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是谁预见刘备入蜀必能成霸

刘备自从成为诸侯以后,立刻就引起了天下人的重视,曹操那个“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在他看来,天下能够成为他真正对手的,也就只有刘备了。另外陶谦、孔融、陈登等人更是对他推崇有加,而程昱、周瑜等人则把他看作是天下枭雄,齐劝自己的主公不要给他实际的权力。然而,这些人对刘备的评价是从总体概括方面,不免有失笼统之嫌,而还有一个人对刘备的评价则更具体准确。

这个人是谁呢?

裴潜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人。因避乱来到荆州,刘表以上宾之礼待他。裴潜私下里对关系亲近的王粲、司马芝说:“刘表不是霸王之才,却想以周文王自居,不用多久就会失败了。”于是南行来到长沙。曹操平定荆州,命裴潜为丞相参军,后出京连任三县县令,再回京任丞相府仓曹属。曹操问他说:“从前你和刘备都在荆州,你认为刘备的才略如何?”裴潜说:“如果让他盘踞中原,只能生乱而不能治理。如果让他乘机占据一方险阻,足以成为一方霸主。”

刘备后来入蜀擒刘璋拥有益州,孙权、曹操虽然都和他有过争战,但都没有从根本上给予他致命打击,最终成为一国皇帝,充分证明了裴潜这句话的预见性。其他人对刘备的评价也都对,但总不免失之于笼统或者有就事论事之嫌。如陶谦所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孔融、陈登公推刘备为徐州牧,说只有他可以使徐州“永使百姓知有依归”,于是上书给袁绍,袁绍同意后说:“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代之,诚副所望也。”但恰恰是刘备两次拥有徐州都没有守住。无论是对于汉朝廷还是对于曹操来说,不过是像裴潜说的那样,只是“生乱”而已。就是到了荆州,刘备也是丝毫没有对刘表有所帮助,只是在那儿树立自己的形象,为了自己笼络人心而已。这种对荆州人离心离德的做法,对刘表又何尝不是“生乱”!其他如刘晔说:“刘备,人杰也。”贾诩、程昱、郭嘉、刘巴:“刘备有雄才。”周瑜说刘备有“枭雄之姿”,都是就事论事或者是一种笼统的说法。

刘备在中原不是没有机会,比如说两次的入主徐州。第一次接手陶谦拥有徐州,虽然有袁术和他来争,但他既得到了袁绍的支持,又有内部大族糜竺和陈氏父子的支持,经营好徐州不是没有可能。只可惜他把吕布引狼入室,自己却当了“东郭先生”。吕布当时名声很臭,更换主子比换一双鞋子还快,丁原、董卓都用不起,你刘备那点儿恩德能满足得了这样一个“三姓家奴”的欲望吗?再说了,吕布和曹操血海深仇,有了吕布的徐州,曹操绝对不会忍让,只要得手,必然都会是优先打击目标,这种两面受敌的局面,不是刘备能应付得了的。如果刘备和曹操联手首先解决了吕布,专心向南解决袁术,静观曹操和袁绍争斗,局面不见得会比孙策、刘表差,只可惜刘备做了一个最糟糕的选择,容留了吕布这匹狼。

刘备占领益州后有很多方面改变了过去的做法,如军事上对东吴在荆州有取有舍,而在汉中问题上则是舍命必得,只因汉中不保,益州必亡,这和他在徐州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用人上也同样如此,刘备不再像对待吕布一样,对于不投降的人一概杀掉。在内政上,有人认为蜀国“刑政严峻”是因为诸葛亮,其实这一切都是源于刘备,一个国家开国皇帝定下的基调,后世之人有所修正是可能的,但要想彻底地改变,恐怕是很难很难。

裴潜说刘备“乘机占据一方险阻,足以成为一方霸主”,恐怕不是随口一说吧!而刘备早就对蜀地有所觊觎,蜀地也正是这样的险阻。

裴潜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说上述话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刘备屡败屡战,善于调整自己,这是他区别于一般人的优秀品质,裴潜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才会对于刘备做出了正确的评判。

裴潜后来还担任过代郡太守,只身前往就任,不动一刀一枪就说服乌丸停止了叛乱。曹操时期裴潜担任过兖州刺史。曹丕时期担任过荆州刺史,魏明帝时期担任过大司农,后来担任了尚书令。刘表地域内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后来在曹操、刘备手下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所以说这人才是各处都有的,关键是看这领导者能不能发现和会不会使用而已。假如裴潜一直在刘表地域之内,恐怕民间也仅仅是多了一个读书人而已。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是谁预见刘备入蜀必能成霸  必能  必能词条  刘备  刘备词条  预见  预见词条  
晋朝(含三国)

 谁左右了淝水之战

前秦皇帝调集了百万大军,准备一举消灭东晋。谁也没想到,原本一场胜券在握的战争,变得惨败,因为一句悄悄话,大秦眨眼间就开启了败亡之路,从此一蹶不振,于公元394年...(展开)

晋朝(含三国)

 王羲之为何辞官?

将王羲之的辞官归结为他执着而不圆通的书生气不为官场所容,原是我多年前从清代西吴悔堂老人《越中杂识》的一段话中引出来的结论。我那时还认为,使王羲之“耻居其下”的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