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武媚娘一登上后座,立马成了一架永不停息的行政机器,加上唐高宗李治的“甩手掌柜”性格,武后更是如鱼得水,处处在大唐政界留下她的印记,史载“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不用过多解释就知道武后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主,有呼风唤雨的本事,叫谁生就生叫谁死必死。
在她“登基”后的最初五年(也就是李治没有完全“病休”的时候),“广弄冤案,天下森森”,严厉打击大量政敌,反正曾极力反对武媚娘称后的老鸟集团(基本上也就是这帮老鸟把娘娘腔抬上台的,比如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两位顾命大臣就是李治能当上太子的主要功臣,李治也可谓是娶了媳妇忘了“爹”的相样板)大部分折戟沉沙,先是因书法精妙能看出王羲之手笔真假而被李世民赏识的褚遂良,被免去尚书右仆射之职(宰相级数的),后来还一贬再贬,由潭州都督转桂州(今广西桂林)都督,又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由世界大都市一直赶到当时鸟不拉屎未开化的越南,那种郁闷之情可想而知(估计面对荒漠也没了写遒劲书法的心情了),不出三年就死于任所。武果然对敌人是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有仇不报非君子的辣劲,要做到除恶务尽。
当然,要打倒政坛“巨无霸”长孙无忌就有点难度。当时同样是武媚娘“眼中钉”的长孙无忌身份和褚遂良有点不同,他既是关陇贵族集团的代表,也是顾命大臣的头子,标杆式人物,最重要的是他是天子的亲舅父,也可以说没有长孙无忌就没有李治的天子宝座,所以要打倒他的无疑是要复杂得多,因为他的这么多显赫的身份也就是他的“免死金牌”,武媚娘再激进也不能不投鼠忌器,她忌的当然也就是亲密爱人李治的态度,一下子把天子的舅舅搞垮,别人怎么会不唱衰李治呢?人在这个世界上还真是环环相扣,互相牵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尤其是牵涉到方方面面利益的政坛,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不能轻易独善其身。反正,武媚娘要打倒长孙无忌比打倒褚遂良曲折得多,尽管长孙无忌正是武媚娘最需要打倒的主。
当然,出了名多权谋的武媚娘绝对是能找出干掉长孙无忌的计策的,时间问题而已,连没有一点过错的王皇后都被她无中生有一个“杀女儿”嫁祸于人的“超高动作”成功打倒,她就不相信长孙无忌屁股没屎,即使是没有什么大的把柄给我抓住,我也可以参照打倒王皇后的那一套炮制一个出来嘛,“空手套白狼”的招数还不会?只要时机配合,我就不相信甩不掉这烫手山芋,武媚娘在心中暗暗冷笑起来。
机会终于来了,就在倒霉的褚遂良在偏远的越南蛮荒之地郁郁死掉后不久,聪明的武媚娘终于也找到了置褚遂良政治盟友长孙无忌于死地的一条绝妙计策,也就是用起来十分得心应手又不费多少政治代价的谋反罪,当然这次武媚娘继续沿用了她对付王皇后的套路,那就是“无中生有”,这个原本就是不用多少投入就生产出效益的“高招”。
其实,无中生有的计策在什么时候都可以用,为什么武媚娘要等这么久呢?那当然是要等合适的时机了,因为无中生有不能与胡编滥造同日而语,不然被人家反过来证死自己就不好玩了,所以说造谣也需要高智商啊,世事洞明才是学问。因为武媚娘等了很久,才等来一桩严重的“朋党案”,那就是韦季方朋党案。
公元659年,在武媚娘的授意下,为武媚娘上位十分卖力的许敬宗借处理太子洗马(为太子掌管书籍,不是为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朋党案之机,顺手牵羊巧妙地诬奏韦季方与长孙元忌构陷忠臣近戚,目的就是要抢班夺权,扶植自己的亲信,进而谋反。谋反可是死罪,这个李治一听就惊得合不拢嘴,然后回过神来才大摇其头,说是舅父扶我上位的,等同于再造父母,他要造反早就反了,还等到现在啊?然后又一甩手发回给许敬宗重审。当然重审的结果也是维持原判,大概是多了一些对长孙无忌十分不利的关于韦季方“揭发”长孙无忌谋反的“供词”,而这些都是由大手笔许敬宗用写小说的笔法编造出来的。
面对如此“铁证”,李治立马放声大哭,好像是在怪恩重如山的舅父不自尊自重,可谓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的天下难道不就是舅父你的天下吗?为何如此愚蠢做跳梁小丑呢?怪不得那么起劲反武媚娘为后了,原来是有了自己的如意“小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