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创造多个第一的历史猛人,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多重建树,在文化上也不遑多让,建树颇多。一般来说,汉武帝在文化建设方面,在统一思想、设立大学发展教育、成立文化机构和大力开展文化活动等都有不俗表现。
历来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不分家,甚至于是“连体婴儿”,因为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而且作为铁腕治国的强力皇帝汉武帝,既然推行了政治、经济的大一统,那么文化也绝对是与此匹配的大一统,不然的话就会是“瘸腿马”,会走得不顺畅甚至于是步履蹒跚,联想到现代的政经和文化改革,如果不配套,那么也只能是“营养不良”的空想,很容易先天不足而招致失败。
闲话少说,现在我们就先切入汉武帝的文化频道。
我们也知道,汉武帝的文化大一统是首先从思想领域强力介入的,说白了就是那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统江湖,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因为随着西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加强,要统一思想也有了必要和可能。随着汉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造就的经济和军事的极盛,西汉前期盛行的“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经和雄心勃勃的汉武帝的有为政治不相适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文化生态和宽松政治经济环境,越来越成为中央集权政体的障碍,甚至于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这正如大儒董仲舒所说,要一统天下,只能有一个主义,一种思想。不然人多嘴杂,各自为政,老百姓不知听谁的好,政令不统一就容易造成混乱,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于是,出于巩固专制统治,他慷慨激昂地对铁血皇帝汉武帝献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也就是不是六艺之列不符合儒家思想的人,都不许其发展下去,说得文言点,就是他的那个著名的“独尊儒术“的主张,说白了就是要用孔子学说来统一思想,以便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成国人的思想改造。
正为思想杂乱无章而无比苦恼的汉武帝一听,如醍醐灌顶。想想,儒家强调的仁政思想经过改造,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于是,汉武帝立马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也轻而易举实现了思想的统一,从此确立了最核心的文化国策和根本纲领。
那么,以下我们先来表一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能顺利出笼的具体历史背景。
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能顺利实施,这个基本上是政治转型的需要,所以也必须要进行文化转型,也就是配合政治改革的需要,思想也必须要跟上来。前文也说了,针对汉初放任自流的经济和文化生态,有心一统江湖的强力皇帝汉武大帝急需一个高度集权的中央政体来支撑对外用兵和对内兴作,以减少不必要的掣肘。于是雄心勃勃又好大喜功的他向社会贤达与学界精英连下三道策问,史曰:“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上有所好,下必趋之。时势造英雄啊,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由此横空出世,脱颖而出,也该知时而进的老董发达一回啦。
话说公元前135年,汉初黄老之政最后的“坚强堡垒”窦太后(汉文帝皇后,汉武帝的祖母)适时地死去,上台几年也总是遭到“垂帘听政”的少年皇帝汉武帝,也终于适时有了政坛的话事权。
于是,想烧旺三把火确立自己权威的汉武帝便迫不及待地在祖母仙逝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元光元年),下诏招集百余贤良文学人士对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策对,欲闻大道之要是也。
可惜,可能是此前的政治和文化生态的“前摄抑制”效应吧,很多贤良文学人士根本就没有敏锐嗅到天子要搞“新政”搞搞新意思的异味,所以在策论中也根本就是隔靴搔痒,没有说到点子上来。直至看到以研究《春秋》出名的大儒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也就是根据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以及“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学说,提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建议,说白了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才使想一统江湖的汉武帝眼前一亮,这多切题啊,简直就是朕肚子里的一条蛔虫,先知先觉也,寡人要的就是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