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主张文人治国,政治氛围相对宽松,所以,许多文官直言不讳,敢于进谏,他们提出了许多治国良策,大多被国君采纳,同样,言多必失行多必过,做的多了难免出错,但宋朝有不杀文官的政治制度,因此,许多官员一生被贬来贬去,离京外放任职成为常态。范仲淹就是其中之一。
皇佑三年(1051年),快要63岁的范仲淹到青州任职,他上任之初,“岁饥物贵,河朔流民,尚在村落,因须救济”。毕竟花甲之年了,范仲淹年老体弱,但公务繁杂,他经常带病办公,察访体恤民情。
当时河北闹水灾,灾民涌向山东,青州一带也滞留了很多灾民,造成当地物价上涨,粮食价格也是接连升高。范仲淹一方面要解决当地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一方面还要承担上缴皇粮的压力。按照朝廷的规定,青州百姓缴纳粮食要到聊城去。古代没有什么交通工具,从青州到聊城,主要是依靠肩挑和小推车运送粮食,路途遥遥,艰辛万苦,百姓苦不堪言。
经过多方考察,范仲淹想到一个办法。当时聊城的粮价比青州便宜不少,于是范仲淹让青州百姓在当地卖粮,然后派人再去聊城统一代购粮食,就地交皇粮。这样以来,不仅免去了百姓长途送粮之苦,而且平抑了青州粮价,最后,范仲淹还下令把差价的钱退还给老百姓,遇到这样的好官,确实是百姓之福。
范仲淹任职期间,青州民间流行“红眼病”,因为一直没有良方,所以得不到治愈,人们深受病痛之苦。范仲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走访名医专家,倾力支持他们研究,用清澈纯净的甘泉制造出了一种白药丸,免费发给老百姓,红眼病得以有效治疗,疫情很快控制住了。期间,范仲淹还亲力亲为,亲自打水参与制药,调制药丸的清泉被范仲淹命名为“醴泉”,他还命人在醴泉上建了一座亭子加以保护。后人为了纪念范仲淹,就把亭子叫作“范公井亭”。
在民间,关于醴泉还有个传说,说范仲淹在青州任职,当年天气干旱,庄稼受灾,他常常祈雨,一天在求雨的地方,他的脚下竟然涌出了泉水,喷发而出。传说无论真假,故事传递的是范仲淹一颗忧民爱民的衷心足以了。
范仲淹二十多岁入仕,到五十五岁主持新政,在漫长的官宦生涯中,他心系天下,忧国忧民,尽职尽责,不到十年他曾三次被贬,从上书批评宰相,谏言太后还政到献《百官图》,被贬理由不一,每次被贬,一众好友都会为他践行,喝酒赋诗表示祝贺,每一次还都有个幽默欢送词,分别是“此行极光”,“此行愈光”,“此行尤光”,因为好友懂范仲淹,他的每次被贬,也是他在基层服务百姓的最好时机,因为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气度和“退亦忧,进亦忧”以天下为己任的初心始终不变。
途径青州,与友人信步范公亭公园,竹林葱郁,清幽雅静,院内的参天古树,傲然屹立,生机勃勃,井内甘泉,依然清明如镜,这曾是范仲淹臣心如水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