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说,高祖之所以拥有天下,完全倚仗李世民的功劳,如果李建成有贤德,不首先发难,太宗迫于形势和下属施加的压力,玄武门之变是不得已而为之。司马光有中肯的评价,也有极高的赞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李世民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高祖召见了李世民,不但没有怪罪他,还抚慰他,得到父亲谅解和认可的李世民,跪伏在高祖胸前,像个孩子似的嚎啕大哭。生在帝王之家,命运不由自己。
李建成和李元吉死后,李世民采纳了尉迟敬德的建议,不追究其余党羽,也不没收充公他们的家产。
李世民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英武刚毅不怒自威,觐见的人一看到他都会手足失措。当他知道别人害怕自己后,每每上朝议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和颜悦色平易近人了,大臣们自然就不再胆怯,心里有什么真实的想法就会表达出来啦。太宗常常对公卿说:“人要想看到自己的样子,一定要借助于镜子,作为君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就一定要善待忠贞耿直的臣子。”
有的大臣请求太宗除去奸佞小人,太宗问他:“奸佞小人在哪?”上书者回答:“臣还不知道,不过陛下可以佯装试探一下,那些坚持真理不屈服的人就是正直的大臣,那些害怕权势顺从圣意的就是奸佞小人。”太宗说:“君主,是水的源头,臣子是水的支流,源泉浑浊还要求支流清澈,怎么可能?君主自己都做欺诈的事,怎么要求臣子们正直呢?朕用诚信治理天下,你的想法虽然很好,但是我不会采纳的。”看到这里,想起《鹤唳华亭》中有一段卢世瑜教育萧定权的剧情,卢世瑜说的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唐太宗就像个谆谆教诲的大家长,他给大臣讲了一个故事,说西域有个商人得到一颗珠宝,怕别人抢去,于是割开皮肤藏起这颗珠宝,他告诫臣子为了身外之物而破坏了自己完美的身体,是得不偿失的,他仰慕前代明君,也希望房玄龄等人效仿历史上的贤相,同心合力,相互辅佐,避免被后人耻笑。
太宗非常注重基层人员素质,为了关注地方官员,他把他们的名字写在屏风上 ,坐卧都能看到,并随时了解他们任职时做的好事和坏事,都一一标注下来,作为他们升迁和降职时的依据。他认为,县令尤其和百姓最接近,必须慎重选择,他还令五品以上的官员积极推荐能胜任者,再择优录取。
谈到盗贼,有的大臣建议用严格的法令,太宗微笑着说:“百姓成为盗贼,是因为赋役繁重,官吏贪污求贿,人民饥寒交迫,所以不顾廉耻。朕要杜绝奢侈浪费 ,减役薄赋,任用清官,让百姓衣食有余,他们就不会盗窃了,何必用严刑重法呢?”果然,几年之后,天下太平,路不拾遗,门不闭户,经商的人随时都能在荒郊野外露宿。
那个时候的太宗就有优才计划了,他让封德彝选拔人才,过了好久,封德彝也没完成任务,太宗问他怎么回事,封德彝回答说:“不是臣不尽心,而是没发现太优秀的人啊!”太宗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你没看到别人的优点,还说天下没有人才?”封德彝听完,惭愧的退下了。
太宗曾经想建一个豪华宫殿,最后想想还是算了,他教育大臣说:“大禹治水的时候老百姓毫无怨言,是因为他做的事都是和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而秦始皇营造王宫,老百姓怨声载道,图谋反叛,是因为秦始皇只顾着自己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每个人内心都有欲望可以理解,但千万不要放纵欲望,要多为国家着想。”贞观年间,民风质朴淳厚,人人穿戴棉麻布衣,不用锦绣丝织,国库充盈,百姓富足安乐。
唐太宗慎终如始:“人言天子至尊,无所畏惮,朕则不然。上畏皇天之监临,下惮群臣之瞻仰,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其高尚情怀,皎如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