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安禄山趁唐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盛唐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民疏于战,河北州县望风瓦解,叛军长驱直入,仅用了三十五天时间即攻占东都洛阳。
负责守卫洛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退守潼关不出。但唐玄宗听信监军宦官谗言,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唐室处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潼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唐室本可利用此一优势暂时死守,保卫京师。但唐玄宗一心想尽快平定乱事,加之杨国忠痛恨哥舒翰,因此借刀杀人挑唆唐玄宗,放弃天险,20万大军仓促出战,在灵宝遭到叛军伏击,只剩下8000残军惨败而归。初九,崔乾佑攻占潼关,哥舒翰被部将挟持至洛阳,投降了安禄山。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占领长安,并屠城三日。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庆绪杀父安禄山后,自立为帝,并派大将尹子奇率领叛军围攻地处睢阳渠要冲的睢阳城(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自度其实力不足以抗敌,就邀请当时据守宁陵的唐朝名将张巡来协助自已一起保卫睢阳。张巡随即率兵三千入驻睢阳与许远合兵一处,共保睢阳。
张巡(709—758),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史书记载他“博通群书,晓战阵法。气志高迈,略细节,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聪明有才干,举进士,三以书判拔萃入等”。时其兄张晓任监察御使之职,但张巡不依靠其兄走政治道路,而凭借自己的实力出任清河、真源县令,不附权贵,打击豪强, 关心人民疾苦,简约民政,治绩突出,并负节义盛名,深受百姓爱戴。
尹子琦是安禄山特别重视的爱将,至德二年(757)1月,他率13万大军前来攻打睢阳城,其中多是同罗、突厥,奚的劲旅,这些少数民族将领个个骁勇善战,剽悍无比。睢阳太守许远派兵向张巡告急。张巡部署好宁陵守卫,带领二千精兵杀进睢阳,与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令姚訚一起共6800人驻守睢阳。敌众我寡,张巡激励将士们说,逆贼乃乌合之众,虽然很多,但不足畏惧,只要上下齐心,必能打退逆贼,且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勇在谋。贼众寡谋,贼骄则无智,乌合之众少谋且犯上作乱,必败无疑。
尹子琦急于邀功,兵临城下,凶猛攻击,城上却毫无动静,待贼爬至梯中间时城上箭矢如雨,敌军慌忙撤退,亦死伤之众。尹子琦反复多次攻城,张巡均身先士卒,从容不迫,指挥若定。叛军死60余将,死伤2万余卒。张巡肃清内部,斩杀奸细田秀荣,唐军士气高涨。张巡将全城军队分区操练,让诸将灵活运用阵法而习兵,还重视内部团结协调和思想教育。至德二载(757)2月,尹子琦增兵睢阳,张巡采取心理战术,打退叛军数次进攻,又用计射伤尹子琦。叛军士气低落,巡不但擅长守城,也注重攻心,瓦解敌军。史载:“贼士攻城者,巡以逆顺说之,往往弃城来降,为巡死战,前后三百余人”。至德二载(757)7月,叛军增兵数万,尹子琦更加嚣张。睢阳城的形势更加严峻,大敌压境,城内军粮紧缺,全城军民每日每人分米1勺,与树皮、茶、纸熟牛皮混合煮食。将士们日渐消瘦,但士气不减。分布睢阳附近唐军,个个观望,既不运粮补给物资,更不出兵相助。尹子琦报仇心切,连连猛攻睢阳,城内将士饥病交加,急剧降至一千余人。张巡只有守城,而无力出击。叛军修造带轮云梯,上有一笼,装精兵200人与其上。推至城边,准备跃墙攻城。张巡急命人暗中将城墙凿穿三个洞,等敌人云梯推进,即出一带铁钩的大木,将云梯钩住使其不能退,再出一木顶住云梯,使其不能放,敌人进退不得时,再出一木。木末端置一铁笼,内装燃烧的易燃之物,将敌云梯烧断,梯上之兵尽被烧死。睢阳城上有观察敌情的“暗哨”,敌每攻城必吃大亏。尹子琦命人造“钩车”,顶设铁钩,“暗哨”被毁。张巡命人在大木顶端扎上铁链、铁环,套住钩车车头,挂入城内,截去铁钩。巡又破尹子琦的“蹬道”。尹子琦机关算尽,损兵折将,终无机可乘。当睢阳告急时,附近的几支军队,或畏惧叛军气焰,或忌张巡、许远威名,均不出师援救。张巡派南霁云“南八”去借兵,他只从宁陵借到3000人,入城内时死伤过半。叛军知晓守军“外援绝,围益急”。
当睢阳粮尽时,将士曾提议弃城东奔,得粮食后,与敌军决一死战,张巡、许远认为,睢阳是豫东门户,中州锁钥,江淮屏障,河洛襟喉,叛军据而有之,必将战火引向江南,大唐便失去粮饷供应。更何况城中将士被饥病、战争折磨得无力逃奔,不如坚守孤城,以待朝廷援军的到来。相持到10月初,城中完全绝粮,连树皮、茶纸也吃光了,将士就杀马而食,战马杀光了,就罗雀掘鼠而食。尹子琦带领叛军最终将西南城门捣破进城,张巡等人被俘。尹子琦几次劝降张巡,得到的都是连连痛骂,“吾欲气吞逆贼,顾力屈耳”。张巡、许远、南霁云等36人不屈而死。睢阳城破三日后,唐朝廷新任命的河南节度使张镐率军赶到,大败叛军,重新夺回睢阳。
睢阳之战,张巡从757年1月开始,到757年10月陷落,苦撑十个月,屏障了江淮半壁江山,是抗击、牵制安禄山叛军的著名城市攻坚战。当时,朝廷仅剩长江、淮河流域的赋税支撑着,睢阳位于大运河的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流域的重镇,如果失守,运河阻塞,后果不堪设想。尹子奇为报屡败损目之仇,使安庆绪前后大兵几十万人被张巡所牵制。睢阳坚守10月之久,在此其间朝廷不断地得到江淮财赋的接济,已完成了恢复、准备到反攻的过程,前一个月已收复西京长安,在睢阳陷落后10天又收复了东京洛阳,叛军再也无力南下。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阳坚守。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在《<张中丞传>后叙》一文中评价此次战役: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睢阳之战保住了江南,保住了大唐,使得中华文明的火种在强盗的铁蹄下幸存了下来。
天下不亡,其功不可灭!中华男儿,悲哉!壮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