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集团可以说是封建帝国的一颗毒瘤,历朝历代都没能彻底清扫。草根出身的朱元璋,在腥风血雨的战场上,为子孙后代拼出来一个诺大的帝国。朱元璋摸爬滚打几十年,深知这份基业来之不易,他生怕别人篡夺了朱家的江山,清洗完功臣名将后,仍对身边的宦官不放心。
据说在洪武十年的时候,一个老太监在朱元璋批示公文的时候出现一处错误好心提醒了一下。结果朱元璋不喜反怒,立刻下旨把老太监赶出皇宫。朱元璋借着这事儿专门造了一个铁牌悬挂在宫门上,铁牌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宦官的权力顿时陷入谷底,不仅没办法与官吏串通,连安身立命的财产都不允许置办。上帝关上一扇门,总会再打开另一扇窗。朱元璋试图断绝太监干预政权的可能性,但他自己却为太监日后的专权创造了根本性的条件。
朱元璋登基后就开始屠戮功臣,在胡惟庸案后废除丞相制度,权利高度集中在皇帝手里。朱元璋达到目的,看起来非常理想。可是人又不是机器,再多的心力也有穷尽的时候。把所有的政务都堆在皇帝头上,再勤快的皇帝也扛不住。后世的雍正一年到头玩儿命工作,差不多就是把自己累死的。
勤劳果敢的皇帝受不了这种重担,平庸懒散的皇帝更不愿意干这份苦差事,找外援协助必然趋势。在皇帝身边一般有三类人,后宫,太监,官吏。历史上后宫干政的事儿有过不少,但是整体上还是占少数,基本上都在深宫大院那一亩三分地争芳斗艳。
人类是社会性生物,在压力较大的寒冬时节最喜欢抱团取暖。官吏在科举入仕后,会不可避免的加入某个小团体。在朱元璋大开杀戒之后,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被皇帝剐过一刀,官吏们对朱皇室信任度严重不足。
只剩下宦官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基本没有谋朝篡位的野心和条件,对皇帝来说比较容易掌控。明成祖朱棣上位后,没过多久就把朱元璋铁牌上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改成了"内臣不得擅自做主。"
除了需要人手协助之外,朱棣任用宦官委以大任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自己手下的宦官在靖难之役的时候,表现非常勇敢立下过汗马功劳。另一个原因是朱棣在围攻南京的时候,利用过皇宫的太监跟自己里应外合。朱棣担心失意的太监们,会趁着自己龙椅还没坐稳的时候出卖自己。
明朝初期的太监要么是父母养不起送到了皇宫,要么是因为生活困顿把自己卖了。基本上都是孑然一身没啥归属感,太监进宫之后都要从底层摸爬滚打饱受欺凌。现代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生理上有严重缺陷饱受歧视的人一般会有很强烈的"负强化",他们会把全部的精力转移到某个特定的目标上。
朱棣这一放权,对太监们来说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一个个迫不及待的表现自己。朱棣先后派太监李兴出使暹罗(泰国),派郑和下西洋,候显入西域......反响都很不错,于是朱棣就把权力逐渐倾斜给了太监们,试图换取更大的功绩产出。
在朱棣时代还建立了东厂,太监们逐渐掌握了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探民情等权利。如果说朱棣的安排让太监们有了专权的萌芽,那么朱棣的孙子明宣宗就直接把萌芽催生成了大树。明宣宗朱瞻基可能是觉得太监还不够好用,派人在皇宫开设了内书堂,让德高望重们的翰林院学士专门指导。
流氓不可怕,就怕有文化。太监们在良好的环境下,以上位获取权利为目标,用充足的时间全力学习。出了学堂大都能舞文弄墨,办起事儿来虽然犀利了许多,耍心眼欺诈起君主更是不含糊。太监们的地位节节攀升,立地皇帝刘瑾,顾命大臣冯保,九千岁魏忠贤,全都是风骚一时。
地位低下的太监慢慢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机会,很多人削尖了脑门想要钻进皇宫。以至于朝廷不得不明确规定,必须得到官府批准才能进宫当差。私下里自己开刀的被发现了,还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当然这个规定的执行力度并不大,只是客观的反应了当太监的抢手程度。
朱元璋把明王朝当成自家的私人花园,杀戮功臣废除丞相想尽办法扼杀大臣的权力。导致权力出现巨大空虚,给了太监乘虚而入的机会。只能说过犹不及,千秋万代永霸山河这事真不是人力可以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