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司马懿可除曹魏政权的长远威胁,杀杨修可除曹操父子交接班的短期隐患。
历来在讨论杨修之死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常常被忽略,这个事件就是曹操立嗣事件及其结果。曹操长子曹昂早年随征死于宛城,曹氏政权逐渐做大之后的继承人问题,便成为曹氏内部两大势力集团斗争的焦点。
在立嗣事件中,杨修和司马懿是两个焦点人物,然而命运结局却判若云泥。司马懿不仅辅助曹丕抢来嗣子之位,更是将曹魏江山蚕食到自家名中。然而,造成这种巨大差别的主因并非才能学识,而是身份归属和立场站位把一位长寿老人带向了成功。杨修的才学未见得输于司马懿,为什么被曹操所杀的偏是他呢?个中原因便是明证。
在曹操起家过程中,其身边逐渐形成两大势力集团。汝颖集团以汝南、颖川地区的世家大族为核心,这些文谋之士相继在曹操创业过程中归附而来,掌管文治。谯沛集团以曹操家乡兖州谯沛籍的庶族地主为核心,这些能征善战的武人在曹操起家之初便跟在身边,操控军事。这种以籍贯和门第为归属的两大政治队列,成为曹魏政权人士参与权争过程中迈不过去的槛。
论硬实力(武力),谯沛集团自然当仁不让;论软实力(权谋),汝颖集团却也未必稳操胜券。夺嫡斗争中,汝颖集团拥护年长的公子曹丕,而谯沛集团则拥护公子曹植。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有观点说曹丕曾多次跟随曹操出征,应该跟武将关系更好,理应获得军方拥护。但是曹丕与军将之间的这种“同事”经历,未见得就一定能培养出良好关系。后来曹丕羞辱于禁之事,就可见他对军将的态度。
相反,曹植虽然鲜有战阵经历,但他的诗句中却不乏“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强烈军功情节。这样一个人对军将的亲近,显然会更为热情而真切。所以,谯沛集团在与汝颖集团的斗争中,选择拥护曹植便顺理成章。
那么司马懿和杨修二人是如何选择的呢?司马懿籍贯虽不在汝颖,但其祖父司马隽曾是颍川太守,其家族与颍川势族久有交谊,故此他在政治上倾向于汝颖集团,拥护曹丕。杨修也不是谯沛人士,但他志在辅助曹植争夺储位,因共同的立场而站到谯沛集团一边。在曹丕、曹植储位之争中,给汝颖集团制造麻烦的正是杨修。
杨修以其过人的智谋,屡屡为曹植创造出优势局面。若非曹植性情洒脱,曹丕城府深厚,立嗣的结果很有可能是曹植胜出。希望曹植继位者大有人在,特别是后来谯沛集团因汝颖集团的打压而一蹶不振时,期望以改换皇帝来打翻身仗的心理愈加强烈。公元228年,魏明帝曹睿在继位的第二年出巡长安,“是时讹言,云帝已崩,从驾群臣迎立雍丘王植”。这一事件便是曹植拥护者内心想法的写照,也说明两大集团的博弈并未随立储事件的落幕而结束。
公元217年,最终曹丕被被立为魏王世子,获得了继承人资格。面对并未就此缓和的两大势力集团的争斗,先是魏王后卞夫人出面说话:“王自以丕年大,故用为嗣”,力图淡化立储事件中党派斗争的痕迹。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获胜方汝颖集团并不认为对手能平静接受现实。
甚至在接下去的两年时间中,由于曹操曾在曹丕和曹植之间长时间摇摆,这让胜利的一方不敢高枕无忧地享受胜果,失败的一方也不甘心接受现状,从夺嫡事件中延续下来的斗争甚至有增无减。
如何在自己死后留下一个相对稳定的政局?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便落到了杨修身上。因为他是曹植背后乃至谯沛集团中,唯一有能力改变现状的人。因此,在已立曹丕为继承人的情况下,曹操杀掉这个人便可保证曹植的拥护者在其死后掀不起风浪。最终,曹操“虑终始之变”而杀杨修,百余日后曹操病逝。
事情再清楚不过:杀司马懿,消除的是曹魏政权的长远威胁;杀杨修,消除的则是短期内平稳交接班的威胁。雄才大略如曹操者也仅仅解决了眼前问题,而等到长远威胁成为眼前问题时,曹魏政权已无人能杀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