯约降蜀非常的高兴,他写信给蒋琬等人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也就是说,诸葛亮十分肯定伯约的才华,认为马良等人都比不上他。而且诸葛亮对于伯约心存汉室之心十分赞赏。其实伯约会心存汉室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喜欢郑玄的学说,也就是说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与汉末清流派的思想应该是有共同之处的。而从诸葛亮写给蒋琬等人的信中,也可以看出诸葛亮有意栽培伯约的一番苦心。诸葛亮死后,伯约会多次对魏用兵,也是诸葛亮苦心栽培下其思想对伯约潜移默化的结果。而后来伯约在生活上的作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诸葛亮生活简朴的影响。从诸葛亮到伯约,蜀汉官员基本上都是以廉洁为荣,从而形成诸葛亮系列的蜀汉官员形象。
诸葛亮死后,伯约曾十一次用兵,但都收获不大。其中延熙十六年,十八年的战役均获得大胜,其余战役,均为大败或不克。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伯约力图复国,但由于魏军官胡烈说伯约妄图尽坑魏兵,于是魏军便在某天暴动起来,杀了伯约与钟会。
对于伯约的一生,民间多传认同说法。而历史学家和批评家却大多持否定态度。对于伯约的一生,功过实在难以评定,小女子个人认为,伯约在历史上不管功过如何,都不应该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出现。
对于伯约争议最大的是北伐事件,个人认为,伯约北伐有利有弊,而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即使是利大于弊,这也是唯一的出路。
首先,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姜维执行的北伐政策是蜀汉稳固防守的有力保障。自从诸葛亮北伐以来,魏就已经将蜀列为第一大患,无时无刻都想出兵灭之。只要一有机会,魏便会迅速集结其兵马攻蜀。在当时的条件下,司马氏代魏已是无可避免的了。而只要司马氏一完成代魏的工作,就必然会迅速集结兵马,出兵灭蜀。而姜维掌权蜀国后,他虽然处在兵少将寡和转运粮草困难的不利条件下,仍屡次对魏采取主动攻击。而连年的征伐使曹魏仅仅腾出两次机会南征蜀汉(曹爽和钟会两次)。因此蜀汉北伐就是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破坏魏建立伐蜀军事前线的计划,使曹魏几乎无法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集中兵力全力攻蜀,使蜀汉政权得以在文伟死后依然能存在多年。后来司马家族在未建立好伐蜀前线的情况下不顾一切伐蜀,虽胜利但自身也损失不小。而且北伐也起到了练兵的作用。如果一味地进行所谓的休养生息。那么军队就会缺乏实战经验,而且国人亦会出现不思进取的情绪。一旦敌人来犯,蜀汉必亡。而后来钟会以压倒优势攻蜀,蜀兵依然能够打得钟会想退兵,当中固然是姜维固守剑阁天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蜀兵的战斗力也不可忽视。正是由于姜维多次北伐,使得蜀汉士兵的战斗力得到大大提升,才使得钟会困死剑阁,无计可施。要不是后主昏庸,必定功亏一篑。
其次,从经济角度来看,第一,战争是肯定要消耗国力的,问题是你怎样去补充。姜维北伐消耗蜀汉国力无可否认,但是消耗实际上是极其有限。首先,将蜀锦出口(对魏、吴、越南、罗马出口)作为军费来源大头,而蜀锦的生产却是国营,不累及百姓。同时大力发展盐铁业,将武器装备精良化,步兵、弩兵战斗力独步三国,也因此有了决敌之资。因此根本不对民众的基本生存条件造成多大的威胁。只要看看蜀汉后期只发生了两次农民起义就可知,怨言是有的,但并非到了怨声载道的地步。否则蜀汉政权何须司马来灭?蜀汉人民早已灭之!
第二,姜维北伐起到了联羌的作用,少数民族对于北伐的物资供给颇为巨大。据《王嗣传》:“大将军姜维每出北征,羌、胡出马牛羊毡毦及义谷裨军粮,国赖其资。可见,姜维北伐少数民族出资不少,甚至到了国赖其资的地步。又何来使蜀汉物资消耗巨大,甚至弄到亡国地步?如果蜀汉物资真的消耗巨大,那么从何解释蜀汉灭亡时提交的国库数据,尤其是其锦匹的库存数居然达到20万匹?所以要说姜维北伐导致蜀汉国力弱到非亡国不可的地步真是荒谬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