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英法联军为何只烧圆明园,不烧紫禁城?

近日流行一篇名为《为什么英法联军烧的是圆明园,而没烧紫禁城》的文章。

该文称:法国将军“孟托班”建议火烧紫禁城,但英国在华最高官员额尔金反对,说“烧皇城,相当于烧北京,北京百姓又没惹咱们,为啥跟人家百姓过不去呢?圆明园是个私人园林,还是虐待我们俘虏的地方,就烧这里吧”。

以上表述,与事实有较大出入。

英法联军摧毁圆明园,确有“报复虐俘”的因素火烧圆明园,其实有两次。

第一次被焚

第一次是1860年10月6日~9日,当时英法联军追击清军并为补充水源,来到京郊的圆明园。6日晚间,法军开始劫掠圆明园;7日,英军到达,也加入到劫掠行列。期间有一些建筑被焚毁。①

10月8日,联军圆明园外供大臣居住的房间中,发现了此前被僧格林沁扣押的巴夏礼等37名英、法外交人员的物品,包括“炮兵中校富隆·德·格朗尚的军服,会计师阿代尔的记事本和马鞍,锡克骑兵的马鞭,还有一些英国军官的物品”,并听自村民处听闻揣知“《泰晤士报》记者波尔比的尸体就曾被扔在这里,后来被猪给吃了”。联军推测:“这些可怜的俘虏一定是被带到了圆明园中,并在清军的折磨之下丢掉了性命”。

据法军统帅蒙托邦回忆,被激怒的士兵“放火烧起了房子,要焚烧这个罪恶的地方。……离圆明园最近的房子起火后,火势蔓延到了圆明园,不过只有一个宫殿被烧毁。”②

以上是圆明园第一次被焚的大致情形,受灾范围尚属有限。

第二次被焚

联军第一次劫掠圆明园的同时,曾致书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訢等人,要求释放巴夏礼等人质。

10月8日,巴夏礼等7人被放回;10月13日,北京守城者打开安定门,并释放9名人质,获得联军不破坏北京城的承诺;10月14日,最后两名幸存人质被放回。37名被俘人质中,18人已经死亡,幸存者19人(另一说法是,共39人被俘,21人死亡)。

幸存者自称受到清政府的严重虐待:“我们在这个地方被关了三天时间,手脚都被绳子紧紧地绑着,连动也动不了”“安德森死前两天,他的手指和指甲由于绳索的紧绑而爆裂,局部组织坏死,白色的腕骨露了出来。实际上,在他还活着时伤口部位就已经生蛆,这些蛆从他的伤口内不断爬出来……”。③英军统帅格兰特说,“从已经回来的俘虏身上,我可以想象还被扣留在那个可耻的政府手里的同胞们的命运……我们也知道了可怜的同胞们遭受虐待的各种细节!”。

幸存者的言辞或有夸张,但约一半人质在被关押的20天时间里先后死去,则属事实。

额尔金、葛罗等联军首脑联系到此前在圆明园发现的人质物品,及生还的“赛克骑兵”“法人诺曼先生”等人口述,认定事情的大致情形是:清政府“将俘虏首先解送圆明园,并且就在行宫中,开始施行他的苛刑,终使他们陷于死亡”“使他们在邻近的地方,历经种种苛刑”。④

巴夏礼等人是否曾在圆明园内遭受虐待,是学界长期争议的话题,部分中国学者持不同看法,称之为“别有用心的捏造”。⑤但在当时,额尔金等人是深信人质曾在圆明园内遭受酷刑的。

额尔金急欲惩罚清政府。在他看来,焚毁圆明园是最好的报复手段。理由如下:

“若单要求赔款,在这种扰乱的情形中,中国政府除了民脂民膏以外,也付不出大笔款项。或是要求清政府交出那般苛待英人,和破坏和约的人们,一些可怜的属员,也许要呈献出来作替身了。假如要求僧格林沁本人,中国政府大约不能答应,更决不能实行。只有毁坏圆明园,似乎是唯一的方法,而且这种责罚,仅降在清文宗本身,与人民无关。”⑥

于是,额尔金代表联军,照会代表清政府的恭亲王。照会提出:“关于清廷之罪,未施责罚以前,英政府与统治中国之清朝间,和议尚不能成立。……(圆明园乃)英法侨民所受痛心疾首惨刑而死之地,誓必毁为平地。此条固无须恭王之承认,敝军统帅已决定,即将执行者”。意即:联军会自己动手毁掉圆明园。此外,还要求赔偿英国30万两白银、法国20万两白银。

以上是圆明园第二次被焚的大致情形。“报复虐俘”确实是导致联军焚毁圆明园的重要因素。不过,“报复虐俘”并不是导致联军焚毁圆明园的唯一因素(下文将提及)。

联军不烧紫禁城,与“爱护百姓”无关联军不烧紫禁城,与爱民无关,另有三大原因。

1、英、法两国政府都不希望清政府垮台,故联军尽量避免进攻紫禁城

英方主张拆毁圆明园,法方并不赞同。

在法军统帅蒙托邦看来,圆明园不过是“清帝行幸之离宫”,此处“并未设防备御,亦非敌战之区也;焚而毁之,实系无益之报复。”即便毁了圆明园,之前的“不幸惨酷之事”也“非能因此而补偿”。蒙托邦建议,假若清政府拒绝议和,需要对其作出惩罚的话,不如毁掉“北京城内之宫殿”,“其印象之深,比之仅焚毁一游幸行乐之离宫别馆当远过之”。

葛罗的意见和蒙托邦一致。

其实,蒙托邦也并不是真的想让联军去毁坏紫禁城。法国政府早有训令,战争目的“决不在推翻当今中国之君主”,不希望看到“北京履行其职责的帝国中央政府出现瓦解”,进而导致太平天国“迅速波及帝国其他地区”⑦,使清政府垮台。这将损害法国的在华利益。蒙托邦强调拆毁圆明园乃“无益之报复”,乃是希望说服额尔金不要坚持拆毁圆明园,以免刺激恭亲王,使和议的日期再次被拖延。

英国政府对额尔金、格兰特也有相似的指示。大意是:不要将咸丰帝逼至拒降的程度,致使无法和中国议和,更不可直接推翻清王朝,导致中国陷入无政府状态。⑧焚毁紫禁城,有极大可能会导致联军和清政府之间的战争扩大化,让太平军从中谋利。英军是不会这么做的。

2、联军入城时曾承诺不对北京城进行破坏

联军不肯毁坏紫禁城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进城时和清政府有约定——清军将安定门交给联军联军“不得破坏城市”;“除了将要进驻城里的两国公使的护卫队,联军士兵不可大批入城”。

这是除“惩罚报复”之外,导致圆明园被焚毁的另一关键因素。

联军当时缺少补给,必须在冬天来临之际的11月1日前撤军。但因存在上述约定,必须“遵守交让安定门所定的条件”,故只得放弃“攻击北京和城内任何公共建筑物”(也包括攻占紫禁城)来迫使清政府同意和议的手段。退而求其次,转而将京郊的圆明园作为焚毁目标——

10月19日,英军一意孤行第二次火烧圆明园之后,额尔金也向葛罗解释了不能烧毁紫禁城的原因:“焚烧北京城内之宫殿及其他公共建筑——彼方既已按照条件而开安定门,使我军入城;人以信我而开城,我乃背信而暴行,无心无意,人其谓我何。且如是为之,则和谈终无成望,留守城内之中国官吏,必皆逃走,恐更无人敢议和也”。

略言之,额尔金担忧火烧紫禁城可能使清廷陷入“无政府状态”,进而使联军找不到“议和对象”。这对给养不足、急于早日撤军脱身的联军而言,是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联军中的一位法国军官夏尔·于贝尔·拉佛莱,提供了另一种说法。据该军官称:最先要求摧毁紫禁城的是额尔金,他要“以此证明联军部队到过北京并采取了报复”。这一建议遭到孟托邦和格兰特的共同反对,因为“北京城门是向他们打开的,他们承诺过要维护城内秩序和财产安全,他们都必须在城内避免采取任何过激的行动”⑨。此说有美化法军之嫌,但也从侧面说明,“安定门约定”对英法联军似乎确有一定的约束力。

3、如果火烧圆明园后,清廷仍不屈服,联军极有可能毁掉紫禁城

基于以上两大原因,联军尽量回避对紫禁城的直接破坏。不过,破坏紫禁城仍在联军的预备计划之中。比如,10月17日,额尔金、葛罗曾想警告清政府,“假若到二十日的期限,他们还不接受我们的要求,联军将要把北京城内的皇宫,烧的成为平地”。这个警告没有发出。10月18日,英军第二次火烧圆明园,“三山五园”成为一片废墟。

英军上校卧尔斯莱也回忆:“(当时曾)警告他们如不接受我们所要求的条件,京都本身定要受更大的损害,这是意料中事,并不是空言恐吓。现在城内的皇宫,还仍然没有触动过,倘若他们愿意替主上保留这最后居留的地方,他们应当赶快,不要失去时机”。⑩

略言之,火烧圆明园后,若清政府仍不接受和议,紫禁城很可能亦不免一场浩劫。

综上。联军选择焚毁圆明园,有报复虐俘的动机,也有急于逼迫清廷议和的目的。联军最终没有破坏紫禁城,有不愿导致清廷垮台的考量,也有“安定门之约”的拘束,清廷在圆明园被焚后答应“议和”也是紫禁城幸免于难的关键。网文将联军上述取舍归结为“保护北京百姓”,失之简单粗暴,偏离了历史本相。

注释

①裴广强:《英法联军第一次火烧圆明园诸问题再考》,《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②蒙托邦:《蒙托邦征战中国回忆录》,上海百家出版社2011年,第309、310页;(法)朱以亚:《中国战争纪行》,中西书局2013年,第102页;③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1854-1911》,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第191页;④⑥⑩欧阳采薇译:《西书中关于圆明园的纪事》,《圆明园 第1集》,中国圆明园学会筹委会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第172—206页;⑤王开玺:《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说考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⑦(法)布里塞:《1860圆明园大劫难》,上海远东出版社2015年,第593页;⑧吴继轩等:《再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主要目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⑨(法)夏尔·于贝尔·拉佛莱:《1860年中国战事》,中西书局 2013年,第64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英法  英法词条  紫禁城  紫禁城词条  圆明园  圆明园词条  联军  联军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清朝

 吴三桂造反为何什么失败

兵力固然重要,但是兵力决不是惟一。不然,我们不能解释历史上那些不胜枚举的以少胜多的战例。1673年(康熙十二年)11月21日,吴三桂起兵叛乱。这时距1644年(...(展开)

清朝

 董鄂氏为什么成为了顺治的妻子?

董鄂氏是名正言顺地成了顺治的妻子。让我们首先僻个谣,人们总喜欢在私生活做形而下的创作以满足自己形而下的文化需求,顺治帝夺娶弟弟襄亲王福晋的事也一样。多年来,一直...(展开)